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罗酆山的路上,陈阳和火灵一路都在思考。
机关城所见的这一场波澜壮阔的战斗,墨家机关城的覆灭让他们意识到。
江湖势力、诸子百家在未来已不再只是单纯的学说与武力的强盛,国家、权谋以及站队对于一个势力的兴旺也是至关重要。
而陈家与地府从数十年前开始便已打上了秦国的标签,若大秦真的二世而亡那么陈家的地位也必将受到影响。
虽有陈阳数十载的谋划,沙丘之变的主谋赵高已经亡故,十八公子胡亥南下当自己的镇南王去了。
公子扶苏位列秦国太子之位,李斯、蒙家、王家、罗网分支以及陈家等的站队,让其地位难以动摇。
但世事无常,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徒增变故。
大秦境内的反秦势力还在暗中谋划,七国余孽意图再起波澜,以及从六尺镜中所看到的罗酆山未来一角,还有让各方势力一直惦记的苍龙七宿。
哪一件事都可能会影响未来陈家和地府的发展。
反秦势力在扶苏继任太子之位后倒是有所收敛,毕竟秦国在太子的主导之下,对于一些苛捐杂税进行了减免,对于土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除了那些死忠于七国余孽之人,一些普通百姓都得到了应有的归属,土地与家园。
“夫君,墨家总部就这样结束了。”火灵的声音突然在一旁响起。
其目光凝视着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墨家机关城遗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确实如此,”陈阳点了点头,“墨家机关城已经毁灭了,但是墨家却还是存在。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
火灵轻声叹息:“可惜那些真正的墨家学子,因为一些有心之人的抉择,如今都将流落他乡,无家可归。
墨家的宗旨于大秦而言还是有益,墨家之中也有不少学者并非一心反秦,只不过是人微言轻罢了。”
“是啊!”陈阳摇了摇头说道,“或许等肃清其中的反秦势力,各家学说回归学术本身之时,诸子百家将再度迎来百家争鸣的场景。”
就在此时,白凤飞奔而至,停在二人面前,神色凝重:“主上,夫人,刚刚收到来自青衣楼的消息,东海之地阴阳家有所动作,云中君所督造的蜃楼也即将完工。”
“阴阳家!云中君徐福,蜃楼。”陈阳闻言陷入了沉思。
根据记载,徐福督造蜃楼是了秦始皇前往海外仙山寻求长生不老之法,还特地准备了三千童男童女一同出行。
但是具体是为了何缘故就难以确定了,按秦时明月的发展最后天明等人、阴阳家主要人员都会进入蜃楼之上。
就连早已消失的东君焱妃也在蜃楼之中,只是东皇太一的行踪有些难以琢磨。
如此看来蜃楼出海很有可能是阴阳家打着为始皇帝出海寻仙的幌子,阴阳家一重要谋划。
可是东皇太一究竟在谋划着什么呢?
......难道!......
想到此处陈阳连忙抬起头眼神犀利的说道:“白凤,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对于各国有关苍龙七宿的铜盒可有新的消息。”
白凤沉思了少许回道:“回禀主上,根据以往地府阴兵以及青衣楼反馈的消息,七国的铜盒皆不翼而飞。
不过听潜入阴阳家的暗探传递的信息说过,秦国有关苍龙七宿的铜盒曾被始皇帝送给了国师月神。”
陈阳紧皱着眉宇,停顿了许久方才继续说道:“看来事关苍龙七宿的铜盒很有可能都被阴阳家之人所截取。
现在秦国的铜盒也被阴阳家月神所得,再加上这墨家机关城内的幻音宝盒以及她,苍龙七宿的秘密恐怕不久便会被阴阳家所破。”
“她?”火灵不解的询问道。
陈阳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是的,她!燕丹与东君焱妃之女,高月!”
“就是跟在医家端木蓉身后的那个小女孩?”
“是的,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为了苍龙七宿的秘密恐怕我们也得走上一遭。天下各方势力都想得到的东西,恐怕不是简单财宝那么简单。”
火灵闻言眼前一亮:“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就直接前往东海之地。”
陈阳点了点头:“转道前往桑海城,传信惊鲵与红袖乘火烈鸟快速赶至桑海城与我等汇合。
嗯......墨鸦也一起过来吧”
“诺!”白凤话音刚落便快速离开了。
陈阳与火灵见状便调转马头,一路向东,朝着桑海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桑海城位于东海之滨,是秦国东部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阴阳家为始皇帝出海寻长生不老药所需蜃楼的建造之地。
一路上,陈阳心中思绪万千。
苍龙七宿的秘密一直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这么多年的明争暗斗阴阳家显然已经掌握了关键线索。
蜃楼的建造,恐怕不仅仅是为了秦始皇出海寻仙,更是为了解开苍龙七宿的秘密。
“夫君,你说这阴阳家真的是为了始皇帝而修建的蜃楼宝船吗?”火灵轻声问道,目光中带着几分疑惑。
陈阳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阴阳家一直以来都在谋划一件事,那便是苍龙七宿的秘密。蜃楼的建造,恐怕也是为了寻找苍龙七宿的最终秘密。”
火灵点了点头,眼神之中带着几分忧虑:“如果阴阳家真的解开了苍龙七宿的秘密,那天下局势恐怕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陈阳微微一笑,不屑的摇了摇头:“那就不一定了,即便是阴阳家解开了苍龙七宿的秘密那又如何?
有我们在他阴阳家也休想改变秦国的大势所趋。在一个苍龙七宿的秘密即便被解开,里面的东西短期内也难以让阴阳家脱胎换骨。
而且还有我们两位天人境巅峰强者在,除非东皇太一短期内从天人境中期突破至破碎虚空之境。
否则其也逃不过你我的手掌心,但是破碎虚空之境又岂是那么容量突破的。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只要静观其变,坐收渔翁之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