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暴雨忽至,山洪倾泻,不少村民受湿寒病倒,
几个新学医理的年轻人初上战场,
在王翠妞与石柱福带领下,忙前忙后,
村长的儿子李兴旺,守着高烧不退的阿爷,
依着所学,熬药、擦身,几日几夜不敢合眼,
阿爷终转危为安,经此一役,众人对学医愈发坚定,
清平村的医术传承,如星火燎原。
经了那番疫病与洪灾磨砺,清平村愈发坚韧,
王翠妞所授医术也渐入佳境,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日,李兴旺进山采药未归,
夜色渐浓,山林中猛兽嘶吼,村里人心惶惶,
王翠妞见村长心急如焚,她也知山里的凶险,
她安抚村长后,召集几个猎户和后生:
“不光情况如何,咱们得进山寻他。”
众人打起火把,踏入那幽深山林,山路泥泞,荆棘丛生,王翠妞不顾裙摆被扯破,
大伙一路呼喊:“兴旺——你在哪——”
行至一处山坳,隐隐闻得痛苦呻吟,众人奔去,只见李兴旺瘫倒在地,
腿上鲜血淋漓,被兽夹死死咬住。王
翠妞眼眶一红,忙蹲下查看:“兴旺,忍着些。”
她小心扳开兽夹,撕下裙摆为他包扎,
又指挥众人砍来树枝,做成简易担架,抬着李兴旺往回赶。
回村后,王翠妞给他处理伤口,悉心调配草药,
李兴旺见王翠妞满眼疲惫,心下愧疚:“翠妞婶子,俺给大伙添麻烦了……”
翠妞嗔怪:“说啥呢,你为村子采药,如今安心养伤才是。”
这一养便是月余,李兴旺腿伤渐愈,却落下病根,阴雨天便酸痛难忍。
王翠妞心忧,四处打听良方,听闻山中深处有一温泉,
对这伤病或有奇效,她决意和石柱福一起,带李兴旺前去一试。
三人备上行囊,再次入山,山林秋意渐浓,落叶缤纷,
行至深山区,忽遇瘴气弥漫,王翠妞忙掏出准备的湿布:
“相公、兴旺,赶紧捂住口鼻,莫要吸气。”
石柱福护在翠妞身前:“娘子,俺走前面,万一有危险……”
三人相互扶持,摸索前行,终是穿过瘴气。
温泉边,水汽氤氲,李兴旺褪去衣物,缓缓浸入,
顿感暖意驱散周身酸痛,王翠妞在一旁望着那腾腾热气,
“相公,这一路艰辛,幸得有你相伴,你也去泡泡吧,村子事儿多,往后,还需咱们一同守护着。”
石柱福点头,褪去衣物,将身子慢慢浸入:
“娘子,我下去试试,呀,太舒服啊!兴旺,你觉得咋样?”
“三叔,我感觉周身轻松,腿上的酸痛都消散了大半。”
归来后,李兴旺仿若重生,又能矫健穿梭山林,此后,他采得珍稀草药,皆交予石柱福入药库;
岁月悠悠,清平村在王翠妞与石柱福努力下,村里新建了医庐,药柜上摆满各类药材,
村医们轮番值岗,问诊、抓药、制药,井然有序。
王翠妞则将更精妙医术倾囊相授,
清平村在大伙携手下,医道昌盛,水果累累、药材飘香,仿若世外桃源。
这日,李兴旺背着背篓,阿勇背着新制的弓箭走来:
“翠妞婶子,俺和阿勇叔,刚从山里回来,除了那个山谷,又探得一处新草药地,过几日带大伙去采。”
王翠妞浅笑:“阿勇哥,兴旺,你们辛苦了,咱们村药材需求很大,这下你们又为村里立了功了。”
此时,村外马蹄声声,原来是邻村听闻,清平村医术高明,
派人来求学,王翠妞与石柱福对视一眼,
这医术传承,越广越好,翠妞迎上前去:
“诸位远而来辛苦了,我清平村历来向善,定知无不言。”
此时,石柱贵媳妇林婉清婚后在家闲不住,
本就能识文认字,也想跟着王翠妞学医术,
“三嫂,我在娘家还可以开布铺,现在实在闲的慌,我也和大伙一起,跟着你学好吗?”
“四弟妹,你想学,我求之不得呢,只要四弟不怪我,累着他媳妇就好,”王翠妞打趣道。
在接下来日子里,她们不仅教医术,还分享抗疫、防灾的经验。
邻村之人学得认真,不时惊叹,其间,有个叫兰儿的姑娘,聪慧过人,
林婉清同样也学的认真,她们各有千秋,还时常向王翠妞探讨,药理和疑难病症。
李兴旺笑道:“翠妞婶子,我觉得这兰儿姑娘很不错,怕是不久后,便能独当一面咯。”
翠妞看着李兴旺,打趣地笑着:“哦,我咋没觉得呢,看来我们兴旺,对兰儿姑娘很关心啊,”
李兴旺“唰”地红了脸,“婶子,我哪有,我说的是事实。”
“好,我都知道,她能早点独当一面,那岂不是好事,多些杏林高手,可是百姓之福啊!”
待邻村人学成归去,清平村名声更盛,
兰儿姑娘离别时,与李兴旺两人默默地相互偷看着,
王翠妞和石柱福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地笑了,
她”咯、咯、咯“地笑道:“村长家不久怕是要办喜事喽。”
历经两次传医讲医,她与石柱福合计,
要将这些年所遇病症、药方整理成典籍,
二人日夜伏案,回忆点滴,一字一句斟酌。
成书那日,阳光正好,全村齐聚禾场平,王翠妞手捧典籍,目光扫过众人:
“这本册子,凝聚咱清平村人的心血,望后世子孙,守护医者仁心,护村子世代安宁。”
石柱福在旁附和:“大伙齐心,没啥难关过不去!”
禾场平上空,欢呼声阵阵......
这时,一封来自州城的书信,打破了这欢乐的情景,
信是赵老板写来的,他在信中提到,
清平村的养身产品,在州城大受欢迎,销量持续攀升,
许多达官贵人,纷纷指名,要购买清平村的养生礼盒,
但同时,也有一些同行心生嫉妒,暗中使绊子,试图抹黑清平村的声誉,
赵老板望王翠妞等人,能尽快赶到州城,商议应对之策。
王翠妞看完信,心中一凛,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
清平村辛苦打拼的成果,将毁于一旦,她不敢耽搁,
立刻召集了村里的骨干,前往村长家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