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初雪封山
太行山的第一场大雪来得又急又猛。陈长安站在团部门口,看着鹅毛般的雪片在呼啸的北风中打着旋儿落下,转眼间就给整个根据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
\"团长,这雪下得邪性啊。\"炊事班长老马搓着手走过来,\"比往年早了整整半个月。\"
陈长安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迅速融化:\"各连的冬装都发放到位了吗?\"
\"发是发了,\"老马叹了口气,\"可棉花不够,好些战士的棉衣里填的是芦苇絮...\"
正说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后勤处长张德才顶着一头雪花跑来,脸色比雪还白:\"团长!不好了!刚刚清点粮仓,发现老鼠祸害了三个粮囤,损失了将近三成的存粮!\"
陈长安心头一紧:\"还剩多少?\"
\"按现在的消耗量...\"张德才的声音低了下去,\"撑不到开春。\"
团部会议开得异常沉闷。李云龙拍着桌子大骂:\"他娘的!后勤处是干什么吃的?连个老鼠都防不住?\"
孔捷翻着账本,眉头越皱越紧:\"就算没有鼠患,今年收成本来就不好。加上新扩编的两个连,粮食确实紧张。\"
陈长安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越下越大的雪。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将根据地的困境无限放大。他突然转身:\"三个方案:第一,立即缩减口粮;第二,组织狩猎队进山;第三,向老乡借粮。\"
\"缩减口粮?\"李云龙瞪眼,\"战士们每天训练执勤,吃不饱怎么行?\"
\"先减机关人员的,\"陈长安说,\"战士们的定量不变。另外,我亲自带队进山。\"
第二节:雪中狩猎
天刚蒙蒙亮,一支二十人的狩猎队就出发了。陈长安走在最前面,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没膝的雪地里开路。战士们背着步枪、绳索和各种工具,呼出的白气在眉毛上结成了霜。
\"团长,这天气,野兽都躲起来了。\"猎户出身的三班长小声说。
陈长安抹了把脸上的雪:\"所以才要下套子。\"
他选择了一处背风的山坳,这里有几处野兽的脚印。\"看这蹄印,是野猪群。\"陈长安蹲下身仔细观察,\"新鲜的,不超过两小时。\"
战士们按照他的指示,在兽径上布置了十几个绳套和陷阱。陈长安则带着几个枪法好的埋伏在下风处。
等待是最难熬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往衣服里钻,战士们不得不轮流活动手脚防止冻伤。小周冷得牙齿直打架:\"团...团长,咱...咱们要等到啥时候?\"
陈长安刚要回答,突然竖起手指:\"嘘!\"
远处的树林里传来树枝断裂的声音。紧接着,七八头野猪出现在视野中,领头的公猪足有两百多斤,獠牙在雪地里闪着寒光。
\"砰!\"
陈长安的枪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领头公猪应声倒地,其余的野猪顿时炸了窝,四散奔逃中又有三头踩中了陷阱。
\"打中了!\"战士们欢呼着冲出去。这四头野猪加起来至少有六百斤肉,够全团吃上好几天。
回程的路上,狩猎队又收获了几只野兔和山鸡。陈长安却注意到三班长一直皱着眉头:\"怎么了?\"
\"团长,这样打猎不是长久之计。\"老猎户忧心忡忡,\"野兽越打越少,而且开春前它们都瘦...\"
陈长安点点头:\"明天我们换个方法。\"
第三节:冰湖奇谋
第二天,陈长安带着战士们来到一处结冰的湖泊。他指挥大家在冰面上凿了几个大洞,然后在洞口周围插上树枝作为标记。
\"这是要钓鱼?\"小周好奇地问。
\"不全是。\"陈长安神秘地笑了笑。他从背包里取出几个奇怪的装置——用竹筒和兽皮制成的简易水雷。
\"这是...\"战士们面面相觑。
\"水雷捕鱼法。\"陈长安解释道,\"竹筒里装了火药和碎瓷片,用油纸包好。沉到水下引爆,冲击波能把鱼震晕浮上来。\"
战士们将信将疑地按他的方法操作。随着几声闷响,冰洞周围的水面开始翻腾,很快,一条条大鱼白着肚子浮了上来。
\"神了!\"小周目瞪口呆地看着越来越多的鱼,\"团长,您连这个都懂?\"
陈长安笑而不答。这是他前世在军事杂志上看到的土办法,没想到真管用。不到半天,他们就收获了上千斤鱼。
正当大家兴高采烈地收拾战利品时,远处传来一阵呼喊声。一队衣衫褴褛的山民站在湖岸上,眼巴巴地看着这边。
