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江迎涵还有苏清婉在一起进行妇女改革。
“为什么男女要有不同的社会地位,而且女性要低男人一等?”江迎涵心里疑惑,但是他不敢提出来,担心别人说他心思单纯和幼稚。
“夫君,你心里在疑惑什么?”苏清婉抱着江迎涵的手臂,担心地提问道。
“就是在想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是怎么形成的。我想是因为生产力的差异,可是为什么现在又不平等得那么厉害。”江迎涵小声地在苏清婉耳边说悄悄话。
“可能是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又因为人的贪婪和恶念,以及压迫,让她们变为奴隶。”苏清婉也小声地回应江迎涵。
苏清婉让妇女训练武术和格斗技巧,保护自身安全。
“我们还有很长的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江迎涵念到这句楚辞,并鼓励苏清婉和解释诗句含义。
江迎涵打开诗词的书籍,寻找其他类似的诗句。
“闲话终日有,不听自然无。”苏清婉鼓励江迎涵,赞叹他的文化水平。
“可以使用法术推进改革,有读心术和净化法术。”江迎涵想到使用法术推进改革。
刘蓝和赵岚在一旁做指点,比如如何拉拢支持,如何在不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情况下推进改革,如何避免过激运动。
“真的谢谢你们了。”江迎涵感谢刘蓝两人的帮助。
首都爆发请愿,希望废除妇女改革,进步学生和保守人士爆发冲突,为了公平起见,按照法律进行审判。
江迎涵问朱瓦国王子小帕德,江迎涵听说那里的妇女地位很低下。
“是的,我也希望我们国家振翅高飞,一扫陋习。”小帕德不失礼貌和改革意志,又想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尊严。
“不知道你父王生前能不能完成改革,以及你能否有一番作为。”江迎涵感慨道,眼里五味杂陈,像是下一盘棋一样有喜悦、紧张和难过。
“夫君你既然擅长文学,何不写一些解放妇女和宗教改革的文章?”苏清婉说道,希望夫君二人携手并进。
江迎涵、小帕德和苏清婉兴致勃勃地写文章,刊载和出版这些文章。
“希望加强改革,提升人民福祉。”江迎涵对小帕德说道。
江迎涵和苏清婉面见妇女代表,希望她们承担责任和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宣传解放妇女改革的思想。
“希望你们投身平权运动,维护好妇女利益,同时保障男女平等。”江迎涵语重心长地对妇女代表说道。
“我们不会违背自己的初心。”妇女代表们向江迎涵宣誓道。
富商黄云逸也支持江迎涵的改革,宣布建立基金会,用于维护妇女权益。
江迎涵向社会上捐款,动用自身名望和地位推广平权思想。
“改革进行得如此顺利,想必还有更大的阴谋等着我们。”
户部统计男女数量,男女各有2200万人口,基本上持平。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江迎涵引用龚自珍的诗句,希望重整河山。
江迎涵面见父王江安,向其汇报工作。
“哈哈,朕和儿子你真是情投意合,像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人。”江安握着江迎涵的手,鼓励他善始善终。
江迎涵找到历史上的解放妇女和保障妇女权益的事例,从中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
“改革之败,弊在生产力低下。或曰:‘遇繁盛朝代,生产力高,改革何不成?’改革功败,首在生产力,君主意志为次,人民意愿为末。”江迎涵模仿《六国论》,写《改革论》。
