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时间下午三点,金融时报直播间内。
雪菲科技创始人、AI智控联合实验室项目联合发起人——李雪菲,正坐在聚光灯下,面对着来自全球四十多家财经与科技媒体的交叉式联合专访。
她身着剪裁利落的墨蓝色西装,发髻高束,神情冷静端庄,一如既往。
主持人介绍完她的头衔之后,镜头慢慢推进,她迎光一笑,一字一句,如同翻译机般清晰:
“我不是一个幸运的人。”
“但我相信,所有失去过的东西,如果努力够多,终有一天能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身边。”
主持人顺势提问:“李总,很多观众和读者其实更关心,您过去几年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转折,从一位隐身在沈氏背后的董事夫人,到如今独立带领公司跻身国际科技圈,您是怎么做到的?”
李雪菲微微一笑,声音不紧不慢:
“断裂是痛苦的,但痛苦之下,是空间。”
“空间足够大,才能容下自我重塑。”
“我不是重生,我是再造。”
她的语气依旧淡淡的,仿佛在说某个旁人的故事。
主持人换了角度:“那您是否愿意谈谈沈君泽?”
“毕竟,那段婚姻在当年也曾风头一时无两,媒体至今还有不少热议。”
话音一落,现场短暂静了三秒。
台下记者纷纷抬头,甚至有人手握提问卡跃跃欲试。
李雪菲却只是稍作停顿,抬眸看向主持人,声音平静得不能再平静:
“不谈。”
主持人愣了一下:“不方便回应?还是说,不愿面对?”
她笑了,眼里是岁月磨出来的风霜与克制:
“不是不敢面对。”
“是我不想让真实的情感,被一场全球直播变成公众消费。”
“我愿意向自己交代过去,但我不愿意让公众的猎奇,去撕扯那段我用尽真心维护过的经历。”
她话音落下,全场再次安静。
台下媒体的笔都停住了。
那一刻,不再有人追问。
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需要解释的回答。
她不是冷血,也不是隐瞒。
她是在——保护。
保护自己,也保护那个曾在她人生某一段时间里无比重要的人。
采访结束后,相关片段很快登上全球多家财经热搜首页。
标题五花八门,但最热的一条只有简单一句:
【李雪菲:我不愿让公众的猎奇,干扰曾经存在过的真诚。】
这句话,在当晚全球转发破五十万次。
b市,沈君泽在办公桌前安静地刷到这条热搜。
评论区无数声音此起彼伏:
“太克制了吧?”
“这是尊重,更是体面。”
“她真的走出来了。”
他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眼神一寸寸沉下去。
她没有否定他们的过去。
但她,也终于不再需要用他来证明她是谁。
那晚,他一个人坐在旧公寓阳台,喝了一整瓶威士忌。
风铃在寒风中清响,他抬头望着月亮,笑了一下:
“你说你不谈,是在放过我吧。”
“可你知不知道——你越体面,我就越难放下。”
他打开那本老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她的生日、喜好、口味,甚至还有她出差时容易落枕的提醒。
翻到最后一页,是她在某次深夜随手写下的一句话:
“故事如果不能由我说出来,那它就不完整。”
他忽然明白,她这次站出来,不是逃避过去,而是正式宣告:
“从今往后,我是自己的叙述者。”
而不是——谁的附属、配角、背景板。
伦敦时间晚上十点,李雪菲刚洗完澡,坐在窗前吹头发。
窗外的泰晤士河波光潋滟,她的手机亮起一条推送:
【热评:如果不提,是放过;如果记得,是尊重。】
她看着这句话,沉默片刻,轻轻点了个赞,然后关掉手机。
低声说了一句:
“谢谢你没争。”
“也谢谢你还肯让我安静。”
她从未否认过爱。
但在无数人逼问“你爱过他吗”时,她选择沉默。
因为那份爱,从未消失。
只是早已,被她小心地放在了——
再也不会被打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