\"是山下赵家沟的老乡。\"三班长认出了他们,\"今年收成不好,他们怕是也断粮了。\"
陈长安沉思片刻,突然大声招呼:\"老乡们!过来搭把手!这些鱼见者有份!\"
山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战士们热情地招呼他们,才小心翼翼地走过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握住陈长安的手:\"长官,这...这怎么好意思...\"
\"军民一家嘛。\"陈长安笑道,\"再说了,这湖是大家的,鱼自然也是大家的。\"
他指挥战士们把鱼分成两堆,将较大的一堆给了山民。老者激动得老泪纵横,非要给陈长安磕头,被他赶紧扶住。
\"使不得!\"陈长安正色道,\"八路军就是老百姓的队伍。这样,明天咱们一起再来打鱼,您看怎么样?\"
第四节:意外收获
第三天,当陈长安带着队伍来到湖边时,发现赵家沟的村民几乎全来了,还带来了各种渔网和工具。
更让他意外的是,几个年轻山民神秘兮兮地把他拉到一边:\"长官,我们知道有个地方...\"
原来,在深山的一处岩洞里,藏着一群被大雪困住的山羊,至少有二十多头。村民们早就发现了,但苦于没有足够的武器对付那些凶猛的领头羊。
\"带路!\"陈长安当机立断。
在村民的指引下,队伍来到一处陡峭的山崖。岩洞前果然有几头体型硕大的野山羊在警戒,它们的角像两把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这玩意儿可不好对付,\"三班长咂舌,\"一犄角能捅穿人的肚子。\"
陈长安观察了一会儿地形,突然有了主意。他让战士们分成两组,一组在正面制造动静吸引山羊注意,另一组绕到岩洞上方,用绳索垂下几个特制的套索。
\"等会儿我开枪为号,\"他小声布置,\"上面的人同时收紧套索,套住领头羊的角。\"
计划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枪声一响,三头最大的公羊几乎同时被套住了角。它们疯狂挣扎,却被绳索牢牢控制住。其余的羊群顿时乱了阵脚,在战士和村民的围堵下,最终捕获了十八头。
回村的路上,村民们高兴得像过年一样。几个孩子围着陈长安,非要摸他的枪。一个扎着小辫的女孩仰着脸问:\"叔叔,你们明天还来吗?\"
陈长安蹲下身,轻轻捏了捏她冻得通红的小脸:\"来,当然来。等天气暖和了,叔叔教你们读书写字好不好?\"
女孩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使劲点头。
第五节:风雪夜话
夜幕降临,团部里却热闹非凡。大锅里炖着羊肉,香气飘出老远。李云龙亲自给每个战士盛肉,嘴里还不住地念叨:\"多吃点,都多吃点!\"
陈长安却悄悄退了出来,独自走到院外的磨盘边坐下。月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清冷的光。他掏出小本子,开始计算:今天的收获加上之前的,大概能让全团撑上二十天...
\"想什么呢?\"李云龙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身后,手里端着两碗羊肉汤。
陈长安接过碗,苦笑道:\"算账呢。还是不够。\"
\"够不够的,先吃饱再说。\"李云龙咕咚喝了一大口汤,\"老陈,今天老乡送来了两担土豆,说是给咱们的。\"
陈长安一愣:\"这怎么行?他们自己都不够吃。\"
\"推不掉啊。\"李云龙叹了口气,\"那些老乡说,你们八路军把打的猎物分给我们,我们也不能白拿。\"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有个老太太,把自己留着过年的半袋玉米面都拿来了...\"
两人沉默地喝着汤。许久,李云龙突然说:\"老陈,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组织老乡一起生产?比如搞个合作社什么的?\"
陈长安眼睛一亮:\"你是说,军民共建?\"
\"对!咱们出人出力,帮他们开荒修水利;他们给咱们提供一部分粮食。这样既解决了咱们的供给问题,又能改善老乡生活。\"
陈长安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那是赵家沟的方向。他突然觉得,这场大雪带来的不全是危机,还有意想不到的转机。
\"就这么办!\"他一口喝干碗里的汤,\"明天我就去找老乡们商量。\"
雪还在下,但陈长安心里已经燃起了一团火。他仿佛看到了来年丰收的景象:金黄的麦浪,欢笑的村民,还有战士们饱满的粮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