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宝斋里,陈掌柜正气定神闲的坐在柜台里,从江长庆出去,陈掌柜就派了小二跟着去看看的,小二看到江长庆从鹿鸣书院出来就赶紧跑回来了。所以陈掌柜早已经知道一切,就连江长庆在墙角下哭了都知道。
但是这会儿看到江长庆一脸开心的进来,自己竟然也跟着开心。
“陈掌柜,我回来了。这都是我卖笔的钱,你核对一下。”江长庆把所有铜钱都放到了柜台上,此时心里开始紧张起来。
陈掌柜只是扒拉了一下铜钱,又抬眼看了看江长庆一脑门的汗。
“行,你可以留下来。”
江长庆万分感激。
陈掌柜继续道:“工钱三百五十文,不包吃住一个月休假一日。如果是你接待学子卖出去的书籍或文房四宝,会另外算作工钱,这些由你自己签单交给账房,月底账房统一核算随工钱一起发放。”
江长庆没有明白接待那部分的工钱,还是江花在一听就明白,那部分就相当于是提成。但是前面那个三百五十文江长庆是听懂了,这个工钱确实是好低啊,还比不上扛大包,还不包吃住。
江长庆心里有些落差,可转念一想,在这里干活儿不用风吹日晒雨淋,要比扛大包轻松一些,就是这个不包吃住。
“陈掌柜,我可不可以少要一点工钱,你给我包顿饭和住宿吧。”
陈掌柜皱着眉头问:“你不是县里人?”
江长庆这才正式介绍了自己,陈掌柜想了想,说道:
“三百文一个月,我给你包住,吃食你自己想办法,但是不能在铺子里开火做饭,我这里到处都是书本纸张,万不能马虎,做饭又是油烟味儿,又是火星子,我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如果这样行的话你就留下。”
江长庆自知不能再讨价还价,并且陈掌柜说的也很在理。
“好,那就多谢掌柜了。”
陈掌柜:“你会认字,应该也会写自己的名字吧?”
“嗯!”江长庆点头。
“行,一会儿签契书,晚上你就住仓库吧,刚好晚上你可以留在店里看着,用灯火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明日卯时上工。”
书肆每日开张都是按着学子们去学堂的时间来的,而且会比学子们更早一些,毕竟是做生意嘛,就得要比别人更辛苦。
四宝斋现在加上江长庆一共有四人,陈掌柜一人,陈掌柜叫陈振轩,这人既是掌柜,也是东家。还有一个账房,名叫巩启文,之后就是那个小二哥,叫何雨。这三人都是临江县人。
这么多天的煎熬,江长庆终于有了落脚地,等到书肆关门后,江长庆按照何雨的指路一个人摸索着去了万家香酒楼。
万家香酒楼在城南,四宝斋在城北,江长庆走了好一会儿才到地方。
“天明哥,我找到活儿干了!”江长庆眉开眼笑的说着这个好消息。
赵天明:“你不是在码头上工吗?”
江长庆:“码头没活儿了,今日我在四宝斋找了个店小二的活儿,四宝斋是城北的一家书肆。”
“那真是太好了,你等我一会儿,我把这些碗洗了咱哥儿俩去喝一杯。我请客,就当是给你庆贺了。”赵天明加快手里的动作。
江长庆赶紧拒绝,都已经麻烦赵天明这么多了,之前住这里赵天明还把饭食分给自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现在又要为自己破费,合该自己请哥吃一顿的,奈何现在身上钱不多,扛大包的钱还得留着自己生活嚼用。
“天明哥,我只有一小会儿的时间过来,我还要回去守着店,下次,等我稳当后,我请你去搓一顿。”江长庆只好找个借口委婉拒绝赵天明的邀请。
说完,江长庆就匆匆离开了,赵天明看着离去的背影再次为江长庆感到高兴。
店小二小六子刚好来后厨,听到两人的话,惊讶的问道:“你那个小兄弟还认字啊?”
赵天明其实也不太清楚,想来能去书肆干活儿应该是认字的,应声道:“嗯。”
小六子腹诽着: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
夜幕降临,绵延的群山披上了一层暮色朦胧的纱衣,晚归的人们才开始生火做饭,烟囱升起袅袅炊烟。
“奶,今日又做肉菜了!”江夏勤几个刚跟着爷爷和爹从地理回来,在屋外就闻着香味儿了。
邱氏打趣道:“就属你娃的狗鼻子最灵。快快洗手,准备摆碗吃饭了。”
说到吃饭,家里的孩子最积极。几个孩子纷纷出动。
饭桌上,江大川关心了几句土豆的情况。
“土豆苗这几日蹭蹭长。”江花开心的向爷爷汇报道。
江大川:“过个两日再施一次肥,还有你们那个草也该锄一锄。”
江花乖巧道:“我知道了,爷爷。”
邱氏:“明日起改成吃三餐吧!”
江大川点点头,言惠娘和左芳芳应下。
这是要为农忙做准备了,快要收菜籽了,听说隔壁村已经开始了收了。桂花村地势应该是要高一些,所以要比隔壁村晚几天。
“春明,跟你们叶先生说一下快要农忙了。”江长青开口道。
农村里一到农忙时节,家家户户无论男女老少都是要下地的,有些家里太苦,连刚出生的娃娃也要一道背去地里。因为没有别的办法,家里人手不够,刚生完孩子的女子要下地帮着抢收,而还在哺乳期的孩子不得不跟着去地里,不然就只能饿肚子。
江春明:“叶先生已经说过了,明日后就先不去那边了,等我们忙完地里的活儿以后再去,说这是叫农忙假!”
江长松羡慕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还是读书好,还有这什么农忙假!”
江夏勤正在呼呼喝着杂粮粥,并没有感受到自家爹投来羡慕的目光。
江花:“读书是要好一些,爷爷,要不来年让两个哥哥去书院吧,以后哥哥们也去考学。”
江大川看着孙女一脸的纯真,笑着道:“供读书人哪儿有那么简单哟,你就看咱村里谁家供的起读书人,冯大夫家看着不错吧,那也只能是跟着家里多认几个字而已。”
江花心里叹息,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现在村里孩子能认字念书还不是多亏了叶先生他们,算了先不想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