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苏麟去了祥陆殿与神宗汇报了一番作战部署,神宗点头赞许,颁旨择日启程,苏麟领命回府。
却说杨继业点齐将士,粮草辎重装了马车,大军浩浩荡荡向建宁郡进发。牛和心急,早带大军在前往合浦郡的路上了。
苏麟与欧阳修乘了车辇,耶律慧儿与完颜兀敏都装束干净利索骑马跟着,各带了两个丫鬟。
耶律慧儿穿了一袭紫色长袍腰缠束素,脚蹬云靴,长发挽在头顶,纶巾缠成抓髻插着银簪,手握红缨长杆弯月刀,胯下一匹通体洁白的汗血宝马,英姿飒爽,不细看活脱脱一个男儿身,百战沙场的小将军。
完颜兀敏穿雪白对襟丝绸短褂,配宽松长裤,蹬山靴,束了腰身,披一大红披风,也盘起长发,头顶挽成抓髻,插金簪,缠纶巾,手握红缨长矛,胯下黑鬃追风烈马,也如玉树临风的男儿身。
苏麟看着两位娇妻如此打扮,不禁觉得好笑,说到:“你俩还真打算上阵杀敌吗?此去大理路途遥远,骑着马长途跋涉不累吗?还是坐车舒服些!”
两人笑了笑,慧儿说道:“我们骑马累了再换乘车辇,相爷不必客气。”
完颜兀敏也点头称是。
苏麟便不管他们,坐了车辇与欧阳老恩师一路谈笑风生。
苏麟车队人马,轻装行军不几日便超越杨继业大军先行抵达建宁郡,一路人困马乏,暂时下榻驿馆歇息,各州府官员前来拜谒不提,经略安抚史安顿了将士兵马。
慧儿与兀敏也脱了武装换红妆,丫鬟沏茶倒水,三人一边喝茶,一边说说笑笑。
天色渐晚,丫鬟做好了饭菜呈了上来,三人推杯换盏饮至夜深。
慧儿与兀敏两人也不猜拳侍寝了,慧儿大一岁,便是姐姐,所以礼让妹妹是应该的,今晚便由兀敏侍寝。
于是,兀敏与苏麟沐浴更衣上床睡觉。两人一路人困马乏,相拥入睡,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苏麟与兀敏起床穿好衣服,到客厅用餐,欧阳修早早吃完早饭就过来了。
“老臣拜见相爷!”
“老恩师免礼!”
苏麟招呼欧阳修落座,说道:“此去大理已经不远了,恩师先行一步,我在建宁部署一下随后就到。”
欧阳修答应辞行,苏麟便去了建宁驻军营房找经略安抚使上官文龙部署战备。
上官文龙年轻俊秀,英姿勃发,早与几位副将迎候宰相大驾光临。
“没想到相爷如此年轻,实在令末将大开眼界!”上官文龙躬身施礼道。
苏麟笑笑,进厅落座,并示意众将官坐下说话。
“上官将军,此战不可轻敌,杨继业大军马上就到,如何作战,就由你与杨将军协商。”
“末将遵命!”
上官文龙跟苏麟一一介绍了几位副将,然后引着苏麟去看校场演武。
但见将士一排排,一队队,阵列整齐,精神抖擞,随着指挥官手中令旗麾指方向,不断变换阵型,有条不紊,整齐划一。
苏麟点了点头,表示很满意。
接下来几位将军一对一搏杀对练,但见马步交错,刀枪翻飞,个个武艺高强,身手不凡。
接下来是兵士刺杀进攻演练,但听杀声震天,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好一个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苏麟看的心中激动,赞道:“我大宋有如此虎狼之师,此战必胜!”
上官文龙笑着点头,然后邀请苏麟回营,大摆筵席为宰相大人接风洗尘。
话说欧阳修辞别苏麟,一路由大宋官兵护送,一路辗转经成都过会川来到大理。
大理国王段兴智听闻大宋钦差来访,急忙接见。
段兴智见到欧阳修,老友重逢喜极而泣。
“欧阳老弟,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阁下,实在荣幸之至。”
“段王爷,你还记得老臣,也着实让我惊讶!”
两个老友携手步入宫殿,段王爷大摆筵席款待欧阳修。
“交趾小国频繁骚扰我大宋边境,惹怒了朝廷,正发兵讨伐!”
“这个交趾国确实可恨,我大理边境也常被袭扰,苦不堪言!”
“此番我便是奉了苏相爷的旨意前来共商大计,联兵攻打交趾国的。”
“如何甚好,有大宋将士支援,我定号令三军杀杀他的威风!”
“苏相爷现在建宁郡部署军队,不日即来大理,请王爷莫要心急。”
“苏相爷就要来了吗?”坐在段王爷身边的一个美貌少女看着欧阳修惊问道。
欧阳修看了她一眼,一脸疑惑的看向段王爷。
段兴智看了一眼少女,跟欧阳修介绍道:“这是老朽的孙女段红雪,从小舞枪弄棒,没个女孩儿样子,老弟见笑了!”
段红雪一脸不悦的瞪了一眼王爷,说道:“听说苏麟宰相年轻有为,且貌比潘安,文胜宋玉,我对他仰慕已久,想不到他要来大理,我可有机会一睹相爷风采了!”
段王爷与欧阳修相视一笑,继续饮酒。
苏麟年纪轻轻就被封为宰相,有才有貌,又善于排兵布阵,帮助大辽攻打西夏,联合回鹘,大辽,打败西夏与金国联军,一战封神,早已声明远扬,成为民间佳话,更成为万千少女崇拜偶像,大理公主段红雪早有耳闻,倾慕已久。
苏麟到底长什么样子?是否与自己想象中给他画的画像一般英俊潇洒?段红雪幻想着苏麟各种样貌,马上就能见到自己梦中情相,想想就开心,段红雪不觉脸颊绯红,身上燥热,幻想着与苏麟游历昆明,洱海漫步。
席间,段王爷的两个儿子段天涯与段海角频繁给欧阳修敬酒。欧阳修喝的开心,不觉已醉眼迷离,于是段王爷吩咐段红雪引着欧阳修去安排住处歇息。
等到杨继业大军抵达建宁,上官文龙安顿好将士兵卒,马匹粮草,又一起商讨了进攻方案。
依照苏麟的布局,杨继业与上官文龙进攻交趾国封溪,大理与大宋联军攻打九真郡,牛和船队直取交趾郡。
杨继业与上官文龙按照既定方案进行部署,苏麟挑选了岳和及上官文龙两员大将王乾和张坤率领大军随行。
于是,苏麟辞别杨继业和上官文龙,奔赴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