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的神情复杂得像吃了黄连,又像被人抽了一耳光。
梁志成终于输密码,柜门“小咔”一声打开。
他深吸一口气,从柜子里取出一个黑漆漆的小木匣,双手递给杨老:
“这是金步摇,我的确藏着没敢告诉您,希望您高抬贵手,不要再追究了。”
杨老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冷冷注视着他说:
“梁先生,你该庆幸今天没销毁它。否则,这事还真没得商量了。”
梁志成打了个寒颤,立刻低了头,不敢再出声。
杨老缓缓打开小木匣,陈数忍不住凑近看。
陈数强忍着没开口,却心里头已忍不住暗暗叫绝。这
东西,无论是工艺还是材料。
都绝对是极罕见的存在,甚至可能超越一般意义的文物。
杨老神色复杂,将其拿在手里仔细端详。
他轻轻抚摸过雕纹,高深莫测地开口:“陈数,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陈数脸一红,他哪懂这些东西的来头,只能硬着头皮答:
“杨老,我一直在您身边学艺,这种高等级的宝贝,还真不敢妄自揣测。不过看起来……价值肯定不低。”
一句话让杨老的嘴角勾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果然,你还差些阅历。这不是普通的价值能衡量的东西。金步摇……可不仅是文物那么简单。”
“哦?”陈数一愣,心头越发好奇:“那它究竟是——”
杨老将铜雕收入匣中,打断他的话道:
“不急,以后你自会明白。”
陈数正想再问几句,梁志成却突然插话,脸上挤出一副讨好的神色:
\"杨老,这件事情已经解决了,您看……我能不能再补偿些什么,让这事彻底揭过?我是真的悔过了,求您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多给我个机会!”
杨老收起匣子,冷冷看了他一眼,只扔下两个字:“滚吧。”
这话虽然简单,却胜过千斤重锤。
梁志成的身子晃了一下,像是失去了所有力气。
脸上堆着的讨好笑容也瞬间垮了下来。
他僵硬点头,嘴里连着“是,是,我马上就滚。”
当他将钥匙交还,低头哈腰地送走杨老和陈数时。
他那副狼狈模样让陈数瞧得直有些想笑。
楼道间,陈数忍不住开口问杨老:
“杨老,那金步摇真有这么重要吗?我瞧梁志成看它的眼神,简直像盯着命根子一样。”
杨老语气不紧不慢:
“改天再聊,总之今天你可又长了一件事理。做鉴宝这一行,不光是眼里要有货,更要手上有胆。这小子大半辈子走那见不得光的路,倒也不算白混。我帮你点到为止,你自己慢慢琢磨吧。”
陈数虽听得云里雾里,却也不再多问,只在心头将杨老的话默默记下。
出门后,陈数带着心里的万千疑问目送杨老离去。
他倒没急着回家,而是掏出手机,快速浏览起几个本地的古玩论坛。
眼下夜色已深,但这些圈子的热度却从不减。
一条帖子吸引住了他的目光——帖子标题简单直接:“小圆区夜市,新货最多!”
陈数眯起眼,暗自思忖:
“小圆区这个地方可不简单,平日里有不少江湖郎中混迹其中。不过要说捡漏的话……倒还真挺吸引人。”他眼底闪过一抹笑意,随即打定了主意,招手拦了辆出租车。
小圆区的夜市向来以混乱着称,长街上到处铺着各式摊位,货物琳琅满目。
陈数站在人群之中,只觉得热闹喧哗。
尽管这样的场面他并不陌生,却还是因人山人海热得满头是汗。
他随意走到一家摊位,摊主正殷勤地向他介绍:
“小兄弟,你是行家吧?看看这个青玉雕,一百多年的东西,不是吹,一般人真碰不上这么好成色——”
陈数没吭声,拿起那青玉雕端详两眼,嘴角便浮起一抹隐隐的笑。
他放下玉雕,毫不留情地戳破道:
“这玉倒是个真玩意,就是‘一百多年’这个说法,您觉得能蒙得了谁?谁家青玉染成这么一片绿油油的模样,要是翡翠还差不多。”
摊主面色一僵,眼神往旁边飘了一飘,才讪讪道:
“你这小兄弟眼光不错,不过这说两句损人家营生的,倒也不必吧?”
陈数懒得搭理,随手甩下一句:
“靠坑蒙拐骗为生,也算营生?”
然后径直转身走了。
他经过几家摊位,脚步逐渐放慢了下来。
某个角落里,一个老妇操着带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招呼着客人。
她摊位上的东西与周围格格不入。
只有一个不起眼的瓷瓶,被随意地放在地上,没有装饰也无标价。
陈数停下脚步,弯腰拾起那瓷瓶端详起来。老妇笑着说:
“小兄弟,随便看,随便挑……”
陈数的眼神变得更为专注,他的指尖划过瓶身上的纹路,逐渐在心里形成了某些推断。
表面看这瓶子毫不起眼,但仔细一瞧。
却隐隐透出一种特殊的光泽——一种只有特定的釉料和工艺才能形成的瓷器肌理。
就在他准备开口说什么时,身后却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声音:
“喂,小子,这瓶我看了好几眼了,放手吧,别想捷足先登!”
陈数转头,瞧见一个满脸油腻的男人正瞪着他。
手里拿着张厚厚的钞票,毫不遮掩地向老妇晃了晃:
“老太太,这瓶我买了,开个价吧。”
老妇笑容一敛,不动声色地看了陈数一眼,似乎在等待他的反应。
陈数不慌不忙,手里依旧把玩着那只瓷瓶。
他的目光在瓶身上游移,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位大哥既然看上了,那就让给你好了。”他作势要把瓶子递过去,却在即将交到对方手中时突然一顿,“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这瓶子可不便宜。”
那油腻男人一听这话就来了火气:“你这小子什么意思?我还怕贵不成?”
说着又从钱包里抽出几张红钞:“老太太,你开价!”
老妇人眯着眼睛看了看陈数,又瞧了瞧那男人,忽然笑道:
“这位先生既然这么有诚意,那就一万块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