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乐晏屏退众人,单独留下黎夫人和梁夫人说话,指尖扣在桌子上,语气多了几分不愉:“本宫有喜,是件好事,但也不能排除有人会暗害本宫。”
“皇后娘娘多虑了,谁敢这么大胆,竟谋害您?”梁夫人赶紧劝,只当乐晏是初次有孕,有些焦虑,她大着胆子上前安抚:“臣妇生养过五个孩子,很有经验,娘娘身子康健,一定能平平安安诞下小殿下。”
“是啊,娘娘若能信得过,臣妇也可以给娘娘推荐两个有经验的乳嬷嬷。”
黎夫人也跟着劝,互相讲述生产经验。
乐晏含笑一一听着,良久才摇头;“除此之外,还有一桩事让本宫不得不防。”
之所以选择梁夫人和黎夫人入宫,也是因为两位的丈夫,还有儿子都跟在景晏帝身后打仗。
尤其是梁夫人,是从东原就跟着的。
家世清白,可信。
“娘娘能不能说出来,说不定臣妇和梁夫人还能帮您想想办法呢。”黎夫人道。
“正是。”
乐晏也不避讳了:“本宫是担心有心术不正的人污蔑本宫孩儿,需要提前预防。”
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德善老秃驴。
有些事不得不警醒着,若没事倒还好,若有事,也有万全之策,两人听说后愣了愣。
“南和皇帝登基十几年,膝下也有七八位皇子,传闻个个聪慧,南和淑贵妃,还有韵贵人现也怀着身子,还有云燕后宫也有怀孕的妃嫔。”乐晏点到为止。
黎夫人立马就明白了:“娘娘是想提前抢占先机,散布谣言?”
乐晏欣慰地看了眼黎夫人:“正是如此。”
黎夫人和梁夫人互相看了眼,梁夫人咬咬牙:“这事儿倒也不难,南牧有个寺,主持清泉是个有名的得道高僧,若经他指点,确定娘娘腹中的小殿下是个福星,日后谁再说什么,也不会影响小殿下。”
“巧了,我和清泉大师还有几分渊源,可以说上话。”黎夫人自告奋勇,愿意替乐晏亲自跑一趟。
乐晏自然感激。
“清泉大师和云游四海的德善大师曾是同门师兄弟,虽不如德善大师那般颇负盛名,但在南牧,还是许多人信服的。”黎夫人说。
提及德善,乐晏眼眸微动:“本宫听说德善大师是南和的国师,行踪诡秘,曾给不少人批过命,有无应验也无从可知,如今两军交战,这位国师也未必能实话实说。”
说来说去,黎夫人和梁夫人终于听懂了,这是防着德善大师呢。
再结合刚才乐晏说过的云燕后宫也有妃嫔怀有子嗣,她眼眸微动,有了注意;“若是云燕妃嫔腹中孩子被批命,扣在德善头上,此外,还有南和几个皇子,若能内斗起来,对咱们也不亏,话说的多了,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
“言之有理!”黎夫人点头。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舒爽,一点就透。
于是黎夫人和梁夫人分头行动,一个去找清泉大师,另一个则去安排人散布消息。
安排了这些事,乐晏心里的大石头才算是缓缓落地。
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是她多虑,那就更好了。
红栀看向了乐晏,既是欣慰又是心疼:“娘娘比奴婢想象的还要坚强,一步三筹谋,这才第一日,娘娘就已经想到了这么多,奴婢汗颜。”
她欣慰乐晏小小年纪需要操心这些,转而又觉得非常的骄傲,不愧是殿下和太后亲自教养出来的。
莫约七八日左右,安排的事初见端倪。
传,清泉大师入座时金龙入梦,不得其解,特在佛祖前跪拜参透,的参悟,南牧有龙子,天降喜事。
于是乐晏在初一那日偶感不适,突然昏厥,太医诊脉已有近两个月身孕。
众人惊,纷纷道喜。
皇后娘娘有喜的事似是长了翅膀似的飞出去,还是南牧第一个龙子,珍贵异常。
消息传到了边关,果然士气大振。
景晏帝一举拿下北燕两位大将,挫败了北燕大军,众人纷纷道贺:“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喜得龙子,又是清泉大师亲自批命,此子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景晏帝脸上挂着笑,心早就飞远了,恨不得立马就跑到乐晏身边。
几日前他就已经知晓了这个消息,心疼又欣喜,愧疚,接连两日不眠不休,他想着,她独自一人来到了南牧,身边连个至亲都没有。
初为人母,是不是很惶恐,害怕?
她哪经历过这些事?
偏被战事拖延,抽不开时间。
之前的书信上写过德善,今日此举,景晏帝立马就明白了乐晏的良苦用心,面上装作十分高兴的模样:“传朕旨意,待此战后,犒劳三军!”
“谢皇上。”
“诸位,咱们争取在龙儿出生之前,班师回朝!”景晏帝满脸激动。
一人说,万人应。
这一夜南牧的军营仿佛受到了鼓舞,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与此同时还传出了北燕即将要有一位皇嗣要问世,此子将来定会统一九国,寸土之下全是北燕的地盘。
前有南牧龙子,后有北燕九国的皇嗣,就显得北燕国野心勃勃,不仅没有振奋人心,反而还要被人耻笑不知是哪里的野和尚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