江迎涵继续用公款和私房钱安抚反对者,与他们辩论,痛陈利害,演讲慷慨激昂,若有断腕的决心。
扶桑国王子东君雅人也支持江迎涵的改革,他们组成“革新联盟”,意在推进改革,尚思礼、小帕德、塞纳牧和黎泰阮也先后加入这个联盟。
江迎涵他们提议设立海关和税收局,改善和提升国家收入,江安同意其请求。
江迎涵他们的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百姓也自发推进改革,引进外国先进思想,自发工作,维护自身权益,翻译外国文献,积极建言献策,组成工会和公社。
工会是由工人组成的团体,初期是为了维护工人利益,但是到后期就变味了,一些工会被资本家收买,成为其摇唇鼓舌的传声筒。
农村和城市组成公社,自愿加入,共同工作,同时允许一定的私有财产和自主权。
江迎涵从《工人主义》了解到“工人主义”,那是一种先进的制度,鼓励国家公有化,接管大型核心企业,保障工人和农民、商人的利益,进行义务教育,人人平等,没收资本家的利益,让其接受改革和改造。
“或许我可以试点改革,我们打赢了战争,积累了权威,应该可以进行社会改造了。”江迎涵对工人主义很是欣赏,但是因为自己是皇子,感到有一种背叛自己阶级的感觉。
“生产力还达不到要求,慢慢推进改革,需要稳步推进和不断提升民众教育水平。”苏清婉在一旁提醒江迎涵。
刘蓝和赵岚帮助江迎涵推进改革,他们共同巡视改革成果,询问百姓建议,并适时改进和调整。
当时世界上的大多数君主制国家纷纷走上君主立宪制和内阁制的道路,更有甚者,皇帝自己当总统,不再世袭,'变成共和制。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江迎涵对此点评道。
江迎涵邀请历史学家编写国史,历史学家们开始编写弘阳国通史,以维系民众国家认同。
历史学家们收集史料,重新编排资料,同时允许百姓对书提建议,最终编完了这部书籍。
之后,江迎涵和父王江安继续治理国家。
4月12日,苏清婉经过十月怀胎,成功生下江迎涵的儿子,生产中引进新的技术和医术,也证明了改革的有效性和成功性。
这时候引进西方国家的医学,传统医学也是可以继续存在、发展和进步的。
医院是古代的医院,医生有的穿白大褂,有的穿郎中的服装
江迎涵感到紧张、担心和承担丈夫的责任。
“我以后要怎么照顾我的儿子?”江迎涵扪心自问,同时阅读教育子女的书籍。
江迎涵为儿子起名,他翻阅字典,寻求美好的名字。
“叫他江新时吧,出生在新的时代。”江迎涵解释儿子的名称。
“不错,就这个名字吧。”苏清婉欣慰和虚弱地说道。
这时候已经没有奶娘了,不过可以由医生照顾婴儿,也可以用奶粉给江新时喂奶。
这时候,朱瓦国和其他友好国家给江迎涵他们送来贺礼和书信,江迎涵还也回信和送贺礼。
这时候,随着医学的进步,弘阳国的人口从4400万增长到6900万。
“都是新生人口呀,我们怎么为这些人口提供社会保障?”江迎涵心里问道。
弘阳国也完成对外来人口的同化,这些人口也认同弘阳国统治。
弘阳国的Gdp有250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人均Gdp有3623元。
西方国家吉罗格发明电话等电子设备,江迎涵他们引进这些设备,江迎涵他们一边穿着传统服饰,一边使用现代化设备。
江迎涵购买电话,尝试打电话给其他兽人,江迎涵也下令推广这个发明。
这时候,铁路被发明出来了,江迎涵也引进这种技术。
工人们在修建铁路,穿着传统服饰和工业化制服,在艳阳天修路基,铺枕木和铁轨。
“随着时间段推进,我们也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身为皇子的江迎涵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担心。
“随着科技进步,法术和神力也逐渐让位给科技和工业了。”苏清婉在一旁提醒江迎涵。
江迎涵他们游览博物馆,见5000年的悠久历史,现在国家稳步发展,民众认同国家,外国游客参观遗迹,整个国家和平稳定。
