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民望值超过十万后,朱允熥立刻就换了燧发枪制造图纸。

下一秒,他的手里就多了一张图纸。

不过,看着手里的图纸,朱允熥脸上并没有特别开心的表情。

虽然造燧发枪不算难,但要大批量造就不容易了。

工匠不懂,他可以亲自教。

造燧发枪的材料无非就是铜、铁、木头这些,到处都能找到。

关键是那个火药。

这东西在大明朝可是管制物品,想大量买根本不可能,连造火药的原材料都管得死死的。

要是没有那个东西,就算是燧发枪再厉害,也不过是个铁疙瘩,只能用来砸人。

“要大批量生产燧发枪,关键是要找到做那玩意的原材料矿。”

朱允熥小声嘀咕了一句,忽然想到什么,嘴角翘起:“不过,先造一批燧发枪也不是不行。”

一般建城用的石头都是从山上挖的。

要快速挖石头,通常要用那种东西炸山。

朱允熥已经给老爷子递了奏折,提到扩建海城的事了。

现在吴王手头存点东西,老爷子应该不会多想,但量不能太大,得控制在做几杆燧发枪所需的范围内。

朱允熥正研究燧发枪图样,琢磨教工匠的事,姚少宝一脸忧愁地来了。

“正好,去工坊找十个机灵好学的工匠,我有事吩咐。”

朱允熥抬头看他一眼,吩咐完,发现姚少宝不像平日那样直接去办事。

“怎么了?还有别的事?”

“殿下,粮不够了!”

姚少宝深吸口气,声音有些颤,“粮不够了?”

朱允熥愣住,“不是说够二十万灾民吃一个月吗?”

“殿下,我是按常规赈灾算的,可您……”

姚少宝苦笑着,“您不仅给稠粥,还一日三顿,耗粮速度是正常的五倍多。”

“现在才一半灾民到,要全到了,我们这点粮撑不过五天。”

听完这话,朱允熥明白了,这事确实是他估算错了。毕竟以前没经历过赈灾,他参照的是扩建海城民夫的粮食标准。

“殿下,剩下这点粮撑三天都难,还得灾民不再增才行,多了真扛不住。”

姚少宝忧心忡忡,“要是没新粮进来,别说帮灾民了,我们自己都得挨饿。”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事实。还有更糟的他没说。

人心最难测,现在殿下每天三顿稠粥帮城外灾民,他们都很感恩。

可一旦没粮了,谁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你知道不,城外至少十万灾民,我们城里两千将士根本管不过来。万一出点乱子,殿下自身都危险。

“买来的粮什么时能到海城?”

一开始听说二十万灾民来,朱允熥就知道粮不够,马上让姚少宝派人去买粮。

你说种红薯土豆就行?哪那么容易,不像豆芽几天长成,它们得时间才能熟。冬天露天种不行,只能在玻璃棚里,可玻璃太慢,大半个月才建十个棚。

想大面积种,玻璃厂还得加班一个月。

“北方今年雪大,小地方粮早没了,我们只能去远地买,来回时间长。”

姚少宝严肃地说,“最早出发的买粮队,七天才回海城。”

“七天,那就是四天没粮吃。”

朱允熥用手摸着下巴思考,这结果让他挺意外的。

“殿下,咱们要不要从今天开始按平常的赈灾粮标准给灾民熬粥?”

姚少宝想了想提议道,“这样或许能撑到第一批买粮的队伍回来。”

“不行!”

朱允熥想都没想就否决了。

虽然一开始他对该发多少赈灾粮没概念,才弄成如今这个局面。可即便事先知道情况,他还是会这么干。他召集灾民一是为了提升系统里的民望,二是想让自己的领地多些人口,这样才有足够的人手搞建设呢。每天只给灾民一碗米汤,他们想帮忙也没那个力气。

直到现在,朱允熥都没让他们干活,也是为了让灾民先恢复点体力。

“那些灾民现在身体怎么样?”

朱允熥突然问。

姚少宝愣了一下,殿下不是在谈粮食的事吗,怎么问起灾民的身体状况了?

不过他还是赶忙回答:“除了刚到海城的那些人,其他人状况还好,很多人都说要帮忙修城墙,报答您的恩情。”

“嗯!”

