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妞心里明白,这俩嫂子怕是惦记着多分好处,嘴上却应道:
“大嫂,我们这都是为全村人好,不过这生意才起步,处处都要投钱,等盈利了,大火就等着分钱。”
陈氏撇撇嘴,小声嘟囔:“哼,说得好听,谁知道到时候咋样。”
石柱福眉头一皱,正要开口,王翠妞悄悄拉了拉他,
示意别起冲突,刘兰英瞪了俩儿媳一眼:
“闭嘴,翠妞和石柱福为村里忙前忙后,你们少添乱。”
俩嫂子这才不吭声,可脸上仍有不甘。
午后,骄阳似火,阿勇他们砍够了树,拉回村里,
木材棚里愈发忙碌,切割、打磨、晾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王翠妞看着热火朝天的场景,心中却另有思量,
她把石柱福拉到一旁,悄声说:
“相公,我瞧着婆婆和大嫂、二嫂、今儿个这表现,怕是心思又活络了,
咱们得把木材生意的账目,理清楚,公开透明,省得以后扯皮,
还有,村里人的工钱结算、分工安排,都得有个章程,不然容易乱套。”
石柱福点头赞同:“娘子说得是,我明儿个找村长合计合计,拟个规矩出来。”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清平村,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陆续收工,
王翠妞站在村口,望着山林和村落,心中满是憧憬,
两人手牵手,漫步在乡间小道上,身后是炊烟袅袅,
又是一个温馨缠绵的夜,同样相拥而眠,一夜好梦......
石柱福早早起身,便直奔村长家,还未进门,就瞧见村长李长根站在院子里,正对着几株新栽的菜苗出神,
“村长,早啊!”石柱福高声招呼道,
村长闻声转过头,脸上露出笑容:
“是柱福啊,这么早来找我,可是为了木材生意那档子事儿?”
石柱福几步走进院子,微微点头:
“村长,我和娘子昨儿个商量了,这木材生意刚起步,眼瞅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可有些事儿得提前理顺咯,不然日后准得出乱子。”
村长抬手示意石柱福坐下,自己也拉过一条凳子,目光中满是关切:
“你说得在理,我也正琢磨着呢。你先讲讲,有啥想法。”
石柱福清了清嗓子,认真说道:
“首先是账目,我寻思着,得另建一册账本,再找个识字、心细的人专门管着,
每一笔收支都得清清楚楚,定期向大伙公开,
咱可不能让大伙的辛苦钱,不明不白的,这样才能让大伙放心跟着干。”
村长轻轻点头,捋着胡须:
“嗯,这事儿确实重要,人选方面,我看村里宋先生的儿子,宋如意就挺合适,
那孩子打小跟着他爹,识字念书,人也老实本分。”
“行,村长您觉得行就成。”石柱福接着说,
“还有工钱结算,我想着不能一概而论,
得分个技术活和力气活,技术好的、经验足的,工钱自然得高些,这样既能激励大伙学手艺,也公平公正;
分工上,也得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像阿勇他们,对山林熟悉,就负责伐木选料;
老木匠和他带的徒弟专心搞加工;其他人帮忙搬运、晾晒,您看咋样?”
村长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柱福啊,你和翠妞考虑得周全,就照这法子办,
我今儿个就召集大伙开会,把这些章程给定下来,让大伙都心里有数。”
两人又细细商讨了些细节,石柱福这才起身告辞,准备将这好消息告诉王翠妞,
石柱福小跑着过来,兴奋地说:
“娘子,村长同意了,今天就召集大伙开会,把木材生意的事儿定个明白,
我想着,再给大伙鼓鼓劲,让大家都知道,只要齐心协力,这木材定能让清平村富起来。”
王翠妞浅笑盈盈:“相公,我相信咱们能行,这一路虽有波折,可大伙的心气儿越来越足,往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与此同时,镇上的铺子里,人来人往的,李兴旺和阿福两人忙得脚不沾地,
一人在柜台前招呼客人、介绍产品,
一人在后面整理药材、核对账目,
正忙碌间,一位身形佝偻、面色蜡黄的老者,被家人搀扶着走进铺子,
老者脚步虚浮,每走一步都好似用尽全身力气,还不时咳嗽几声,那声音听起来沉闷又揪心,
李兴旺见状,赶忙迎上去:
“大爷,您这是咋了?快,这边坐。”
说着,将老者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老者的家人焦急地说道:
“小哥,我爹这病拖了好些日子了,看了好几个大夫,吃了不少药,都没啥起色,
听闻清平村这儿有个神医娘子,特来求她给瞧瞧。”
李兴旺面露难色,解释道:
“大娘,实在不巧,我们翠妞婶子,今儿个在村里忙事儿呢,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
不过您放心,我和阿福跟着婶子也学了些时日,先给大爷把把脉,看看情况,
要是能行,咱就先开个方子应应急,要是棘手,我们立马派人去请婶子。”
家人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同意了,
李兴旺洗净双手,坐在老者对面,手指轻轻搭在老者的手腕上,微闭双眼,仔细把脉,
片刻后,他眉头紧锁,又换了只手把脉,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
一旁的阿福见状,小声问道:“兴旺,咋样?看出啥门道没?”
李兴旺摇摇头,低声说:“脉象杂乱,虚实难辨,病症有些复杂,我心里没底。”
这时,老者又剧烈地咳嗽起来,胸口剧烈起伏,憋得满脸通红,
家人在一旁急得直掉眼泪,李兴旺和阿福更是心急如焚,
“这样下去可不行,阿福,你赶紧回村请翠妞婶子,越快越好!”李兴旺当机立断。
阿福应了一声,拔腿就往清平村跑去,
李兴旺则转身安抚老者及其家人:
“大娘,大爷,您们别着急,阿福已经去请我们神医娘子了,
她医术高明,定能治好大爷的病,我先给大爷倒杯热水,顺顺气。”
不一会儿,阿福气喘吁吁地跑到王翠妞家,
还没来得及喘匀气,就大声喊道:
“翠妞婶子,不好了!镇上铺子里来了个疑难病人,李兴旺没辙了,让我赶紧来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