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远办事的速度很快。
安宁他们刚刚在县衙里面安顿好,他就带人过来了。
“王爷,神女,这是房契。”
魏志远递过来的房契是他本人手里的房产,在河清县衙附近,是一条很是清幽的巷子,叫做小荷巷。
隔着一条街,就是清河县最热闹的一条商业街。
小荷巷里面居住的基本都是文人墨客。
那栋宅子是二进的,安宁和傅明修走进去,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很是满意。
“行,这里不错,宅子的钱让清风给你。”
魏志远跟在众人身后,闻言赶紧摆了摆手,“神女殿下,这宅子是下官捐献给学堂的,算是本官为了神女和王爷尽一点绵薄之力。”
推辞了片刻。
眼看着魏志远是铁了心了要把宅子捐给他们,安宁沉吟了片刻。
“那成,魏大人有心了,回头你让人准备一间库房,我给河清县的人送点粮食。”
她库房里面现在粮食不少,总不能真的白拿了人家的宅子吧,给魏志远一些粮食,就当做买宅子的钱了。
魏志远顿了顿。
他想反驳来着,但是忍住了。
粮食啊。
先前他为了感谢庆王打水井的事情,亲自去了一趟庆元县。
那时候没见到神女殿下,但是他看到了庆元县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那里的水井很多,大旱天气下庆元县居然已经不缺生活用水了。
比起来傅明修给他们的耐旱的种子,那时候他就在庆元县看到了很多绿油油的蔬菜。
他虽然不种地,但是他家四叔主修农业,从小耳濡目染之中,他也知道一些农业的知识,那些蔬菜可不在耐旱种子的范围之内。
那时候庆元县的百姓怎么说的来着。
哦,对了,他们说,这些蔬菜是神女特意给他们的,因为平日里看他们吃的过分单调,所以还给了他们不少蔬菜种子,让百姓在自家的门口或者院子里栽种一些。
魏志远那时候心里酸的厉害。
神女怎么就没降临在他们清河县呢,明明离的那么近。
思绪翻转。
魏志远抱拳行礼,“那下官就替清河县的百姓谢过神女殿下了。”
“哈哈,不用客气。”
从手里拿出来一叠白纸,安宁递给了魏志远。
“我刚才看了一下院子,你看这里,还有这里,这些房间都可以用来当做教室,只不过区分开来,内院的话就当做7-14岁孩童的教室,外院当做成年人的教室。”
图纸上画的是教室的整体布局。
“你按照图纸布置下去。”教室的布局其实和时下区别不大。
“除此之外,还需要你找教书先生来。”安宁问过傅明修了,这个时代是有女先生的,只不过很少。
女先生是大户人家请来给自家女孩儿们教书习字的,说白了就是教大家认字。
当然,也有一些才艺先生。
比如说琴棋书画。
“小孩子的话,主要以认字为主,到时候分年级,比如七八岁的孩子放到一年级里面,九十岁的孩子二年级,十一二的孩子三年级,以此类推。”
“成人班儿的话到时候需要筛选一下,不会识字的那就开设扫盲班,能认识字的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才艺班。”
安宁定下来的特长班,有珠算班、财务管理班、农业种植班、医术传承班、木匠工艺班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古代一直都存在的刺绣班、绘画班、乐曲班、棋艺班。
珠算班能够在识文断字的基础上学会整理账目,而财务管理可以培养出管理型的人才,无论是管理自家的后宅,还是经营店铺,都是可以的。
至于农业种植,那就是学习如何科学的种植农田,提高农业产量。
她之所以没有完全摒弃古代女子的这些技艺,是因为这些技艺其实是可以赚钱的,比如刺绣,穷苦人家的女娃如果学会了刺绣,那她就可以在绣庄赚钱了。
说一千道一万。
这些班级的开设,都会考虑到女子的个人兴趣爱好。
主观上是由她们自己来决定。
“但是,如果入学半个月之后,老师发现她不适合这个班级,那就要由老师推荐,不接受反驳。”
每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她可能觉得自己在某一领域是可以的,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容易。
半个月的磨合,如果学不出成绩,那就证明她不适合这个领域,那就要由专业的老师指点,重新选择专业了。
“学堂的事情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理顺的,今后还得需要魏大人多多照顾一些。”
交代了魏志远去寻找老师,然后安宁她们就回去了。
县衙里面。
五丫还有宋家的那些女眷收拾干净正站在安宁她们的院子外面等着。
远远的看到安宁走过来,安家的女眷们赶紧跪在地上。
“奴家们谢谢神女的救命之恩。”
“丫头们谢谢神女的救命之恩。”
大大小小的跪了一排。
安宁赶紧让人扶起来这几个女眷,“起来吧,身体可好些了?”
宋家的女眷搀扶着站了起来。
“多谢神女,县令着郎中给我们看过了,大家伙儿这会儿好多了。”
她们也是刚刚能站起身子,就赶紧过来请安致谢了,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身处绝境的时候能遇到了神女殿下。
是神女殿下和庆王给了她们活下去的希望。
想到了这一点,宋家女眷们眼眶通红,死死的咬着嘴唇,怕在神女面前哭出来晦气。
“哎,好了,都过去了。”安宁看着苦命的女人安慰道。
“过几日我安排你们去女子学堂吧。”
女子学堂不光是需要先生,还需要工作的人。
小孩子可能做的事情比较少,但是成年人那能做的事情可就多多了。
“你们家里的几个小娃娃都送过去上学,你们几个,每个月学十天就可以了,剩下的二十天就在学堂里工作,到时候学堂会给你们发月银。”
“另外,学堂里有房间,到时候我安排出来几间寝室,你们就住进去。”
总住在县衙肯定是不行的,正好她准备在学堂布置几间寝室,到时候倒出来一间给宋家的女眷住。
“神女殿下,我们能做什么呀?”
“是啊,我……我好像什么都不会?”
刺绣,那是手艺,她们农家出身是不会的,种地,宋家不让女人出门,她们就是旱灾之前都没出去过,更是不会了。
想来想去,她们在宋家做的最多的就是生孩子,然后做饭,收拾屋子,伺候男人。
“我……我做饭可以吗?”
其中一个黑瘦的女人弱弱的说了一句。
她有些忐忑,宋家没有什么好的食材,她会做的几样菜也不知道神女能不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