朱允熥点点头表示满意,这次分发粮食总算看到了一些效果。

“你去趟城外安置灾民的地方,把一万个身体强壮的男人叫来。”

“殿下,您有办法了?”

姚少宝眼睛一亮,紧紧盯着朱允熥问。

“不就是缺四天的粮食嘛,小菜一碟!找老天爷要点呗!”

朱允熥挥挥手说,“赶紧去叫人,我们这就去想办法弄粮食。”

“好嘞!”

姚少宝一听乐开了花,之前的愁眉苦脸瞬间不见,至于去哪里弄粮食,他压根不在意。

……

应天府,明皇宫里的奉天殿。

由于朱允熥突然间成长迅速,再加上二十万灾民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朱元璋一直密切关注着海城那边的情况。监视海城的锦衣卫天天向应天府汇报消息。

古代没有即时通信工具,所以消息传得很慢。比如朱元璋现在拿到的最新消息,其实是七天前传回来的。

“发稠粥?一天三次?”

朱元璋看着锦衣卫送来的消息,整个人都傻眼了,“这孩子是不是疯了,这点粮食能烧几天!”

“简直是胡闹!”

朱元璋气得直跺脚,但更多的是为那二十万灾民担忧。

捕鱼儿海那边偏僻,周围的城池能自己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根本没办法救济灾民。

也就是说,如果朱允熥的粮食用完了,那二十万灾民可能会大批饿死冻死。

这事要是闹大了,会影响大明的民心的。

“陛下,吴王殿下之前没管过赈灾的事,不懂也很正常。”

陈洪见朱元璋生气赶紧劝解,“吴王殿下心地善良,爱护百姓,肯定是想让灾民吃饱,只是缺乏赈灾经验。”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

朱元璋冷哼一声,虽对朱允熥做事不细致仍有些不满,但已不想责罚他了,毕竟这份爱惜百姓的心意实在难得。

“蒋瓛,各地送粮的队伍走到哪儿了?”

“最快的还得几天才能到海城?”

“瞧朱允熥那小子折腾的,手里这点儿粮怕是撑不到三五天了。”

朱元璋嘴上说不帮朱允熥收拾局面,心里却在琢磨怎么支援他。

“皇上,本来这些粮是运去西北和北方几个驻军的地方,现在突然改道,加上北方雪下个不停……”

“别啰嗦了,直说,最快什么时候粮能到海城?”

朱元璋不耐烦地哼了一声。

“十天!”

蒋瓛简短作答。

“不成,太慢了!”

一听要十天,朱元璋眉头立刻皱紧,随后下令:“不管路多难走,五天,必须五天,第一批粮得到海城。告诉我是能做到还是做不到?”

“皇上,一定可以!”

蒋瓛坚定回应。

他在锦衣卫待得久了,深知洪武皇帝这样的神情意味着什么。

要是胆敢说个‘不’字,别说指挥使的位置保不住,还可能因失职被抓进大牢。

锦衣卫衙门里。

蒋瓛从宫里回来,马上写了封密信,打算调动附近负责运粮的锦衣卫。

让户部的人五天内把粮送到海城简直不可能,所以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动用锦衣卫的力量。

为了快点传令,蒋瓛用了锦衣卫仅有的那只海东青。

“一定要完成任务,否则锦衣卫可就大祸临头了。”

看着海东青迅速飞远,蒋瓛在心里默默祈求。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他很清楚,如果五天内粮没送到,后果会有多严重。

灾民大批冻死饿死,会引发大乱的。

虽说这事是吴王搞出来的,但朱元璋会全怪吴王吗?

显然不会,吴王毕竟是皇孙,且捕渔儿海那件事让朱元璋越发看重他。

所以到最后,这责任全得落到运粮的官员头上,如今还得加上锦衣卫。

……

朱允熥这事闹得挺大。

不只是远在应天府的朱元璋,北平的朱棣、大宁的朱权、辽王朱植这些边疆王爷也都一直在关注着。

“疯了,朱允熥这小子肯定是疯了,哪有这样救灾的!”

