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藏书楼到了。
三人在事务堂领的对牌,能够进藏书楼免费阅读一个时辰。
时间不长,但沈淮很满意。
毕竟不花钱。
踏入藏书楼的那一刻,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还有纸张的气息。
书架排列有序,有的沿墙而立,有的成排摆列,上面整齐地陈列着各类书籍,按照类目排序整齐,很方便查找。
三人各自行动。
沈淮目标明确的直奔策论区。
老师说,他的策论还有进步空间。
言外之意就是:写的不错,但还能更好。
沈淮也觉得自己写的策论,差了点意思。
但具体差哪点意思!,他又说不上来。
最后总结:菜就多练。
沈淮挑的这本集合,是省府历届乡试解元留下的策论。
他是奔着学习来的。
从字迹、立意、内容、逻辑、布局、观点、风格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分析拆解,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后,提炼文章主题,再进行创作。
时间有限,沈淮只能在脑子里构思个大概。
然后拿来跟‘前辈’对比,自己有哪些不足,下一篇继续改善。
如此反复几篇之后,沈淮发现,还真学到不少东西。
这些前辈,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
个个实力不俗。
只可惜,沈淮还没看过瘾,便被藏书楼的书童提醒:时间到了。
沈淮只好不舍的将书籍放下。
离开书院,前往月照书崖的路上,沈淮做了个决定,“我明日还要去翠山书院看书,你们呢,有什么打算?”
“淮弟,我同你一起。”许仪章说,“比起在院里温习,我宁可多走两步路来藏书楼,主要是书院的清幽雅韵,太合我心意了。
待在里面,有种被先贤用才气洗涤的感觉,很美妙。”
“许兄,同道中人啊,我亦是有这般感觉。”林致远激动道,“明早我们继续,顺道问问管事,能否给我们延长时间。”
进入月照书崖地界,一股清凉之感扑面而来。
岩洞错落交叉,光线时明时暗。
三人走了一刻多钟,才走到书崖上。
这里,栈道崎岖,峭壁上刻着前人留下的作品,有的字经历风霜,留下斑斑痕迹,却让它们多了一份厚重感。
沈淮攀岩到石头上,仰头观看石壁上的文章。
他记忆力好,读了三四遍就能把文章记下来。
欣赏完一篇才继续前行。
如此反复。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途中,遇到不少青衫读书人,聚在一起交流备考心得。
沈淮来这里,除了观赏前人杰作,他也想跟别的学子交流交流,只是暂时还没遇到符合眼缘的。
“表弟,休息片刻如何?”
林致远扶着腰喘着气,一边指着不远处道,“他们探讨的话题挺有意思的,我想停下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沈淮顺着林致远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四五个长衫学子,摇着扇子讨论押题。
三人停下脚步,正大光明的听着。
然而,还没听出个所以然,上面就传来蛐蛐沈淮的声音。
“我们雍州郡的确出了一个小三元,知府大人和青萍县令对他也十分看重,并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创造我们雍州郡的神话。”郑楷安一边说一边注意对面锦衣男子的反应。
那男子身材颀长,姿态慵懒的倚着老樟树,指尖有一下没一下的把玩着腰间的金镶玉佩,眼皮都没抬一下。
“都多少年了,你们雍州郡还在做这种美梦。”锦衣男子旁边的人嘲笑道,“一个裴公,便已耗尽了你们整个郡的文运,还妄想出第二个裴公,真是异想天开。”
林致远和许仪章对视了一眼,觉得情况不妙。
沈淮平静的开口,“郑楷安又作妖了。”
难怪会给沈淮树敌。
原来是‘郑楷安’这厮在搞小动作。
“那怎么办?”林致远按耐住情绪,“姓郑的摆明不安好心,我们得想办法阻止他,否则对你不利。”
沈淮冷静分析,“从声源来看,他们就在上方,离我们很近。
而且,这里有樟树叶子,说明上面有樟树。
我们先确认他们的位置,在见机行事。”
说着,拿出地形图,“这是我们所在的位置,想要上去,可以沿着眼前这条路过去,也可以从侧面上去。”
许仪章,“我们走这条,你从侧面上去。”
三人分头行动。
郑楷安见锦衣男子没动静,反被其他人嘲讽,心里不舒服,面上却不显。
继续道,“兄台此言差矣,沈淮是我们雍州郡的天才,虽比不得裴公十七岁中状元,可沈淮十三岁连中三元,难道不足以证明他是天才么?
而且沈家是农户,依靠售卖‘黄芽菜’和‘腐乳’才得以维持生计,县衙还为他单开一篇县志,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他优秀么?”
“你说什么,沈家售卖腐乳?”有人掏了掏耳朵,好似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哈哈哈…这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哈……哈哈……”
郑楷安见他们都不信,故作生气的大喊,“县志有记载的,我没必要作假,倒是你们,夜郎自大,以为自己有的东西别人都没有。
我今天就告诉你们,沈家卖的黄芽菜就是你们的玉蕻hong菜。”
锦衣男子拨弄品金镶玉佩的动作一顿,也终于用正眼看郑楷安,“你跟沈淮关系很好?”
郑楷安目光一闪,正要回应时,又听锦衣男子说,“你特意告诉我们这些,有何用意?”
“我……”
郑楷安刚出声,就被锦衣男子打断了,“你跟沈淮不是关系很好么,为何要跟我们说,沈家偷方子?”
“兄台说笑了,沈家的方子是从《齐民要术》中学来的。”沈淮见时机差不多了,立即现身。
他一席天青色长衫,从容大方的走出来,并礼貌的朝锦衣男子作揖,“在下雍州郡沈淮,不知兄台怎么称呼?”
锦衣男子没想到,就这么碰到了正主。
他觉得有意思极了。
而且,沈淮的模样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人看起来也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在下姓温,温丛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