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目光忽然落在大夫人身后的桃夭身上,“咦,好俊俏的模样。”
忽然被关注,让桃夭心头一惊,涌起一阵惶恐。
赶忙上前,略带几分紧张地跪地行礼,声音清脆:“奴婢桃夭,见过皇后娘娘。”
“哦,你就是桃夭?”皇后端坐在凤椅之上,言语间似乎对她早已听闻。
桃夭心底不由一颤,不知如何作答。
“母妃,她就是三皇弟口中的佳人。”言锦绣适时开口。
“嗯,抬起头来。”皇后微微点头,语气不疾不徐地说道。
桃夭缓缓抬头,眼神不敢直视皇后面容,而是看向她衣领下摆的方向。
如此拘谨,倒让皇后略显讶异。
要知道,一般的人初次进入皇宫,少不得一番好奇。眼前这位少女却是目不斜视,有理有节,倒像是个聪明的。
“果然是妙龄少女,起来说话吧。”皇后细细打量着桃夭,光看外表,不过是唇红齿白,五官精致。
在这美女如云的宫中,这样的容貌虽算得上出众,但像她这样的女子着实不少,甚至还有更为惊艳动人的。
然而,皇后却觉得眼前的少女眼眸格外明亮,眉宇间还透着一股普通女子没有的独特气质。
皇后暗自思忖:能让三皇子如此惦记的,想必有着过人之处。
“三皇子到、”就在这时,门口传来太监高亢的通报声。
随着声音渐渐消散,一道挺拔而俊逸的身影出现在凤仪殿内。
来人正是箫珩,他身着一袭紫色锦袍,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腰间束着一条墨色玉带,愈发显得身姿修长,气宇轩昂。
“儿臣,见过皇后娘娘、”箫珩拱手行礼,声音清朗有力,带着皇室子弟特有的尊贵与谦逊。
“珩儿来了,刚才还说到你。”箫珩从进来时,目光便瞬间捕捉到了那一抹纤细身影。
“哦,不知皇后娘娘在说儿臣什么呢?”箫珩微微挑眉,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喏,你自己看咯。”皇后嘴角微微上扬,挑眉示意他看向一旁的桃夭。
箫珩顺着皇后的目光看过去,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惊艳。
他看着桃夭,眼中满是久别重逢的欣喜:“夭儿、许久未见,你更显清丽了。”
“奴婢桃夭,见过三皇子殿下。”桃夭再次行礼,态度恭敬,不卑不亢,语气轻缓,略带几分腼腆。
“不必多礼,今日你能一道来,本皇子很高兴。”箫珩目光温柔地看着桃夭,随后,他看向周围的言家人,一一客气地招呼道:“言老爷,言夫人,言公子,久违了。”
“三殿下安好。”言家众人纷纷恭敬行礼,箫珩也一一微笑回礼,尽显皇室风范。
“珩儿,今日来得早些,可去太后那边问过安?”皇后关切地问道。
“儿臣已问过太后安。”箫珩恭敬地回答,来之前,他特意先去了太后宫中,向太后请安问礼,以表孝心。
“甚好,三皇子一向懂事,宴会马上就要开始,不如,诸位与本宫,三皇子一道入席可好?”皇后微笑着看向众人,言语间带着不容拒绝的尊贵。
“遵行皇后娘娘旨意。”众人齐声应道。
太后的生辰宴,少不得全宫上下一通忙乎。宫女们穿梭往来,忙着布置宴席、摆放餐具;
太监们则小心翼翼地将各种珍馐美馔从御膳房端出。
接近晚宴时辰,官员们也纷纷身着华丽朝服,携家眷到达。
官员夫人身着锦绣华服,头戴珠翠,光彩照人;
小姐们则或羞涩腼腆,或活泼俏皮,公子们亦是风度翩翩。
他们按照身份地位,皆分席而坐。
官员家眷以及其他女眷都坐在隔壁的偏殿内,大雄宝殿上则高高坐着皇帝、皇后,及一干嫔妃、皇子、公主等。
太后今日是寿星,端坐在皇帝的一旁,满面笑容地受着官员们的恭贺。
太后年纪约莫五十开外,若是放在现代,也就是奶奶级别的。
但她保养得宜,除了眼角有着些许岁月留下的纹路,额脚边添了些白丝外,身形未见走形,体态依旧丰盈,肌肤白皙如雪,眼目更是透着矍铄的神采,举手投足间尽显雍容华贵。
“礼单敬献、”有宫人迈着小碎步,恭敬地拿着厚厚一叠礼单,呈到太后面前。
那礼单堆积如山,足见众人对太后寿宴的重视。
“今日着实让诸位破费了。哀家感激不尽。”太后脸上洋溢着笑容,声音和蔼慈祥,目光一一扫过在场众人。
“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时间,恭贺声此起彼伏,如浪潮般在殿内回荡。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太后喜笑颜开,自己也龙颜大悦。
晚宴正式开始,宫女们鱼贯而入,将一道道精致的菜肴呈上餐桌。
这些菜肴不仅色香味俱全,摆盘更是巧夺天工,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殿内殿外还安排了歌舞表演,舞女们身着色彩斑斓的舞衣,随着悠扬的丝竹之声翩翩起舞。
她们的舞姿轻盈优美。
言锦绣人虽然坐在偏殿中,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那些舞娘们。
