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的发布会大获成功的那一天,除了粉丝的称赞外,也有anti们大肆诋毁。
她们不是塌房前的刘在石。每个人都有anti,甚至少时作为一个整体也有不少anti的的存在。作为一个在韩娱这个花期很短的地方霸占了一位长达3年的团体,几乎是其他团粉丝的眼中钉。
不过,这一次,anti们集火的目标却是一个人:李顺圭!
就好像是商议好的一样,绝大多数的恶评都在攻击他的老婆!
“明明都不在Sm了,还从少时卷钱走,真是不要脸!”
“明明长得也不咋样,颜值在队内都是倒数,还敢老牛吃嫩草!”
“事业全靠我城焕oppa,也不知道使用了什么妖术,城焕oppa啊,睁开眼睛吧!如果一定要在卖腿时代里找,哪怕找允儿呢?”
“人家靠得就是那对下流的胸!整容时代里的躺高是吹的吗?就算是顶级的词曲者又怎么样?还不是喜欢那点事儿!”
“那能咋办,人家就是胸大,别人就是没有,下流归下流,架不住人家就是大,男人就是喜欢!”
“用胸换资源,这和出来卖有什么区别?无非人家皇族出身,认识的不是那群糟老头子,找了个年轻的罢了!”
“长得不咋地、唱得不咋地,就是骚!”
“还穿xL码,是上岸之后开始保守了吗?果然有了金主爸爸就是不一样!”
一堆恶评像是潮水一样涌上来,金城焕想控评都很难,Naver终归不是他的......
不过他也没有坐以待毙,能起诉的起诉、能投诉的投诉、能举报的举报、能封号的封号。可是一堆操作之后,还有很多“不够恶”的评论留下来,他无能为力。
恶评里有指责李顺圭靠身体上位的、有指责她拿了荣誉之后不敬业的、有说她飘了看不起偶像的,说什么的都有。
甚至很多评论根本不讲究逻辑和事实,纯粹就是发泄情绪!
原本他以为,让李顺圭拿到前无古人的成绩和荣誉之后,关于她的舆论环境会松不少,别人想着她至少为了韩国拿到了之前从未有人拿到的荣誉而不把她当做一个偶像,而是当做一个艺术家......
结果呢?舆论环境宽松了一段时间,也仅仅只是一段时间,然后韩国人骨子那种小气劲儿,那种见不得别人好的自卑感就上头了。
恶评里居然有人说李顺圭拿了格莱美是一种不爱国的表现。
甚至还有人说李顺圭会讲流利的汉语是打算卖国......
金城焕看到的时候都无语了。
一群韩国人是怎么有脸要求一个在美国出生,童年在中东长大,到了韩国之后除了爸爸公司破产、被骂皇族、被指责长相、遭遇黑海的人爱韩国呢?
李顺圭唯一做错的事情就是在成年的时候把国籍选成了韩国,仅此而已。
不过没关系,这个错误不是没有改正的机会!
这些恶评,金城焕没单独拿出来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能处理的处理掉。李顺圭或许是已经习惯了,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我想着,趁少时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也没有什么活动,我们刚好可以换一个地方生活,找一个认识我们不多、舆论环境宽松、大家都很友善的地方,还能扩大你的人脉圈,顺带着赚点钱。”
“所以,你打算去东大吗?”
“不仅想去,还想在那边搞一个身份。”金城焕很清楚拿着永居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的环境还算宽松,如果他和李顺圭有想法,搞不好连永居都不用,直接可以申请国籍的。
只是现在还不合适......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的行为变得合理的契机。
做好人真的很难,anti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诋毁他们,而他们想逃离这个有毒的环境居然还需要寻求契机。
“?”李顺圭没想到金城焕会有这种想法。
她一直秉承着日子在哪儿过都行,身份什么的如果不是为了事业也不太有所谓。这就是为什么她在当年成年的时候没有像Jessica和tiffany一样选择保留美国国籍的原因。
“我原本以为,只要你的成就和荣誉够大,就能堵住那些人的嘴。结果......是我想简单了。”
如果只是anti,金城焕也许不会在乎什么。但不止是anti,似乎青瓦台那边也有了别样的想法。
“不用在意那些话,过好我们两个人的日子就好!”李顺圭安慰着。
从黑海走出来的她已经对外人的言论报以无所谓的态度。
人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只要自己对得起自己,足矣!
“我不在意,但是我不喜欢也不能接受他们那么说你!”
“你老婆可是连黑海都没有打倒的女人,坚强着呢!”李顺圭温柔却坚定地说着。
“可是,你不应该被这么苛责,也不应该被这么污蔑!”自己老婆坚强是好事,但这不是那群人能随便大放厥词的理由和借口!
“好,好。知道你心疼我。被别人说一下就要去其他地方生活,那要是去了东大也被说,你还要去哪儿呢?到那边,我们可就是外国人啦~”
“如果我们不是外国人呢?”金城焕试探地问道。
“......”李顺圭没有想过金城焕居然想得这么深,他不仅仅是想换一个地方生活,甚至想把护照颜色都换掉。
“所以......是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李顺圭开始担心了,她怕是出了什么事情。不然为什么这个跑去美国读书可以直接申请美国绿卡都没有折腾的男人,突然想去东大了......
“没发生什么事,只是觉得这里的环境太不好了,而且除了泡菜还是泡菜,泡菜还那么贵!”
上辈子还记得小时候秋天时候,白菜都是按吨买的,哪怕家里人少,也是几百斤几百斤的买。谁能想到,这边的泡菜这么贵!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