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报的价值
天还没亮透,山沟里冷飕飕的。陈长安趴在草窝子里,冻得直搓手。这鬼地方蚊子还特别多,他脖子上已经被叮了三个包,痒得难受。
\"县长,您说这小本本上的数字靠谱不?\"王有田凑过来,嘴里嚼着半根草叶子,\"万一小鬼子故意写错的...\"
陈长安没急着答话,把那本从伪政府会计手里缴获的账本又翻了一遍。纸页都泛黄了,边角磨得发毛,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数字。他手指头点在其中一页上:\"看见没?六月十八号,早上五点半,六辆弹药车从太原往阳曲开。\"
\"可这都过去好几天了...\"
\"你懂个屁!\"陈长安压低声音骂道,\"伪政府那帮孙子做账比亲爹死了哭得还认真。少写一个数,他们的脑袋就得搬家。\"
正说着,远处传来\"突突突\"的动静。陈长安赶紧把账本塞回怀里,眯起眼睛往山路那头瞅。
好家伙!十二辆大卡车排成长龙,慢吞吞地在山路上爬。最前头是个三轮摩托,上头坐着个日本兵,钢盔歪戴着,正打着哈欠。车斗里架着挺机枪,那机枪手脑袋一点一点的,八成是在打瞌睡。
\"准备!\"陈长安举起驳壳枪,嗓子眼发干。
两边山坡上的民兵早就等不及了。这帮小伙子都是附近村里的庄稼汉,有的连枪都没摸过几次,这会儿一个个紧张得直咽唾沫。张铁柱猫着腰蹲在最前头,手里攥着根削尖的竹竿,手心全是汗。
第一辆卡车刚拐过弯,突然\"咣当\"一声巨响,车头猛地往下一沉——原来路上早就埋好了铁蒺藜,车胎当场就瘪了。
\"拉!\"陈长安一声吼。
三十多个民兵同时拽动手里的麻绳。埋在路边的毛竹\"唰\"地弹起来,碗口粗的竹竿子直接捅穿了驾驶室的玻璃窗。里头的日本司机还没明白咋回事,就被竹尖子扎了个透心凉。
枪声跟爆豆子似的响成一片。
二、染血的纪律
仗打得比想象中还顺当。最后一个日本骑兵想跑,被张铁柱一红缨枪挑下马,那鬼子摔在地上还没断气,张铁柱上去又补了两枪托。
\"发财啦!\"民兵们欢呼着冲向卡车。有人迫不及待地掀开帆布,眼珠子差点瞪出来——整箱整箱的三八式步枪,油光锃亮的歪把子机枪,最里头两辆车居然装着四门九二式步兵炮!
张铁柱抡起枪托就砸开一个弹药箱,黄澄澄的子弹晃得人眼花。他抓起一把就往兜里塞,边塞边喊:\"二狗!快去村里喊人!让乡亲们都来搬东西!\"
\"放下。\"
一个冷冰冰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大伙儿回头一看,是新来的副县长周明远。这人戴着副圆框眼镜,文绉绉的,这会儿镜片上还沾着血点子。
\"所有战利品必须登记造册,统一分配。\"周明远说话慢条斯理的,跟私塾先生似的。
张铁柱当时就火了,一脚踹翻空弹药箱:\"你他妈算老几?老子的民兵队三个月没见着补给了!打鬼子的时候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在哪?\"
人群开始骚动。几个年轻民兵故意把子弹链挂在脖子上,冲着周明远做鬼脸。有个愣头青还故意把子弹\"哗啦\"倒在地上,踩得嘎吱响。
这时候陈长安从炮车后面转出来,手里拿着本被血浸湿的小册子:\"都别吵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怎么说的?一切缴获要归公。\"
他翻开那本册子,手指头点在一行字上:\"这是鬼子辎重队的物资清单,跟咱们缴获的数对不上。\"
大伙儿凑过去看,只见陈长安的手指头正按在一行字上:7.92mm子弹x发
\"少了两万发子弹,\"陈长安眯起眼睛,\"知道去哪了吗?这是阎锡山的部队上周被劫的补给。\"
现场突然安静得吓人。
三、电报
天擦黑的时候,周明远在临时指挥部里包扎伤口。白天那块弹片在他胳膊上划了道口子,虽然不深,但血一直止不住。
陈长安推门进来,递过一张电报纸:\"延安来的,要咱们派三个人去参加城市管理培训班。\"
周明远手里的钢笔顿住了:\"现在到处都缺干部,怎么突然...\"
\"阳曲、榆次、平遥,\"陈长安在地图上画了个三角形,\"每打下一个县城,就得抽走三分之一的人去接管。\"他忽然冷笑,\"有人觉得咱们只会破坏,不会建设。\"
窗外传来喧闹声。两人往外看,只见张铁柱带着民兵们扛着新领的步枪走过,每个人背上还捆着三根柴禾——这是陈长安新定的规矩:领一杆枪,就得给妇救会砍一担柴。
周明远突然小声问:\"那份日军清单...真少了子弹?\"
陈长安从怀里掏出真正的清单递给他。纸上根本没有7.92mm子弹的记载——那是晋造步枪的专用口径。
\"比起缺枪少炮,\"陈长安望着窗外挑水的士兵,\"我更怕他们忘了为谁打仗。\"
远处,驮着缴获火炮的骡马队正走向根据地,像一条钢铁的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