她心中暗自思忖,若是她也能穿上那些华丽的舞衣,定能艳压群芳。
桃夭静静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周围热闹的场景,心中有些忐忑。
想起刚才皇后刻意打量的眼眸,还有三皇子温柔的注视,及公子们探寻地目光,皆令她站立不安。
只希望能出入平安,一切顺利。
箫珩坐在大殿上,偶尔也会将目光投向大殿外的方向,心中似乎有所牵挂。
“今日太后寿辰,朕深感欣慰。愿太后身体安康,岁岁欢愉。
也感谢诸位爱卿与家眷的到来,让这寿宴如此热闹。大家今日务必尽兴!”众人纷纷起身,齐声回应。
高官贵族们都在正殿,享受着这场为太后祝寿的盛宴,而偏殿之中,则由大皇子妃亲自接待着一众官员家眷。
虽说名义上是给太后祝寿,但对于言府一家人来说,倒不如说是趁机团聚一番。
言锦绣笑意盈盈地拿起酒壶,轻声说道:“父亲,母亲,女儿给你们倒酒。”她眼中满是对父母的亲昵与孝顺,动作轻柔而熟练。
言夫人见状,脸色微微一变,急忙伸手阻拦,一脸担忧地说道:“大皇子妃,不可,您现在身份不一样,可莫要如此啊。”
她知宫廷之中规矩繁多,一言一行稍有不慎,便可能让人抓住把柄,给女儿带来麻烦。
言锦绣却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笑着安慰道:“无妨,今日本就是家宴,难得与父亲母亲相聚。只是委屈了父亲,母亲,不能去正殿观之。”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歉然,觉得自己身为大皇子妃,却没能让父母在这样的场合有更尊贵的待遇。
“嗳,身份有别,大皇子妃,莫要失言。”言老爷一脸严肃,语气中带着谨慎。
言南之和言逸之兄弟俩,环顾四周,发现除了自家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官员的家眷也在这偏殿之中。
言逸之眉头微皱,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忍不住说道:“奇怪,怎不见三弟?”他这话一出,仿佛说出了在场其他人心中共同的疑问。
桃夭听到言逸之的话,也不禁想到了言靖之。
自从那次后,她便再也没见过他。
如今箫珩都已出现,可三公子却始终未见人影,这着实让人觉得有些蹊跷。
“是啊,大皇子妃,可知你三弟为何没有出现?”言夫人也面露担忧之色,她本就疼爱这个小儿子,此刻不见他的身影,心中难免有些不安。
言锦绣这才意识到自己疏忽了,赶忙说道:“母亲安心,待我命人去问问。”
说罢,她招来一名婢女,在其耳边低语了几句,婢女微微点头,领命后便脚步匆匆地快速离去,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偏殿内的气氛因为言靖之的缺席,悄然间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众人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寒暄与笑语。
“这大皇子妃生得明媚端庄,没想到她的两位哥哥,妹妹也是出众了。”
一位身着华丽锦服,头戴珠翠的官家夫人,手持团扇,半掩着嘴,轻声对身旁的同伴说道。
那眼神中既有几分羡慕,又带着些许难以察觉的不屑。
“这商户人家能嫁入宫中,简直就是皇恩浩荡。”另一位夫人随声附和,语气中充满了对言府这种商户出身的轻视。
在她们眼中,官宦世家才是真正的尊贵,商户即便家财万贯,也难入她们的高眼。
“大皇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可为什么要娶一个商户家的女子?就因为她长得好看,有才华,还是娘家有钱?”又有人小声嘀咕着,话语里满是疑惑与不解。
在这些官家夫人的观念里,婚姻从来都是权力与利益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儿女情长。
“再有钱,哪里比得上官宦人家,有后台才是硬道理,也不知道这太后和皇后是怎么想的。”周围的官家夫人小姐们都在窃窃私语,交谈间少不了一番对比。
对于言府这种财大气粗的商户,多多少少有一些瞧不上的。
可那些官家小姐们却不一样,她们的目光不时地飘向言府几位公子所在的方向。
只见那两位公子,一个玉树兰芝,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气质高雅,仿若芝兰玉树立于世间;
另一个则风流倜傥,眉眼含情,嘴角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一举一动间尽显潇洒不羁。
这般样貌,真真是世间少有,多看几眼都会令人心生荡漾,脸红不已。
