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器三十一年春,乾清宫的铜鹤香炉飘出龙涎香,朱载钧盯着铅安城最新信鸽报告,王承恩的字迹带着兴奋:「电柜初成!以景德镇瓷瓶为体,内敷锡箔如夹层,中注盐水,磁珀磨盘生电可储于瓶中,放电时能击响铜铃。」皇帝轻抚案头的「工禾纹」声纹信标,忽然想起司天监的「十二律吕共鸣盘」——若将声纹频率与电柜放电节奏结合,或许能创造稳定动力源。「传旨给铅安城,」他在回信中写道,「以《诗经》关雎篇频率为引,试调电柜放电韵律。」
铅安城工器监的地窖里,王承恩将十二律吕铜盘固定在电柜顶部,铜盘边缘的十二个音孔对应不同频率的声纹哨。当匠人敲击「黄钟」音孔,瓷瓶内的盐水突然泛起微光,连接电柜的铁制齿轮组竟开始缓缓转动。「陛下真是天人!」王承恩惊呼,「声纹共振可增强电柜放电频率,如今齿轮能转满十圈了!」他立刻命人记录下每个律吕对应的放电时长:太簇律对应七次闪烁,姑洗律延长至九次。
但兴奋很快被难题打断:电柜放电仍如脉冲般断续,无法驱动大型机械。匠人尝试用声纹信标持续注入黄钟律十五转基准波,却导致瓷瓶过热开裂。王承恩望着满地碎片,忽然想起巧太妃《和唐工器考》中的「以水治水」理念,命人在电柜旁放置盛水铜盆,以水波振动缓冲电流冲击。当盆底的《关雎》声纹图谱与电柜共振,奇迹般地,齿轮组开始连续转动,虽速度缓慢,却不再停顿。
与此同时,南洋传来急报:佛郎机私掠船在巽他海峡击沉三艘琥珀运输船。朱载钧捏紧信鸽带回的碎瓷片,那是景德镇电柜瓷瓶的残片。「传令给长公主,」他对随侍太监道,「调「琼州号」福船护送新几内亚琥珀船队,用声纹驱浪装置制造人工海啸,让佛郎机尝尝大明声纹的威力。」
马六甲海峡的夜幕中,长公主朱瑢站在「琼州号」甲板上,望着船首的「工禾纹」声纹炮。当佛郎机私掠船靠近时,她果断下令:「奏《秦风·无衣》!」声纹炮喷射出混合着低频振动的水雾,海面瞬间掀起五丈巨浪,将敌船掀得底朝天。此战不仅护住了琥珀船队,更缴获佛郎机最新的「圣音甲虫」培育手册,其中揭露黑十字会通过提炼甲虫腺体分泌物,制成能干扰声纹共振的生物制剂。
卯时三刻,铅安城的信鸽再次抵达乾清宫,带来「电火齿轮」的最新进展:结合声纹韵律的电柜已能驱动小型水车,但续航仅能维持一炷香。朱载钧翻开《乐律全书》,目光落在「旋宫转调」图谱上,忽然有了灵感。「告诉王承恩,」他在信中画下十二律吕循环图,「若按十二律吕顺序变换声纹频率,或许能让电柜持续充放电。」
与此同时,南京龙江船厂的「郑和四号」龙骨旁,徐光启正在尝试将电柜与蒸汽涡轮结合。当铅安城送来按十二律吕调校的电柜,涡轮叶片的振动频率竟与电柜放电节奏完美契合,蒸汽利用率提升至惊人的六成。罗德里戈望着运转的机器,喃喃道:「这不是机械,而是会唱歌的怪物...」徐光启却注意到,涡轮振动频率与佛郎机水晶透镜的特定共振波存在细微频率差值,这或许能成为破局关键。
戌时初刻,伊斯坦布尔的密使阿里帕夏收到佛郎机黑十字会的密信:「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明电柜技术。」他望着案头的磁珀碎末,命人将其混入运往铅安城的波斯磁石中——这些碎末暗藏佛郎机的「频率病毒」,实为圣音甲虫分泌物提炼的生物分子制剂,其微观结构可与声纹信标发出的振动频率产生耦合干扰。
三日后,铅安城工器监突然传来噩耗:电柜集体失灵,伴随刺耳的高频啸叫。王承恩惊恐地发现,新到的波斯磁石中混有的生物制剂,其分子链能吸附于电柜瓷瓶内壁,通过化学反应改变盐水导电性,进而扰乱声纹共振节奏。朱载钧收到信鸽报告时,正值南京船厂的涡轮试车关键阶段,他当机立断:「启用备用磁石,改以《小雅·鹿鸣》频率重新调校电柜!」
子夜,铅安城的地窖里,当《鹿鸣》的声纹韵律注入电柜,瓷瓶内的盐水再次泛起微光。这一次,齿轮组不仅持续转动,更发出如同编钟齐鸣的和谐音律。王承恩含泪叩首:「陛下洪福,电柜与声纹终成一体!」而此刻,佛郎机的「圣音号」战舰正悄悄逼近好望角,船上的水晶透镜阵列,正试图捕捉大明新诞生的「电声共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