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曼曼看着那盆里挤挤挨挨、绿油油的嫩芽,心潮澎湃,一刻也等不及了!
这可是关乎全村人未来的大事!
必须得尽快让大家知道!
她端着那沉甸甸的瓦盆,风风火火就去找了杨富贵。
杨富贵正蹲在自家门槛上抽着旱烟,眉头紧锁,显然还在琢磨着家里的事儿。
“爹”
黄曼曼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杨富贵抬起头,看到她手里那盆绿意盎然的东西,愣了一下。
“曼曼,你这是……”
黄曼曼献宝似的把瓦盆往前一递,眼睛亮晶晶的。
“爹,你看!这是我培育出来的秧苗!”
她压低了声音,把昨天在山边“发现”野生稻幼苗,并推测其能四季生长、快速成熟的事儿,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当然,系统和催熟剂的事,她是一个字都没提。
只说是自己观察了好久,发现这玩意儿不一般。
杨富贵听得眼睛越瞪越大,旱烟袋都忘了往嘴里送。
四季稻?!
长得快?!
他猛地站起身,凑近了仔细看那瓦盆里的嫩芽。
这芽儿……确实看着就透着一股子不寻常的生命力!
“曼曼,你说的是真的?!”杨富贵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黄曼曼用力点头:“千真万确!我觉得,这可能是老天爷给咱们杨家村的活路!”
杨富贵激动地搓着手,在原地转了两圈。
“不行!这事儿太大了!得马上召集全村人!”
他当机立断:“你等着,叔这就去敲钟!”
第二天一大早,正是春耕农忙,家家户户都准备下地干活的时候。
“铛——铛——铛——”
村头那口破钟,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这钟声,一般只有出了大事才会敲。
正在田间地头忙活的,扛着锄头准备出门的,喂着鸡鸭的……杨家村的村民们,一个个都愣住了。
“咋回事啊?敲钟干啥?”
“这不年不节的,谁家出事了?”
“该不会又是谁掉井里了吧?”
议论声中,大家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骂骂咧咧地朝着村口的晒谷场聚拢过来。
春耕不等人,耽误了农时,那可是要饿肚子的!
谁心里没点火气?
杨富贵站在晒谷场中间临时搭起的一个土台上,脸色严肃。
看着底下黑压压一片,带着不满和疑惑的村民,他清了清嗓子,运足了气。
“都静一静!静一静!”
他是村长,说话有分量。
村民们看他一脸郑重,渐渐安静下来,等着他发话。
“今天把大家伙儿叫来,是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宣布!”
杨富贵目光扫过众人,刻意顿了顿。
然后,他侧过身,把一直站在他身后的黄曼曼让了出来。
黄曼曼深吸一口气,将手里的瓦盆高高举起,让所有人都看清楚。
“乡亲们!”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一股莫名的穿透力,“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村民们伸长了脖子,好奇地打量着那盆绿油油的嫩苗。
“这不就是草芽子吗?”有人嘀咕。
“看着跟稻子苗有点像……”
黄曼曼朗声道:“这不是普通的草芽子!这是我在山边发现的,跟咱们冬天吃的野生稻长在一起的幼苗!”
她顿了顿,看着村民们脸上将信将疑的表情,继续说道:
“我注意这东西很久了!发现它长得特别快!我估摸着,有个几个月,就能长成咱们吃的那种野生稻!”
“几个月?!”人群里有人惊呼。
要知道,粟米从种下到收割,也得小半年呢!
黄曼曼点了点头,语气沉重起来。
“但是!大家也看到了,这野生稻长得好的地方不多,而且现在天暖和了,挖的人越来越多!”
“再这么挖下去,山上的野生稻只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咱们就只能回去啃那些产量低得可怜的粟米棒子了!”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痛处。
去年冬天那场雪灾,还有那野生稻带来的短暂饱足,大家都记忆犹新。
谁也不想再回到以前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黄曼曼趁热打铁,抛出了更诱人的消息。
“而且,我发现,这野生稻,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开春,它就一直在长!”
“它不像粟米一年只能收两次,这东西,很可能是四季都能长的!”
四季?!
这话如同一个炸雷,在人群中炸开!
“啥?一年四季都能长?”
“我的老天爷!那不是一年到头都有粮食吃了?!”
“真的假的啊曼丫头?”
村民们彻底激动了!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和狂喜!
如果这是真的,那好日子,可真就要来了!
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再也不用担心青黄不接饿肚子了!
就连平时最爱挑刺,嘴巴像刀子一样的赵婆子,此刻也忍不住咂咂嘴:“要是真能四季长,那可真是菩萨保佑了!”
而一直看黄曼曼不顺眼的风老太,这次也罕见地没吭声,只是眼神复杂地盯着那盆秧苗。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黄曼曼话锋一转。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啥咱们村种的粟米,长得那么蔫巴,产量那么低?”
这个问题,把兴奋的村民们问得一愣。
是啊,为什么呢?地不够肥?种子不好?
黄曼曼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给出了答案。
“是因为水不够!”
“庄稼离不开水!咱们这地,太旱了!”
村民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话在理。
黄曼曼深吸一口气,终于抛出了她真正的目的。
“要想让这宝贝稻子,还有咱们地里的其他庄稼长得好,就必须解决水的问题!”
