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是很爱写文作诗的,高兴了写,不高兴也写。
特别是仁宗朝那帮大宋背诵天团成员,好似外卖袋鼠App,是一被贬谪,你的背诵默写文章就在派送中了。】
【老祖宗们呐!咱们该说不说,为了你们的命,更为了我们的命,少写一点吧!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这话说出了直播间众人的心声,弹幕瞬间糊满了整个直播界面。
【青山松柏:每回看书看到谁谁谁被贬了,就眼皮直跳。】
【猪猪爸:高三狗背得都死去活来了,写得很好,建议下次别写了,大哭.jpj】
【行云流水:让你贬我?我让你子子孙孙都背我文章。】
【独爱渊明:至今还记得被《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支配的恐惧。】
【巾帼宰相:这样一看清朝还不错,你看乾隆,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就一首被选进小学课本,那首诗后一句点睛之笔还是纪晓岚补救的,喜极而泣.jpg】
【............】
清朝。
正在批改奏折的雍正脸都黑了,没才华还写一生四万多首诗,那个后代这么不着调。
另一边乾隆浑身一冷,赶忙放下手中酒杯:“天幕说的是朕?”
“圣上的文采,古往今来所有帝王拍马不及”和珅拱手,笑容谄媚,“哪里是纪晓岚补救,分明是圣上特意给他卖弄文采的机会。”
“纪大人,你说我说得对不对啊?”和珅笑吟吟,睨了一眼对面的纪晓岚。
“甚是!甚是!”纪晓岚偷翻了个白眼,笑眯眯附和道。
乾隆抚掌大笑,得意道:“后世人有眼无珠,哪能了解朕的才华。”
他是皇帝,才不屑写风云月露之辞,他的诗内容涉及的都是国家大计。
哎!区区平庸后人怎能了解朕的才华啊!
【在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任为鄞县知县。】
【王安石耗费半个月时间,跋山涉水,游山宿庙,用脚丈量着鄞县十四个乡的土地,用心观察着百姓的所求所需。
他发动百姓一同疏浚沟渠、兴修水利,创建县学,以低息贷谷于民,为以后全国实行变法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离开鄞县后,王安石先后担任舒州通判、常州知州,勤政爱民,政绩斐然,通过多年的地方经历,王安石也看出了大宋已有亡国灭种之忧。】
【我们看到这上面有三幅地图,分别是北宋行政区划图,宋辽西夏形势图,北宋时期各地农民起义图。从这三幅地图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出大宋此时内忧外患的困境。】
随着话音,一幅简略但能清晰明了北宋和其周围辽、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疆域的宋辽西夏形势图呈现在天幕上。
【朝廷财政亏空便不断增加赋税填补,压力被转移到苦难的百姓身上,导致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同时西夏和辽等异族在边境外虎视眈眈,时不时侵扰。】
……
这北宋的境况同大汉倒是有些许相似,刘彻挑了挑眉:“幸亏仲卿一举收复了河套地区。”
有了河套地区,大汉就进可攻,退可守,处境和北宋截然不同。
刘彻主动进攻匈奴的念头越燃越烈,但是朝中的武将大多习惯了防守,朝中如今仅一个卫青还不够。
思索着,刘彻的目光锁定在霍去病身上。
天幕曾说去病也是一名英才,待去病长大,和仲卿一起上战场,定能将匈奴打得屁滚尿流。
……
嬴政:“?!!!”
额滴辽东郡!额滴渔阳郡!额滴的土地全都丢了!!!
这可是蒙恬率领大秦士兵才打下不久的疆域。
得到了仿佛没得到。
朕心好痛!朕心真的好痛!
这些北宋皇帝真丢皇帝脸面,嬴政觉得自己创造的皇帝二字脏了。
……
宋朝,此时还有个和嬴政心境相当的人——死死盯住天幕的赵匡胤。
地图上辽和西夏互呈犄角之势,盘踞在大宋国土的头顶之上。
赵匡胤看着这地图,心下越发痛惜。
已割燕云十六州,雄关形势笑空留。
燕云十六州这个驻守要地太重要了,失去它,中原就失去了和外族战争的先机。
石敬瑭这个认贼作父的崽种一意孤行把燕云十六州拱手割让给契丹,导致中原大陆北方的门户向游牧民族肆意敞开。
自此收回燕云十六州成了每个统治者的执念,赵匡胤并不例外。
他也想。
日思夜想。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当年后周世宗柴荣亲自率军北伐,功败垂成,赵匡胤就深知当下大宋实力不及辽强大,此时不是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好时机。
赵匡胤只能存钱,想着到时能赎回就赎回,如不能赎回就砸钱招兵买马强买强卖。
可这都不知几代了,燕云十六州还没收回,北方不仅有辽,还冒出个西夏,前有狼,后有虎,还一个更比一个凶。
赵光义的后代真是窝囊,赵匡胤手又痒了——想打人。
......
【嘉佑三年,看到这些问题的王安石在进京述职时,满腔热血写下了前面被小妹妹抄写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期盼朝廷变法革新,扭转大宋积贫积弱的局势。
可惜他的上疏在仁宗眼里是醋瓶子打酒—满不在壶(乎),最终石沉大海。】
【此后,王安石又开始了他的整顿职场之路,多次辞职,后面更是借着丁母忧直接撂挑子不干,辞官跑路。】
【整个英宗朝,朝廷的屡次征召,他都借口服母丧和生病拒绝,直到王安石的铁粉宋神宗赵顼即位,王安石才应诏。】
【青山松柏:庆历新政后,仁宗和满朝大臣都怕了。】
【征战天王:仁宗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没有原则。】
【粽子委屈:有没有一种可能,介甫就是单纯不想去,狗头.jpg】
【曹大猪蹄子:其实朝廷内大部分人都明白大宋的问题,可是大多都丧失了解决的勇气。】
“有良才都不能用。”刚刚继位,颁布求贤令的秦孝公嗤笑一声。
秦国四代乱政,连年苦战,国弱民穷,诸侯都看不起,这北宋处境听起来比我秦国好多了,怎么他有良才,我秦国就没有。
草!越想越气。
要不,他悄悄去其他国家抢几个回来?
秦孝公幽幽地望着天幕,无奈的放弃了这个办法。
哎!只能看看招贤令能不能骗几个人才来秦国,骗不到再想其他办法。
虽然抢人这个办法他真的很看好,邻居有粮我屯兵,邻居就是我粮仓,可事实上他所处的时代名声太重要,这个好办法有点损名声,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