“这言府的公子,样貌出众,那是出了名的,在南州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就连这京城都颇为流传。”一位眼含倾慕的小姐忍不住赞叹道。
“不然,我们过去与她们结交一番。”有几个情窦初开的小姐,心中已然被言府公子的风采所吸引,想要找言府的两位小姐结交,这样顺带就可以认识她们的哥哥。
然而,没有一旁夫人们的点头,小姐们也不敢随意走动。
毕竟,在皇宫可不能轻易逾矩。
不多时,只听得一声高亢的“皇帝陛下、皇后娘娘驾到——”,众人心中一凛。
皇帝身着明黄龙袍,袍上金龙绣纹栩栩如生,仿佛欲腾空而起。
皇后凤冠霞帔,仪态万千,与皇帝携手缓缓步入偏殿,与诸位照了个面,这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众人见到九五至尊进来,纷纷起身,整齐而恭敬地叩拜,声音响彻偏殿:“皇帝陛下万岁,皇后娘娘千岁。”
皇帝微微抬手,声音沉稳而有力:“大家不必多礼,今日乃是祝贺太后生辰宴,同样也是为了与诸位好好聚一聚。
我南国天下太平,一向都是以和为贵。诸位夫人及家眷们要多多食用美酒佳肴,若有什么需求,尽管与旁的宫人们说。”
“多谢皇后娘娘。”众人齐声回应。
皇后母仪天下,举手投足间尽显后宫之主的风姿,她微笑着点头示意,眼神中带着温和与慈爱。
皇帝眉宇间带着与生俱来的威严,狭长的眼锐利地看向四周,目光在几位年轻苗条的女子身上短暂停留。
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除了给太后做寿之外,他也是想要看看在这些官宦世家中是否有女子能与皇子匹配。
大皇子娶了言府的嫡小姐为正妃,至今没有侧妃,也没有侍妾。
二皇子,虽然娶了侧妃,却还未有正妃。三皇子身边则是一个都没有。
皇帝有意在这些官宦子弟家中挑选合心意的。
言府的女儿虽好,但已经有一个皇子妃不宜太多。
但若是只是做个侧室,或者妾室倒犹为不可。
桃夭悄悄抬头,皇帝刚才坐在高位,根本就看不清楚,此刻就在跟前,近距离看,这皇帝的年岁也不过四十有余,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皇帝就是皇帝,气宇轩昂,带着成熟稳重,俊朗非凡的脸上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帝王威严,让人望而生畏又忍不住心生敬畏。
忽然,皇帝的目光触到了一缕青澈。
那是一种清澈纯净的眼神,在这充满世故与算计的偏殿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只是待他想去看清楚时,那缕青澈却已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皇后一直留意着皇帝的举动,见他的眼神似乎在桃夭身上停顿片,她微微侧头,不着痕迹地打量了桃夭一番,只见她虽未刻意打扮,却自有一股清新之气,容貌秀丽,气质温婉。
皇后心中暗自思忖。
“诸位好好吃喝,慢慢欣赏。”皇帝和皇后说完,就又一同携手离开了偏殿。
他们步伐从容,仪态高贵,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恭送皇帝陛下,皇后娘娘。”众人再次恭敬地行礼,直至皇帝与皇后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中,才渐渐直起身来。
虽然是偏殿,却能够听到正殿传来的丝竹之声,那悠扬的旋律仿佛一条无形的线,将正偏两殿连接在一起。
透过那道厚厚的屏障,还能隐约看到正殿里走动的掠影,人影绰绰,衣袂飘飘,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柱子旁摆放着各种精致的乐器,它们静静伫立着,随时准备奏响更为华美的乐章,将这盛大的寿宴气氛推向更高潮。
偏殿内,官家夫人和小姐们又重新恢复了交谈。
不过,话题已经不自觉地从对言府的议论,转到了皇帝和皇后身上。
“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真是天生一对,好让人羡慕。”
“呵,谁说不是呢!”
人们在说什么,桃夭全然不在意。
此时的她心还在怦怦直跳。
刚才偷看差点被逮到。
她明白,任何一个细微的举动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她暗暗告诫自己,不要好奇心害死猫。
千万不能在因为好奇而惹上麻烦。
与此同时,在正殿中,太后端坐在主位上,接受着众人的朝拜与祝福。
她看着满殿的繁华,心中感慨万千。
这寿宴,不仅是为了庆祝她的生辰,更是皇家展示威严与团结的时刻。
她的目光在人群中穿梭,留意着每一个人的神情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