“我有个想法!”
她指着村外湖泊的方向,声音坚定。
“咱们可以围湖造田!”
“把月牙湖边那些没人要的低洼荒地给平整出来,修上简单的土坝,再挖几条沟渠,把湖里的水引到田里去!”
“这样,咱们就有水浇地了!这四季稻,就能大片大片地种起来了!”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刚才还兴奋不已的村民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下一秒,人群彻底炸了!
“啥玩意儿?!围湖造田?!”
“那湖里的水要是引走了,湖干了咋办?!”
“就是啊!湖里的鱼虾可是咱们好不容易才有的活路!鱼没了,咱们吃啥?拿啥去镇上换钱?!”
“黄曼曼!你这丫头安的什么心?!是不是想把咱们村这点活路都给断了?!”
反对声浪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
如果说四季稻是天大的希望,那围湖造田,在他们看来,就是要毁掉他们仅有的另一条生路!
湖里的鱼虾,虽然不多,但那是实实在在能摸得着、看得见的好处!
是孩子们解馋的零嘴,是偶尔能换点油盐酱醋的营生!
为了一个还不知道能不能成的四季稻,就要毁掉月牙湖?
不行!绝对不行!
刚才还说了句好话的赵婆子,立刻变了脸,唾沫横飞。
“我就说这丫头没安好心!净出这些馊主意!搅得大家不得安生!”
风老太更是找到了机会,尖着嗓子喊道:
“一个黄毛丫头,懂个屁的种地!还想动咱们村的月牙湖?简直是痴心妄想!”
“自古以来,这田地里的事,哪有女人插嘴的份儿!”
这话引起了不少老派村民的共鸣。
几个在村里德高望重的族老,也皱着眉头站了出来。
为首的一个白胡子老头摇着头,沉声道:
“富贵啊,曼丫头这想法,太冒险了。”
“月牙湖是咱们村的根,动不得啊!”
“是啊,村长,这事儿万万不可!”
一时间,群情激愤,矛头全都指向了黄曼曼!
她站在土台上,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反对给打懵了。
她预想过会有阻力,但没想到反应会这么激烈!
她张了张嘴,想解释,想说可以控制水量,不会让湖干涸,甚至还能养鱼……
但她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在了嘈杂的反对声浪中。
她感觉自己就像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可能被掀翻。
杨富贵也是焦头烂额,他知道村民的顾虑,但他也相信黄曼曼描绘的前景。
可眼下这局面,他这个村长也压不住了!
就在黄曼曼手足无措,几乎要被唾沫星子淹没的时候。
一个清脆又带着点泼辣的声音,突然从人群外围响了起来。
“大家伙儿都先别吵吵!听我说一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钱多多端着一个大簸箕,挤开人群走了进来。
那簸箕里,整整齐齐码放着的,赫然是一块块金黄诱人、散发着甜糯香气的年糕!
粗略一数,少说也有七八十块!
“三婶?”黄曼曼愣住了,眼里满是震惊和不解。
她怎么来了?还带了这么多……年糕?
杨家村拢共七十三户人家,这簸箕里的年糕,不多不少,正好!
钱多多麻利地将簸箕往旁边一个干净的石头上一放,双手叉腰,脸上带着惯有的爽利笑容。
“吵啥吵?我们家曼曼也就是提醒则个,也知道有不妥,这不就派了婶子我来给大家发年糕嘛。”
她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年糕,塞到离她最近的一个老大爷手里。
“来,大爷,尝尝!曼曼家新作的红豆年糕!甜着呢!”
然后又拿起一块,递给旁边一个抱着娃的媳妇。
“嫂子,你也来一块!孩子也能吃!”
她手脚麻利,嘴上不停,很快就把年糕一块块分发了下去。
“都尝尝!尝尝!”
“曼曼这丫头能干,带着咱们赚钱,还能想着鼓捣出四季都能长的稻子,这是多大的好事儿?”
“围湖造田的事儿,也不是说马上就干,总得商量不是?”
“大家伙儿先把年糕吃了,消消气,有啥话,咱们坐下来,好好说,行不行?”
香甜软糯的年糕到了手里,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刚才还剑拔弩张的气氛,莫名其妙就缓和了下来。
毕竟,吃人嘴短。
而且,这年糕是真的好吃啊……
钱多多几句话,就把一场眼看就要失控的冲突,给巧妙地化解了。
村民们拿着年糕,三三两两地散开了,虽然嘴里还在小声嘀咕,但至少没再围攻黄曼曼。
晒谷场上,只剩下黄曼曼、杨富贵,还有笑吟吟的钱多多。
黄曼曼看着钱多多,心里涌上一股暖流,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三婶……谢谢你……”
钱多多摆摆手,笑道:“谢啥!咱们现在可是一条船上的人!”
黄曼曼从怀里掏出钱袋,数了五十文钱递给钱多多。
“三嫂,这钱你拿着!今天多亏了你解围!”
这五十文,是她真心实意的感谢。
钱多多也没推辞,大方地接了过来,揣进怀里。
“行!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看着钱多多爽朗的背影,黄曼曼轻轻吁了口气。
围湖造田的事,看来比她想的还要难办。
这第一关,就差点没过去。
前路漫漫,挑战才刚刚开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