见到了古代的文物,虽然过去了5000年,但是像是亲身经历一样,能有这种想法,全世界就只有弘阳国这几个国家了。
苏清婉和仆人照顾儿子江新时,大哥江平德和二哥江夏彦也照顾儿子江时行、江书伟。
弘阳国所在的大洲是罗格奇洲,这个大洲的西部国家有达摩国,也是跟弘阳国一样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见到弘阳国发展繁荣,他们也派留学生过来留学。
达摩国使用楔形文字,修建泥土建筑,有各种奇观和成就。
达摩国的西部国家还有其穆国,也是历史悠久的古国,他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了。
其穆国也有奇观和自己的文化,比如法老、木乃伊和金字塔 。
新大陆的哈格亚也是历史久的国家,有3000年的历史,他们建造阶梯金字塔,畜养羊驼,使用象形文字,哈格亚也遭受吉罗格侵略,他们与弘阳国组成联盟。
南方的帕德国也遭受吉罗格的侵略,半壁江山落入敌手,他们居民身体黝黑,善于商业和航海。
江迎涵和江安接见这些新的使者,与他们交谈。
其穆国使者身穿亚麻服饰,达摩国使者身穿和弘阳国类似的交领服饰,头上绑额带。
哈格亚使者送上羊驼,头上戴羽毛冠,也穿着传统服饰,献上他们的字典翻译好的国书,江迎涵对他们的语言文字感兴趣,学习一些他们的语言。
“彬彬有礼,不逊于我国。这就是文明古国的共通吧?”江迎涵对这些国家的使者点评道。
帕德国身穿原始部落的服饰,他们是袋鼠兽人,脸上画有白色花纹,献上礼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那个部落逃出来的野人,江迎涵也接受他们的外交关系。
“有这么多国家和文明,打起来一定很热闹吧?”江迎涵看着世界地图,感慨道。
江迎涵手里拿的地图像奏折一样可以折叠,江迎涵将地图放在一边。
“如果现代社会是由弘阳国文明演化,那会是什么样子的?”江迎涵提出心中的疑问。
江迎涵想起了木制的工厂,工人穿着传统服饰在工厂工作;各国居民穿着传统服饰和自己的民族服饰来朝觐他和父王江安。
宰相关平离向他汇报工作,说明今天的议程,比如发展实业教育、国学和艺术教育。
江安今年37岁,正值年轻力盛的年纪,江迎涵今年17岁了,他父王偏爱他,执意让他继承王位,其实现在弘阳国已经实行宪政,谁来当皇帝其实无所谓。
黄云逸、刘蓝、赵岚和王静在内阁中携手共进,共同推进国家发展,推进改革,加强军事力量和国家经济建设,引进这些科技,发展农业,让敌对国家不再侵略自己国家。
“大家为什么就不能友好相处?为什么要打打杀杀?”江迎涵心里感到疑惑。
弘阳国开始使用木头修建高楼大厦,使用法术加强建筑强度和抗风能力,法力有时间和数量限制,时间一到,法力耗尽,不免有坍塌之险。
“怎么让我国的木制建筑适应现代社会?或许只能使用现代建筑了,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延续到现代,实在是不行,就只能待在博物馆和老城区了。或者是按照他们原本的形式表现出来。”江迎涵心里疑惑道,对传统建筑感到惋惜。
百姓们在街上高兴地工作和生活,有高兴、担忧和满足,五味杂陈,像是亲身经历生活的艰难一样。
江迎涵开始旅游,顺便视察一下改革的情况,阅览河川,在护卫的陪同下开始乘坐轿子,用机器人抬轿子,体验这一新发明。
护卫刘蓝和赵岚也被破例乘坐轿子,江迎涵在轿子里装备点防身装备。
江迎涵还乘坐预备车厢,跟刘蓝他们一起体验火车。
江迎涵将建议通过电话说给父王江安,江安也将这些建议发给内阁,让其做决定。
江迎涵坐在木制火车上,火车雕刻传统花纹,椅子也是传统椅子。
江迎涵一路施舍百姓,捐款给慈善机构,同时去自己原来的领地看一下,百姓接受现代教育,对江迎涵没有那么狂热了,但是还是象征性地对他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