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堂内,烛光透过石桌边缘,洒在青石地面上,光影斑驳。少女端坐在蒲团上,手中捧起一卷经书,神情宁静而专注。她的灰袍素净,眉目间透着一股慈悲与淡然。
“谢姑娘赐坐”书生双手合拢,深深一揖,语气急切却又不失恭敬:“姑娘,在下冒昧打扰,实属无奈。家母病重,医者束手无策,听闻石头庵中有精通医术者,慈悲为怀,特来相求,恳请姑娘通禀一声,让在下求的救命良方,能救家母一命!”
少女抬起头,目光如水般温柔,却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她轻轻放下手中的经书,声音如清泉般流淌:“公子,庵堂清净之地,已久不问世事。世间疾苦,自有因果,本庵恐怕无能为力。”
书生闻言,神情更加焦急,眼中甚至泛起了泪光。他上前一步,声音颤抖:“姑娘,家母一生善良,从未作恶,如今病痛缠身,痛苦不堪。在下身为儿子,实在不忍见她受苦。姑娘若能出手相救,在下愿以余生报答,哪怕为姑娘做牛做马,也在所不惜!”
少女微微蹙眉,目光中闪过一丝不忍与犹豫。缓缓起身,走到佛像前,轻轻合十,低声念了一句佛号。片刻后,她转过身,看向书生,语气柔和却坚定:“公子,孝心可嘉,贫尼本不该推辞。但世间万物,皆有定数,贫尼若强行插手,恐有违天道。”
书生听罢,双膝一软,竟直接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姑娘,求您大发慈悲!家母年事已高,若再拖延,恐怕……恐怕……”他说不下去,只是低头叩首,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少女看着跪在地上的书生,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她轻叹一声,缓步走到书生面前,伸手虚扶:“公子请起,你这是何必呢?”
“公子既然寻到我素月庵,可知我庵规矩?”少女终究是不忍,缓缓的向书生问道。
“原来这石头庵的名号是素月庵,小生只打听到这庵中有高人可救人,其它并不可知,望姑娘解惑!”书生抬头向少女作揖回道。
“我们素月庵,传到我这,已是第72代,每代住持,皆称素心。”少女莲口微启,轻轻诉说道。
“据说,我庵的创庵祖师,是一位无名比丘尼,祖师当年携一卷《素心经》避世至此,以血为墨,刻经于石壁,七日七夜后坐化于银杏树下。肉身不腐,化作一尊玉像,眉眼低垂,掌心托着一颗晶莹如泪的“净心石”。此石能涤尽世间污浊,却需以持庵者的心血温养,代代相传。此后百年,庵中女子皆非凡俗:第一代守庵人原为亡国公主,遁入空门后以琴声镇住山中恶蛟,琴弦崩断之日,蛟骨化作庵前石阶;第五代守庵人曾救下一只白狐,狐修道千年后重返庵中,衔来一株能治百病的“九叶灵芝”,却因触犯天规被雷劫劈碎半身,残魂至今徘徊于银杏枝头;第十代守庵人更是离奇——她本是一名溺亡的渔家女,被无垢泉复活后双目失明,却能以指尖触碰泉水预言灾祸,最终为救一城百姓,自愿沉入泉底,肉身化为泉中白莲……”少女诉说至此,缓了缓,继续说道。
“我素月庵的神奇,流传于外,我并不意外!”少女微微颔首道。
“你来之前,院内你来之前,院内的银杏树叶无风而动,似有所感。公子,我庵有规定,要下山去救助世人,须得闯过三关,或者手持庵中的信物。这三关凶险万分,从古至今鲜有人通过。而那信物,便是祖师所留的净心石,不过它是庵中圣物,自是不会轻易拿出。”
书生听后,眼神先是黯淡,随后又燃起希望之火,“姑娘,不知这三关是何关?”少女轻轻摇头,微微一叹道“第一关为‘嗔怒心魔’,需直面心中最愤怒之事而不动声色;第二关是‘贪欲迷障’,无数财宝美人会迷惑双眼;第三关则是‘生死抉择’,要在至亲与众生之间做出选择。”
书生沉思片刻,双手抱拳,向少女深深一拜,语气决然道:“姑娘,为了母亲,纵是刀山火海,小生也要一试。且家母现在状况不知能等多久,如果可以,劳烦素心庵主尽快安排闯关吧!”
少女凝视着书生良久,心中暗叹其勇气。“既如此,那我准备一下,三个时辰以后,你便开始闯关吧。”言罢,少女起身缓缓向侧方后门行去。行至门口,似是想起了什么,转头望向书生方向道:“本庵平时少有接待人,我斋戒惯了,故而准备斋饭颇为简陋,一会送来,望公子自便!”
“素心庵主愿意出手相助,小生已经感激不尽!”书生再次遥遥一礼…
“那公子便稍事歇息,做好准备。”少女说完,回首没入了侧门后面…
“叮~,叮~,叮~…”没过多久,侧门后面传出来一阵悦耳的铃铛声,惊动了坐在蒲团上的书生,抬眼看去,一只金黄色,身上带着不少斑点的小鹿从侧门,慢慢踱步出来,脖子上的铃铛,随着步伐一晃一响,给整个宁静的庵堂,整添了不少活力。不多时,小鹿来到了书生的面前,“呦~”抬头一声鹿鸣,随即侧着身子,歪头看向书生。
书生看向小鹿的背上,一个古朴简单的食盒,静静的摆在上面,又见小鹿看向他,便试探问道:“鹿童,这是素心庵主差你给我送来的么?”小鹿闻言,点点头,探头轻轻拱了拱书生。书生看到小鹿的反应,探手取下鹿背上的食盒,摆到面前桌上,摸着小鹿的背,轻轻说道:“辛苦鹿童了,代我再次感谢素心庵主!”小鹿闻言,点了点头,转身向侧门走去…
书生打开食盒,一碗清粥,一碟胡萝卜,一份烤玉米,虽然简单,却有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让劳累了一天,就吃了一个馒头的书生,立刻口齿生津,那焦急的心态也淡了下去,肚子也调皮的响了起来。于是便不再矜持,端起了碗,慢慢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