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桶合围
凌晨三点十七分,太原城东三十里的黑松岭上,陈长安放下望远镜,镜片上凝结的霜花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搓了搓冻得发麻的手指,呼出的白气在零下十五度的寒夜里瞬间凝结成细小的冰晶。
\"报告团长!\"侦察连长李铁柱猫着腰从灌木丛中钻出来,皮帽上挂满霜花,\"三营已经切断正太铁路娘子关至榆次段,工兵连在铁轨下埋了二十处炸药,随时可以引爆。\"他喘着粗气,从怀里掏出一张手绘地图铺在岩石上,\"二营拿下了东山观象台制高点,机枪阵地都布置好了,正好俯瞰整个太原城。\"
陈长安点点头,转向身旁的赵刚:\"老赵,西面情况怎么样?\"
赵刚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上的雾气,这个习惯性动作让周围的几个参谋都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大家都知道,参谋长这个动作意味着他要说重要情报了。
\"阎锡山的35军果然开始'换防'了。\"赵刚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山下沉睡的城池,\"表面上是轮调休整,实际上...\"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把西城门的三个核心碉堡都换成了新兵,机枪阵地只留了值班人员,弹药箱全部上了锁。\"
远处突然传来几声犬吠,接着是引擎的轰鸣。陈长安立即举起望远镜——一队日军九四式卡车正沿着汾河岸边的公路疾驰,车灯像鬼火般在夜色中跳动,隐约可见车厢里坐着全副武装的士兵。
\"鬼子的运输队!\"李铁柱低呼,\"看方向是去武宿机场!至少有五辆卡车,后面还跟着两辆装甲车!\"
陈长安的嘴角绷成一条直线,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配枪的枪套:\"通知特务连,按二号方案行动。\"他转向传令兵,声音突然提高半度,\"告诉各营:总攻信号是电厂汽笛声,三长两短,重复三次!\"
二、汽笛为号
太原电厂锅炉房里,温度计的水银柱已经逼近五十度。老工人徐大柱用铁锹拨弄着煤堆,锹头不时碰出清脆的声响。在他脚边,三块排列特殊的煤块组成了一个箭头形状——这是地下党约定的行动信号。
\"老徐,压力到红线了。\"年轻工人小徐凑过来递毛巾,手心里藏着一张被汗水浸湿的纸条。
徐大柱不动声色地接过纸条,借着炉膛的火光看到上面只有两个字:\"东风\"。他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将纸条扔进炉膛,火苗\"呼\"地窜起半尺高,映红了他布满皱纹的脸。
\"我去检查汽阀。\"他拎起十八磅的扳手走向车间深处,沿途与三个不同工位的工人交换了眼色。当他们陆续聚集在汽轮机旁时,车间里的两个日本监工已经被捆成粽子塞进了煤仓,嘴里塞着沾满机油的棉纱。
\"同志们!\"徐大柱从工具箱底层抽出一面叠得方方正正的红旗,旗面上还带着浓重的煤油味,\"为了太原解放!\"他的声音嘶哑却坚定,像是一台老旧的蒸汽机发出的轰鸣。
巨大的蒸汽阀门被缓缓转动,压力表的指针剧烈颤抖,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当指针越过红色警戒线时,整座电厂的汽笛突然拉响,尖厉的啸叫声如同受伤的巨兽,划破寒冷的夜空,连二十里外的山村都能听见。
几乎在同一时刻,电厂围墙外的排水沟里突然窜出十几个黑影,他们动作敏捷地剪断铁丝网,向配电室扑去。带队的是地下党负责人老吴,他手中的驳壳枪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三、钢铁洪流
东山阵地上的陈长安猛地站起身,望远镜的镜片反射着信号弹的红光:\"开始了!\"
刹那间,三十发红色信号弹同时从不同方向升空,将太原城墙照得如同血染。早已潜伏到城墙根的特务连战士立即引爆埋在排水沟里的炸药,古老的城墙砖像积木般崩塌,腾起的烟尘中隐约可见惊慌失措的伪军身影。
\"冲啊!\"数千名八路军战士从高粱地里跃起,喊杀声震得护城河的水面泛起涟漪。最奇特的是每个突击排都跟着几个穿中山装的干部——他们是连夜培训的接管人员,背包里装着封条、布告和花名册,有些人甚至随身带着毛笔和墨盒。
一营长张大彪冲在最前面,他手中的轻机枪喷吐着火舌,将城墙上的伪军火力点一个个打哑。突然,他注意到城门楼上有面白旗在摇晃。
\"停火!停火!\"张大彪高声喊道,同时做了个手势。枪声渐渐稀疏下来,只见城门楼上站着一个穿伪军制服的人,正用铁皮喇叭喊着什么。
\"八路兄弟!别开枪!\"那人的声音在晨风中飘忽不定,\"我们是警备三团的,愿意起义!城门已经打开了!\"
战士们面面相觑,不敢轻信。这时,城门真的缓缓打开了一条缝,几个伪军士兵战战兢兢地走出来,把枪械扔在护城河边。
城西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但奇怪的是全部朝着天空射击。晋绥军士兵躲在掩体后,对着冲过来的八路军大喊:\"快走!我们接到命令不拦你们!\"一个连长模样的人甚至扔过来一串钥匙:\"城门锁的!钥匙给你们!\"
四、巷战奇观
天蒙蒙亮时,陈长安已经站在了伪市政府门前。令他惊讶的是,街道两侧的店铺纷纷挂出了准备好的红旗,有些人家甚至端出热水和烙饼塞给战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颤巍巍地捧着一碗热粥:\"孩子,趁热喝...\"
\"陈团长!\"地下党老吴从人群中挤出来,脸上满是煤灰,\"电厂、自来水厂、邮局都已经控制住了,就是警察局...\"他话没说完,远处突然传来装甲车的轰鸣。
八辆日军九五式轻型坦克排成楔形队形冲来,炮口喷出橘红色的火焰。八路军战士立即散入小巷,但奇怪的是坦克并不追击,而是径直朝北门方向突围。
\"别追!\"陈长安突然明白过来,一把拉住正要组织反坦克小组的赵刚,\"他们是去保机场!通知三营,按原计划打援!\"
这时,一个满身是血的通讯员踉跄跑来:\"报告!西...西门外发现晋绥军大部队,打着白旗...\"
陈长安和赵刚对视一眼,两人同时脱口而出:\"阎锡山要投降?\"
五、城门博弈
太原西门外,一幕奇特的场景正在上演:近万名晋绥军士兵整齐列队,枪械堆成小山,但军官们却神情紧张地东张西望。当陈长安带人赶到时,一个佩戴少将军衔的人快步迎上,身后跟着几个参谋模样的军官。
\"陈团长!久仰!\"他敬了个不伦不类的军礼,金丝眼镜后的眼睛不停地眨动,\"奉阎长官命令,我部决定...呃...起义!\"说着递上一封信,\"这是给贵军首长的亲笔信。\"
陈长安扫了眼信封——落款果然是阎锡山。但当他看到信中提到\"保留三个师编制\"和\"继续驻防晋西北\"时,立即冷笑一声:\"告诉阎长官,要起义就无条件起义。\"他故意提高声音,让周围的晋绥军士兵都能听见,\"对了,我们已经在机场缴获了他和筱冢义男的往来密电,包括那份关于'联合剿共'的备忘录。\"
少将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这时,城内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一面巨大的红旗正在电厂高大的烟囱上冉冉升起,在朝阳下红得耀眼。更令人震撼的是,烟囱下方用白漆刷出了八个醒目的大字:\"还我河山,光复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