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看到这一幕,觉得很幼稚。
但又……觉得很好玩。
他想去看李景舟是什么表情,结果人家父子已经走远,什么都没看到。
“站好来,扭来扭去的像什么样?”江掌柜拍了一下江铭,“明天不能这样了,同窗之间,要好好相处,别什么都争来争去的。”
江铭脱口而出,“是他自己要争的。”
见孙子当众顶嘴,江掌柜的拳头都硬了,但碍于场合没当场教训江铭,只能改口道,“学堂是学习的地方,天天吵架,将来学不好你就懂得错。”
这次,江铭没吭声。
瘪瘪嘴的样子,显得很无所谓。
“沈兄弟,你们还要赶路,我们就先回去了,明天再聊哈。”江掌柜生怕江铭又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连忙把人拉走。
经过钱家父子时,顺道问了一句,“你们要走了没?”
“这就来。”钱老板回应之后,朝沈继业拱手,“沈兄,那我们就先走了,改天再请你们来家里吃饭。”
“钱老板客气了。”沈继业拱手目送。
走到一半的江铭突然回头,“沈淮,明天见。”
沈淮挥手回应,“明天见。”
直到大家走远,上了牛车,沈继业才开口问道,“三郎,他们没欺负你吧?”
沈淮摇了摇头,“没有。”
“若是被欺负了,一定要说出来知道吗?”沈继业语气严肃,“他们三个都是镇上,家里条件不错,但我们家也不差,不要害怕知道吗?”
镇上的人,大多数瞧不起村里的。
他们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就是比村里人高一等。
知道新班的另外三个同窗都是镇上的,沈继业有点担心自家儿子被他们孤立、欺负。
“知道啦,我又不傻。”沈淮大声回应,“要是有人欺负我,我就跟夫子告状,让夫子狠狠地罚他们。”
沈继业赞同的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顿了顿,又补充说道,“这是特殊情况,换做平时,还是要跟同窗好好相处,知道吗?”
沈淮再次回应,“知道啦。”
能玩到一起最好,毕竟同窗是重要的人脉资源。
尤其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是旁的不能比的。
若是将来能够志同道合,共同进步,含金量只会更上一层楼。
夕阳斜照,将两人一牛的身影拉长。
回到村里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
“三郎回来啦,第一天上学,感觉怎么样?”村道上,沈继亮赶着牛车慢慢驶来。
“挺好的。”沈淮下车,“我在新班,是小魏夫子教的,我们下午就开始学练字了,我们写不好,他都没有骂我们。”
“我还以为你能跟沈杨在同一个班呢。”沈继亮一脸可惜道,“不同班,授课和散学的时辰都不一样,不然我跟你爹就可以轮流接送你们了。”
沈继业笑笑,“看看明年有没有机会咯。”
“希望吧。”
沈继亮继续赶车前行,沈继业推开院门走进去。
很快,沈淮在院中看到一片黄豆秆,不禁问道,“爹,这是哪里的黄豆呀,旱田那边还是塘沟那边的?”
“你奶奶打算来年春季在旱田那边种点粟谷,所以先收旱田那边的。”
在灶房忙碌的沈月和沈杏,听到沈继业和沈淮的对话,直接大喊,“爹,三郎,你们回来啦。”
“回来咯。”沈淮直奔灶房,“大姐二姐,喂鸡了吗,没喂的话,我这就去准备鸡食。”
他不想因为去了学堂,就将喂鸡的任务都交给两位姐姐。
她们已经够忙了,他能做一点是一点。
沈杏眼神怀疑的看过来,“行不行啊?别累晕了明天迟到。”
“二姐看不起谁呢?”沈淮经过沈杏的时候,哼了一声,然后端着木盆去装稻糠,接着又去前院摘菜叶。
院外,沈七刀和林氏还有黄氏回来了。
每人背着一捆超大的黄豆杆,背脊都被压弯了。
“爷爷,奶奶,娘,你们回来啦。”
三人见到沈淮都很高兴。
黄氏喘着气息问道,“三郎,今天在学堂顺利吗,同窗好不好相处?”
“同窗很好相处,小魏夫子也很好。”沈淮摘了两把菜叶就走出来,“我分在新班,班里一共四个人,今天下午 ,小魏夫子教我们练字了。”
沈七刀没想到第一天就练字了,见到沈继业走过来,无声询问。
沈继业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
至于江铭告状李景舟的小插曲,半字没提。
“这么说,其他三人都是镇上的,就我们三郎是村里的。”林氏分析道,“江掌柜的孙子我见过,挺机灵乖巧的;钱老板的儿子,看着也挺老实的;
就是李记书肆的掌柜,没怎么打交道,也不知道他家的孩子如何?”
黄氏觉得,“李掌柜是卖书的,肯定识字,他家的孩子,应该不差。”
“孩子有孩子的玩法,你们就别操心了。”沈七刀开口,“只要不影响学习,不打架斗殴,问题不大。”
跟林氏相比,沈七刀显得格外心大。
只能说,男女思维不一样。
就像母亲带娃和父亲带娃那样,都是带娃,但是状态完全不同。
吃晚饭的时候,黄氏问沈淮,“三郎,你们中午吃了什么?”
“早饭是一碗咸味的豆腐花,午饭有吃青菜和蛋花汤。”
黄氏又问,“那青菜能看到油星吗?”
“比奶奶放的油多。”
沈淮的话刚说完,就被林氏斜了一眼,看的旁边的沈月和沈杏笑个不停。
沈淮无辜的眨眨眼。
大实话而已啦!
“其他同窗也在饭堂吃吗?”黄氏接着问。
沈淮点点头,“中午只有半个时辰的吃饭时间,一来一回时间比较赶,所以他们也在饭堂吃,不过明天他们应该会带肉去。
因为饭堂的崔大娘说,三天才能吃一次肉。”
黄氏知道其他三家的家境,不想自己的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肉,于是说道,“娘明早给你煎两个鸡蛋带去。”
“不用了娘,鸡蛋留着卖吧。”
“读书辛苦,要吃点好的,咱家又不缺鸡蛋,现在一天能捡七八个呢,不影响。”
黄氏态度坚决,“一天两个煎蛋,你若是腻了,可以换成炒的、煮的;或者换成干蘑菇干笋也行。”
母亲的爱,沈淮向来难以拒绝。
最后只能‘含泪’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