【其实王安石是挺爱洗澡的,从他退休后写的诗词“投老安能长忍垢,会当归此濯寒泉”中就能了解。】
【以前不爱洗澡,是他以前忙于学习和朝堂,觉得洗澡浪费时间,而且只是洗澡次数不频繁。】
【要知道,朝廷对官员的仪容仪表是有要求的,身上有虱子实在是过于夸张了。】
【除了个人卫生,王安石的长相也没逃脱有心人的攻击,诸如“虎头牛耳”,“脸孔黝黑,机理如蛇皮”之类的。】
【记载五花八门,主打一个相同点——不像个人。】
【历史上名人出生,好像都有点不同寻常的神奇征兆,佐证对方来历不凡。
譬如:
刘邦母亲在生刘邦之前身上有赤龙盘旋。
魏文帝曹丕出生时,青色的云气凝结形如车盖,环绕在产房上空。
咱们诗仙大大也有,李白母亲梦见太白星坠落于怀中,彷如天人下凡。
安禄山生产时,光照穹庐,野兽尽鸣流星坠落。
香孩儿赵匡胤出生时,满室红光,异香扑鼻。
…………。】
上述诸君,皆吾弟也。
刘邦嘿嘿一笑,一脸自得:全都是乃公玩剩下的套路。
他可不止出生前母亲身上有赤龙缠身,他左腿上还长了七十二颗痣呢。
不仅如此,他斩杀过白帝子,所在地天上必然会出现一朵祥云。
在造势方面,他才是老大。
【作为南宋官方指定祸国殃民“妖人”,王安石怎么可能只相貌妖异?出生有异象必须得安排。】
【他要是没有,那大宋多没面子?】
【总之,排面必须跟上。】
【南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和叶梦得《岩下放言》中对此都有记载。】
【相传,王安石即将临世前,一只獾突然偷溜进了产房,转眼便不见踪迹。过了一会儿,王安石便呱呱坠地。于是王安石喜提了个小名“獾郎”。】
【至于,獾去哪里了?——当然是投胎成了王安石。】
【甚至,蔡京之子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言之凿凿记载:蔡京曾告诉他,王安石的野獾真身以前被一名“异人”李世宁识破。】
【乍一看有理有据,其实除了出生时有獾可能是真的,其他主打一个胡编乱造。】
【真不愧是拿笔杆子的人,这样简单一操作,王安石野獾精投胎的说法渐渐便已深入人心。】
建安五年,九月。
天气渐凉,荀彧伏案奋笔疾书,萧瑟的秋风纠缠着他的衣角,寒意渐渐笼罩在他心头。
“大人,您的信写好了吗?”默默等候一旁的传信兵留意到案上信纸墨迹已半干,询问道。
荀彧才恍然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停下了笔。
他顿了顿,将信件封好递了过去。
传信兵小心翼翼地接过,将信件放入随身携带的竹筒,行了一礼,匆匆离去。
主公正等着荀君这封信呐。
目视着传信兵告辞离去,荀彧陷入了沉思。
魏文帝曹丕?
彧与明公究竟还是殊途吗?
那盛世河山可曾到来?
片刻后,荀彧摇头将繁杂的心绪深深埋在心底,伏案提笔,笔走如飞。
前方战争艰难严峻,军中军粮殆尽,当务之急是筹集军粮,稳住后方。
【除去早逝的幼子,王安石有两个儿子,长子王雱,二子王旁。长子王雱,字元泽,自幼聪明伶俐。
《墨客挥犀》中曾记载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献。客问元泽:“何者是獐?何者是鹿?”元泽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
【康师傅在逃牛肉:这孩子打小就机灵[摸摸头]】
【二十岁前,王雱已着书数万册,过了两年,就高中进士。王雱在文学和政治上都继承了王安石的天赋,是王安石变法坚定的支持者。】
【可惜的是,熙宁九年六月,王雱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三岁,他唯一的女儿此时仅仅三岁。】
【王雱死后,妻子萧氏为他守志二十余年,抚养女儿长大出嫁。】
【嘿嘿!文人们一看,灵感又来了——介甫,上天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
【爱吃咸鱼的小虞:呜呜——这也太过了,心疼介甫。】
【磕学家:好家伙!他们还能逻辑自洽。】
旁人听到的都是王雱有多优秀,可王安石听到的却是爱子仅剩八年寿命。
王安石心中悲痛,唇角抿成了一条直线。
老病,爱别离,求不得,人生八苦他得一半。
这一刻,王安石理解了天幕里,他为何会在长子死后,选择退居江宁。
“爱卿无须忧虑。”赵顼轻声安慰,“朕马上派太医为令子诊脉。”
介甫遭受这些,都是因为变法,他有愧。
“臣,谢官家隆恩!”王安石缓了口气,果断跪下拜谢。
【与当朝宰相父亲和远近闻名的兄长相比,王安石的二儿子王旁显得平平无奇。
笼罩在兄长的阴影下,王旁性格自卑敏感,暴躁易怒。】
【王旁娶妻后一年,妻子庞氏生下一子。疑心病重的他觉得儿子貌不类己,就是长得不像自己,便经常对妻子拳脚相加,还屡次恐吓孩子,最后把孩子折腾死了。
王安石知道这件事后,觉得对不住儿媳,不愿儿媳声名有损,他做主王旁夫妻和离,然后亲自为庞氏择婿,让庞氏以义女身份,风风光光出嫁。】
【草芥弥生:就这种人品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猫猫打滚.jpg】
【粽子委屈:听到这里,我真的哭死,别说在古代,这事在现代都很难得。】
【政哥的狗腿子:除了不拘小节,介甫其他方面真的没得挑。】
【独爱渊明:不说其他,就算是千古才女李清照不也因为再嫁备受诟病。】
天幕下,听闻有客来访,含羞倚靠在门上,以嗅青梅香为掩饰,目光悄悄落在赵明诚身上的李清照听得怔愣在原地。
李清照的眉稍不禁轻轻蹙起。
猝不及防,四目相对,李清照心里的羞怯悄然退却,而赵明诚内心亦五味杂陈。
两顾无言,气氛尴尬至极。
赵明诚怅然若失:“抱歉,无意冒犯了小娘子,还请见谅。”
赵李两家长辈互为政敌,今日这场提亲,本就有他几分强求。
可现在又出现变数,他也不知两家的婚约能不能再进行下去。
昔日元宵节花市上,灯火葳蕤间,二人无意间凝望彼此,目光相接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此时心绪却与往昔已截然不同。
只能道一句天意难测。
李清照点头后,便只见赵明诚青色衣角翩跹着远去,修长如玉的背影由近及远。
他们之间的关系,宛如也在这一步一步之间由近及远。
望着赵明诚渐渐模糊在阳光的背影,李清照眼角划过一滴泪。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谦谦君子,淑女亦心向往之。
那个灯火阑珊的元宵夜,惊鸿一瞥,动心的岂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