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瑶爽快的去了,不多时端上来几杯茶水,我见装茶的杯子居然是用竹子雕刻的,虽然雕工并不精细,但寥寥数刀,却别有一番质朴之意。
巴力客气的招呼我们饮茶,我们称谢过后,端过来浅尝了一口,只觉这茶叶虽然只是普通的山茶,但味道苦中带甘,饮下之后唇齿生津,让人回味无穷。
巴力也端起茶杯,不紧不慢的喝了几口,这才将杯子放下,我们趁机向他打听宋长江的事,通过巴瑶的翻译,我们逐渐搞明白,原来宋长江来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了。
因为之前有在这边当边防军人的经验,宋长江对这边的风俗习惯非常熟悉,很快就融入了这边村子的生活,更和这边的几名猎人成了好朋友。
巴瑶高兴地告诉我,宋长江除了定期下山到镇上办事情,其他时间几乎都呆在村子里,而且恰巧住的就是巴力家。
巴力的孙子阿果,就是宋长江的好友之一。
我们听完都觉得有些奇怪,不知道宋长江为什么在这个村子盘桓,不过一切的疑问,只能等见到宋长江再说。
我对巴力脸上的图案非常感兴趣,忍不住向他打听这图案究竟有什么作用,给我非常特别的感觉。巴力闻言非常惊讶,看着我严肃的说道“你能感觉到它的力量?”
我正色点点头“是的,我觉得这图案之中有一股庄严而又神秘的力量,让我心生敬畏!”
巴力见我神色不似作伪,深邃的眼睛仔细端详我半天,缓缓的道“你看到的,是我们祖先的图腾,流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只有历代部落的头领才有资格画在脸上。
不过现在已经是新时代,没有部落的说法了,但我们仍然遵循这个传统,只有村寨的首领才会在,脸上画这个图案。”
原来是图腾,张九爷以前给我说过,图腾其实就是以前一些比较原始的部落,将某种特定的植物、动物、或者祖先当做保护神,相信他们具有某种超越自然的力量,可以保护自己,并且会赋予自己强大的力量。
这种现象在中国还是比较少见的,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中,偶尔能见到,想不到我今天居然有幸能亲眼目睹,这不由得让我有了几分兴趣。
张九爷说过,严格意义上来讲,图腾和我们平时信仰的道家文化一样,其实都是靠信徒虔诚的信仰积蓄业力,众多的业力汇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只是道家把这股力量具现化了,有了鲜明的膜拜目标,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发展出各种派别,当然,也有更强大的威能和反馈。
至于图腾,则要朦胧模糊得多,甚至有的只是一种文化象征,不会发展出愿力。
但巴力所在这个宅子的图腾,明显不同,我甚至怀疑这里的图腾,已经觉醒了自身的神性,因此才会让我觉得威严恐怖。
我收起轻视之心,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你们崇拜的图腾是什么?”
巴力郑重地说道“我们佤族的图腾很多,不过我们翁丁寨,信奉的是最古老的木依吉,祂是创造世间一切的大神!”
我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自古以来佤族人都相信“万物皆有鬼神”(这里的鬼神不能和道家常说的鬼神混为一谈!)山有山鬼,水有水鬼,火有火鬼,乃至于树鬼,石头鬼、甚至各种动物鬼,诸如驴马犬豚,多不胜数。这些所谓的鬼,就是他们的图腾原始形象。
不同的部落,不同的寨子,其信奉不尽相同,因此图腾千差万别。
但其中有一个特例,就是木依吉!
在佤族的所有寨子中,不管自身信奉或者崇拜的图腾是什么,但都认为木依吉是创造世间一切的最初之神灵。
祂开辟了天地,创造了世间一切万物。
很像我们常说的盘古大神。
信奉木依吉的佤族寨子,应该都是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村寨。
说起木依吉,巴力顿时来了兴趣,他拿起放在墙边的大水烟筒,点燃之后咕噜噜的吸了几口,然后涛涛不绝的给我们讲述起,木依吉守护村子的故事.
我们一边听,一边见缝插针的询问村子的现状,等他讲得差不多,我们对这个翁丁寨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原来这翁丁古寨,最初的时候,全部都是佤族人聚居,但两三百年前,清军征讨缅甸,因为战争的原因,陆续有人迁徙到这里躲避刀兵,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多民族杂居的现状。
我一边喝茶,一边饶有兴趣的听着巴力的介绍,当他提到清军征缅的时候,我心中一震,这个信息让我暗自警觉起来。
因为四面傩的原因,我对这些消息非常敏感,连忙旁敲侧击道“那些人的后人现在也住在寨子里吗?”
巴力点点头,来到竹楼的窗边“是啊,你从这往下看,左边山坳那边住的那十几户人,祖上都是当时迁徙过来的。”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果然见到山坳中隐隐约约的几处竹楼,和巴力的房子结构相差不多。
我看了秦明几人一眼,他们此时也意识到了什么,我和秦明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对巴力道“等有机会去看看,了解一下他们先祖的故事。”
巴力听完没有在意,随口道“这很简单,这次出去打猎的几个猎人,就有他们中的一个,叫做莽山,等他们回来你们可以认识认识。”
想不到这么巧,我心中顿觉有些意外,不过马上把这一丝情绪掩饰起来,高兴地说道“那太好了。只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巴力想了想“一般打猎出去,什么时候回来都是说不清楚的,要看猎物好不好打,不过这次打猎不同,再过三天就是猎人头节,他们一定会赶在那一天之前回来的.”
“猎人头节?”
我对少数民族的节日了解不多,只知道一些泼水节、火把节、古尔邦节等,这猎头节还是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