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转眼就到了,王汉林骑着摩托跨子就回了市内,首先到家收拾收拾屋子,清理一下卫生
之后骑着摩托车去了干妈家,在干妈家放了一袋儿大米,又放了鸡,鱼和鸡蛋,鸭蛋,放了一些干菜,还放了一条腊肉之后就去了街道办。
看见李爷爷给李爷爷留了两盒烟,和李爷爷寒暄一会之后就去了干妈办公室。
见到干妈说:“干妈最近有什么事儿吗?”
干妈一脸严肃地看着我说:“你这小子,明明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还故意装作不知道!
“最近啊,有好多人都惦记上你那批棉花了,他们一个个的,都找到我这儿来了,甚至还跑到你干爹那儿去了!”
“不过你放心,我和你干爹都没答应他们。我们直接告诉他们,那可是我干儿子的棉花,又不是我亲生儿子的,就算我去要,也肯定要不回来啊!”
干妈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那些伤残战士多可怜呐,到现在都还没有棉衣穿呢!
可就算这样,他们还想打主意!我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那些不要脸人的请求!就在前两天,我碰巧遇到了李局长,他居然也跟我提起了这件事,你猜怎么着?李局长也同样给拒绝了!”
“干妈突然站起身来,在房间里缓缓地踱着步,边走边说:“其实吧,这么多人都想要棉花,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
“毕竟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难处嘛,大家都着急啊!但是,理解归理解,咱们可绝对不能同意啊!”
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你看看现在,都已经 8 月份了,眼瞅着 9 月就要到了,冬天可是说来就来啊!到时候,如果不能保证手底下员工的取暖问题,那部门领导恐怕也待不下去咯,这可不是件小事啊!””
王汉林说:“干妈,街道办需要吗?”
干妈用白眼儿白了白王汉林说:“你要是给我弄,那别人要,你给不给弄啊?”
王汉林说:“那我还是直接给你棉大衣吧,我是这样想的,等发放棉大衣的时候,给你们街道办令做一些别样的,和我们的样式不一样,别人就说不出口了!”
“干妈,你看看你这里需要多少?”
干妈说:“到时候再说吧!”
“干妈我现在已经开始做棉大衣了。”
干妈没想到王汉林的动作会这么快,现在直接开始就做成了棉大衣。
干妈说:“这都是老鲁的主意吧!”
王汉林回复:“是啊,前天指导员还嘱咐我,说谁管我要棉花,叫我把这件事儿推到他身上。都找鲁指导员去商量,我不管这些事情。”
干妈说:“那就这样办吧,记住了,不管是什么找到你,推托指导员那里去解决。他的面子还是很大的!”
王汉林说:“那干妈没有什么事儿,我就走了,我还要去一趟孙光大那里,给他们送点儿营养,估计他也是没什么吃的了!”
“干妈,我早上去家里送了点肉什么的,回家您整理一下!”
干妈说:“那你去吧!”
王汉林骑着胯子摩托去了孙光大家,放下了鸡、鸭,鱼,还有腊肉,还有干菜之后。
又去了田丹家,同样放下了这些东西。
王汉林到了翠花家放下同样的这些肉食另外拿出来两袋大米之后,和丈母娘说:“翠花回来让她明天请假,明天王汉林在家待一天,下周一他又要回基地了!”
丈母娘留王汉林在家吃饭,王汉林说今天不行,今天要和别人有局儿,和别人一起去吃饭,所以就不在这里吃了。
王汉林又匆匆忙忙的回了家,到家之后坐在石桌旁就思索着这些事情。
晚上王汉林想去师父家坐一坐,很长时间没回来了,也不知道师父最近忙的怎么样,给我收了一些什么好东西。
王汉林想了一会儿,准备去师父家。
王汉林把三轮自行车推了出来,把三轮车里钓鱼工具都清理下来,放到了杂物间里,骑着三轮儿就去了师父家。
三轮车斗子里放好的鸡鸭鱼,还有腊肉,鸡蛋这些营养品。
到了师父家之后,王汉林轻轻地推开门,然后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一进门,他就看到师父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全神贯注地研究着一个精美的花瓶。
王汉林静静地走到一旁,轻轻地坐了下来,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然后慢慢地品尝着,同时默默地观察着师父的一举一动。
师父似乎完全沉浸在对花瓶的研究中,对王汉林的到来毫无察觉。
王汉林也不想打扰师父,于是就这么安静地坐着,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过了一会儿,师父突然抬起头,目光恰好与王汉林相遇。师父微笑着问道:“你这小子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王汉林连忙回答道:“我刚到一会儿,上午就回来了。想着晚上陪您在家吃个晚饭,所以就过来了。对了,我还给您带了一些营养品,还有一袋大米,这些应该够您吃一个月的了。”
师父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流露出欣慰的神色。
然而,他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对王汉林表示感谢,而是继续专注地研究着那个花瓶。
王汉林对此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他知道师父和徒弟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父子一般,这种亲密无间的感情已经超越了言语的表达。
对于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他们之间根本不需要过多的寒暄和道谢。
“师父,最近你都给我收了一些什么好东西,那1000块钱够了吗?”
