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道馆后,我开始着手准备前往江口所需的物品。我仔细地整理着行囊,将一些常用的法器,如桃木剑、罗盘等一一放入包中。
接下来的三天里,我一边继续调养身体,一边查阅关于江口沉银和九渊镇煞玄溟阵的资料,希望能对即将面临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宋璐也没有闲着,她帮我收集了许多关于张献忠和江口沉银的历史文献,我们一起研究分析,试图找出破解诅咒的方法。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我们三人早早地就收拾好东西,骑上摩托车朝着江口出发。一路上,风景如画,道路两旁的田野里,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然而,我的心情却并不轻松,脑海中一直思索着如何解决沉银的诅咒问题。
当我们到达江口时,天色已近中午。江口镇热闹非凡,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
江在约定的地方等了一会,宋长江他们也来了,这次同宋长江一起来的,居然就是老谢,见面之后冲我点头招呼,居然破天荒露出几分笑容,让我着实有几分惊讶。
我们找了一家小饭馆,简单地吃了些午饭,这次由我做东,我点了这边特别有名的豆花鱼,豆花如凝脂般绵滑,是用手工石磨而成,鲜鱼选用的岷江中的江鱼,这原本不沾边的两样食材,加上萝卜榨菜吊的清汤,再点上木姜子油,真的是豆花醇厚、鱼肉细嫩,汤底鲜香,让我们食指大动。
我们几人饱餐一顿之后,迅速来到岷江边,一来查看地形,再者准备找个当地人打听一下,找到石龙石虎所在的位置再说。
站在江边,我望着滚滚江水,心中感慨万千,岷江水脉发源于昆仑南龙支脉,沿岷山、峨眉山至乐山形成\"水龙盘踞\"之势,府河与岷江在此交汇构成太极阴阳鱼眼,从风水上讲,到时难得的,双龙会水之地,两水交汇处形成\"天门开、地户闭\"的聚财格局!
真是好地方!我心中暗赞一声!
《道德经》所载\"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地两水蜿蜒九曲环抱如太极,暗合\"上善若水\"的至柔至刚之道]。
其势左有石龙潜渊为青龙护法,右立石虎蹲踞成白虎镇煞,恰应《蜀碧》所述\"龙虎交牙锁地户\"的天然护卫局]。
明代刘伯温曾言\"南龙未尽于海盐,实则延伸至台湾\",而此水局正是南龙气脉\"岷山-峨眉山-长江\"链中的聚炁节点。
怪不得哀牢山南龙龙气变动,对这里影响这么大!
宋长江和老谢发挥他们民警的优势,很快就找来一位老人,据说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年轻时,就在这岷江上打渔为生,水性相当了得对周围环境,再没有比他熟悉的了。
我见这老者虽然年近七十,但浑身皮肤黝黑,肌肉并不像一般老人那样松弛,只是须发全白了。
宋长江将他带来,老人有些局促,大概是很少和警察打交道的缘故,见到我们之后老者眼中露出一丝疑惑。
此时我正在和宋璐还有刘小玲闲聊这双龙会水的神妙之处,见老者前来,我急忙停了下来,上前行礼道“老人家,打扰您了!请问您贵姓!”
老人微微点了点头,大概看出我是这一行人之中主事的,开口说道“免贵姓黄!”
“哦?黄老!冒昧问一句,您这黄姓,难是不吃竹鸡的黄?”
老人闻言讶然点头,“你也知道不吃竹鸡的黄?请问您是?”
我肃然点头道“当然知道,小子姓陈,名长生,黄老叫我小陈即可!”
可能有些朋友不明白,不吃竹鸡的黄是什么意思。
大概只有我们本地一些老者知道,姓黄的如果有“不吃竹鸡”这条祖训的,一定是四川本地土着。而不是清初湖广填四川迁徙过来的。
至于此话怎讲呢,这里还有个小故事。
话说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陷成都后,大西军以“草杀令”扫荡川南。
一时杀得方圆百里不闻鸡犬之声,村民望风而逃。
黄氏先祖黄九郎时年仅仅九岁,携幼弟三人,随众人躲避兵患。却被一对贼兵发现。
众人四散哄逃,黄九郎三人年幼,逃避不及,只好躲在附近一片竹林之中。
追兵循血迹逼近,眼见就要发现三人,忽然林中竹鸡惊飞,竟引得军马受惊转向。九郎三人趁乱脱。
后来立下祖训,黄家祖辈不食竹鸡之肉!
所以我刚才方才有此一问。
黄老见我言语客气,慢慢也开始放下戒心来。
我笑着继续和黄老攀谈:“黄老,今日冒昧请您来,是想跟您打听点事儿。我们听说这儿有石龙石虎的传说,您知道它们具体在什么位置不?”
黄老捋了捋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这石龙石虎啊,老一辈儿的人都知道。不过这具体位置,这么多年过去,很多地方都变样咯。但我年轻那会儿打鱼,倒是远远瞧见过石龙的影子。好像是在江对面那片山坳里,至于石虎,我也不太确定了。”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江对面山峦起伏,树木郁郁葱葱,一时难以看出端倪。我又接着问道:“黄老,您在这江上打了一辈子鱼,可曾遇到过什么奇怪的事儿?就比如江水突然退去,或者有什么邪乎的现象?”
黄老脸色微微一变,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说道:“要说奇怪的事儿,还真有。前些日子,这江水就莫名其妙地退下去不少,我们这些老渔民都觉得奇怪。而且有时候夜里行船,能听到江底传来隐隐约约的哭声,怪吓人的。”
听到这儿,我心中一凛,看来这江口沉银的诅咒,果然已经开始作祟了。
我故作好奇道说道:“究竟是什么哭声,能不能麻烦您用船带我们到江上查看查看?”
黄老面露难色,说道:“小陈啊,不是我不愿意帮忙,这江上邪乎得很,我怕去了会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