朱棣一听朱允熥的救灾方式,立刻就怒了。

“就他那点儿粮,这么分发,最多撑十天。”

“这次,就算父皇派来的救灾队也赶不上了。”

“朱允熥这是自寻死路!”

“要是真有灾民大批饿死冻死,父皇绝不会放过他的!”

朱棣被朱允熥的做法气得几乎昏过去。

因为大哥朱标的关系,他对这个侄子一直很照顾。

朱棣正在为侄子朱允熥头疼呢。这小子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搞起大工程,扩建城墙不说,还招工人,每天给三十文工钱。家里钱都不够用了,他倒好,说灾民只要肯干活就管饭,这还能忍忍。不过,老爷子已经在背后帮他收拾残局了。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小子赈灾居然用稀粥,还一天三顿!这种待遇连普通民夫都享受不到。这下好了,老爷子想帮忙都没机会了。

探子回来报告说,最近的赈灾队伍至少要十天才到。可按朱允熥现有的粮食,最多撑三天。这七天时间,足够饿死人了。现在只能指望朱允熥派去买粮的队伍快点回来。

朱棣正想着这个唯一的机会,姚广孝回来了。一开口,就把朱棣最后的希望打破了。他说,朱允熥的运粮队最快也要七天后才能回海城。朱棣听得脑袋嗡嗡响,心说完了,看来没人能救他了。

虽然时间从十天缩短到了七天,但结果一样。姚广孝安慰说,朱允熥可能有别的计划,但朱棣不信,他明白,没有粮食就是没辙。姚广孝也承认朱允熥聪明,可经验不足。朱棣叹了口气,决定听天由命,或者看看老爷子能不能想出办法。

听到这些,姚广孝也没话说了,这情况确实没别的路可走。

另一边,朱权在大宁听说这个消息,也愣住了。他原以为这傻侄子开窍了呢,没想到又是这么个荒唐的主意。一天三顿稀粥,这也太蠢了吧。

话说回来,你要是真想救这场灾,最起码也得好好想想吧。仓库里的粮食还能撑多久?出去买粮的队伍能不能及时赶回来?朝廷的救济粮又什么时候能到?

你不做任何计划,就敢打开粮仓放粮,老朱权也不知道该夸你心系百姓,还是该骂你脑子进水了。

“王爷,您也别太担心啦,说不定吴王心里头有数呢!”

宁王妃张氏给朱权披上了貂皮大衣,帮他在寒风中挡挡冷。

她笑着说道:“上次吴王来大宁的时候,我就觉得他是个挺精明的人,应该不会干这种糊里糊涂的事吧!”

“他确实聪明,但救灾这事他可是第一次碰呢!”

朱权摇摇头笑了下,想起自己刚开始处理事情的时候,和现在朱允熥的样子也没什么区别。

聪明是聪明,就是没经验,做起事来总是事倍功半。

更别说朱允熥这次是被老爷子派去捕鱼儿海当塞王,一点经验都没有,不出岔子才怪。

……

广宁州的辽王朱植听到这事,也是一声叹息。

“我这个傻侄子,哎!”

朱植叹了口气,“这下他自个儿把自己陷进去了。”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朱允熥这次是躲不过去了,肯定会被老爷子狠狠训一顿。

可咱们的主角朱允熥呢,这时候已经穿戴整齐,在系统商城里买了点东西,满心欢喜地往城外走。

他准备去找老天爷要点粮食。

另一边,姚少宝也以最快速度挑选了一万名身体强壮的灾民。

灾民们等得急了,在私下嘀咕吴王找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吴王找我们来到底要干嘛?”

“这还用猜吗,吴王这次挑的都是壮劳力,肯定是让我们去帮忙修城墙!”

“不太像,要是修城墙的话,直接带我们去工地分配工作不就行了,还用得着专门召集我们?”

“对,吴王的大管家还让我们跟家人告别,明显是要出远门。”

“管他呢,吴王对我们这么好,他说什么我们都照办!”

“没错,我们一家五口的命都是吴王救的,他让我们干什么我们都愿意!”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快进三国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穿越古代也挺好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铁骨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伐天下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从炮灰到王者我的红楼生涯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万古第一战皇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