师父说:“你那1000元,1000块钱早就花没了。那个屋子里都是你的东西,你去看看吧!”
王汉林进来的屋子看见有红木家具,有黄花梨的,有瓷瓶儿,有瓷器,有青铜器,还有玉牌,玉镯子都是和田玉的,这些都是好东西啊!
“晚上我准备都装走!”王汉林说看了看这些东西!
王汉林心里思索着,这些家具装不走啊,剩下这些乱七八糟的,一定要先装走了,先放入空间里。
王汉林晚上炖了一只鸡,又红烧了条鱼,做好后就拿到了八仙桌上。
喊师父吃饭,师徒二人坐在八仙桌前。
喝起了二锅头,俩人一边儿喝着,一边儿请教着古董的知识,俩人有说有笑,王汉林认真的学习古董知识,听着师父讲的一个又一个古玩圈里的故事和真人真事,这些也都是阅历呀。
不一定哪天自己就用得上!
师父微笑着对王汉林说:“今晚有个鬼市儿,你有没有兴趣去逛逛呢?”
王汉林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回答道:“师父,我肯定要去啊!不过我得多注意点儿,不能喝太多酒,毕竟晚上还要去鬼市儿呢。师父,鬼市儿是半夜 12 点开始吗?”
师父摇了摇头,纠正道:“不是 12 点,是凌晨 12:50 才开市哦。”
王汉林恍然大悟,接着说:“那我先回家一趟,把这些东西能拿回家的先拿回去,然后这是 2000 元,师父您再帮我收点好东西吧!”说着,他把钱递给了师父。
师父看着王汉林如此爽快地拿出 2000 元,心里不禁感叹这孩子还真是不缺钱啊。
他笑着接过钱,说道:“行,既然你不缺钱,那我就帮你收些好东西吧。”
王汉林迅速收拾好桌子,师徒二人也不再继续喝酒。
他们一同来到放古董的屋子里,开始整理那些需要带走的物品。
有的用布包起来,有的装进篮子里,看似普通的包装,实则都是障眼法。
一切准备就绪后,师徒二人将这些物品一件一件地放在三轮车上,然后用绳子绑好。
待所有东西都安置妥当,王汉林推出三轮车,离开了院子。
然而,就在刚出院子的瞬间,王汉林心念一动,施展出空间法术。
只见三轮车上的物品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抓起一般,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被收入了他的空间之中。
王汉林嘴角微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轻松地跨上三轮车,悠然自得地骑着车回家去了。
回家之后,每一件东西王汉林都拿出来看一看,和师父讲的做对比,看看自己的眼力和师父眼力差在哪里,这一看不要紧,时间就过去了三个多小时,马上也就快到12点了。
王汉林急忙换了一身黑色的衣服,戴上帽子再找一块黑布,骑着摩托挎子就去了师父家。
到了师父家,师父正在看着一本书,王汉林说:“师父,咱们出发吧。”
师父一看屋子里的大座钟已经12:30了,师傅说:“那就出发吧!”
俩人步行到了鬼市,师父到了鬼市之后就开始带着王汉林从这头儿到那头儿,师父看看这件,看看那件。
王汉林,也看看这看看那。
王汉林在古玩市场闲逛时,突然被一件瓷器吸引住了目光。
他仔细端详着这件瓷器,发现它竟然是乾隆时期的珍品,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兴奋之情。
王汉林对这件瓷器越看越喜欢,于是决定与摊主讨价还价。
然而,他并不擅长传统的“袖里讲价”方式,只能用低声细语的方式与摊主交流。
经过长达 20 分钟的激烈讨论,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
王汉林满心欢喜地付出了 80 元,将这件心仪的瓷器紧紧抱在怀中,然后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他路过一个摆满青铜器的摊位时,目光再次被吸引住了。
他定睛一看,这些青铜器竟然都是生坑的货物,而且看起来都是汉朝时期的珍贵文物。
王汉林心中暗喜,这些青铜器无一不是好东西,如果能将它们全部收入囊中,那可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王汉林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刻与摊主展开了新一轮的讲价。
他一边仔细观察着这些青铜器,一边与摊主讨价还价,希望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将它们全部买下。
正当王汉林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人在他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
他猛地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师父来了。王汉林立刻明白了师父的意思——这里面有假货。
于是,王汉林不再吭声,默默地站在一旁,让师父来处理这件事情。
师父经验丰富,很快就从众多青铜器中挑选出了三件真品,其余的则都被他判定为赝品。
最后,王汉林拿着这三件青铜器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古玩市场。
假装去找个地方藏起来,实际都收入空间了。
师徒二人从这头走到那头收了不少的东西,王汉林一看拿不走了,就假装说藏起来一个地方。
跟师父说:“师父您先回去吧,一会儿我把这些东西都拿家去,然后明天早晨我就不过来看你了,我直接就回基地了。
师傅点点头之后俩人就分道扬镳,各回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