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中平六年(189)七月,炽热的暑气笼罩着洛阳城,而朝堂之上的气氛,却如暴风雨前的压抑沉闷。大将军何进,在取得一系列权力斗争的胜利后,本以为能稳坐朝堂,掌控大局,却未曾料到,宦官势力犹如盘根错节的荆棘,依旧棘手难除。

此时,中军校尉袁绍向何进献上一策,力主尽诛宦官,以绝后患。袁绍身姿挺拔,神情坚毅,侃侃而谈:“大将军,宦官之祸,久矣!他们蒙蔽圣听,扰乱朝纲,如今更是对您的权势虎视眈眈。若不彻底铲除,恐生大患。”何进微微点头,深以为然。于是,何进进宫面见何太后,言辞恳切地请求尽罢中常侍以下诸宦官职,改以郎官补替。

何太后端坐在凤椅之上,神色略显犹豫。她轻抚鬓角,缓缓说道:“兄长,宦官在宫中侍奉多年,也有其可用之处。况且骤然罢黜如此众多宦官,恐生变故,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何进心中焦急,却又不便强行劝说,只能无奈告退。

何进出身贫寒,因妹妹成为皇后而骤然显贵,虽在朝中威望渐高,手握重权,但面对宫中宦官势力,内心深处仍存敬畏忌惮。这并非无端畏惧,宦官们在宫中经营多年,耳目众多,与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何进深知,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乱。因此,虽有心铲除宦官,却在行动上犹豫不决,致使此事久拖未决。

袁绍见何进如此迟疑,心中焦急万分。他再次进言:“大将军,如今局势紧迫,若不果断行事,恐错失良机。太后不肯听从,莫不如召四方猛将豪杰进京,以强大的武力胁迫太后同意,如此一来,大事可成。”何进皱着眉头,陷入沉思。他深知此举风险巨大,外兵进京,犹如引狼入室,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更大的混乱。但环顾当下局势,似乎又别无他法。在袁绍的再三劝说下,何进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决定召前将军董卓进京。

主簿陈琳听闻此消息,大惊失色,急忙求见何进。陈琳身形消瘦,目光炯炯,言辞激昂地说道:“大将军!万万不可召外兵进京啊!您如今身居要职,手握重兵,铲除宦官不过是举手之劳。只需当机立断,一声令下,便可将其一举歼灭。可若召外兵进京,犹如开门揖盗,董卓乃豺狼之人,生性残暴,野心勃勃,一旦进京,必定会扰乱朝纲,祸乱天下。那时,局势将彻底失控,大将军您悔之晚矣!”

何进心中一凛,陈琳所言并非毫无道理。然而,此时的他,已被铲除宦官的执念蒙蔽了部分理智,心中仍存侥幸。他摆了摆手,说道:“陈主簿,你的担忧我明白,但如今太后不肯听从,若不如此,又该如何是好?”

侍御史郑泰也赶来劝谏:“大将军,天下初定,百姓渴望安宁。董卓之军,军纪松散,一旦入京,烧杀抢掠在所难免,必将引起民愤。而且,四方豪杰若见董卓因进京而获权势,恐怕会纷纷效仿,届时天下大乱,汉室危矣!请大将军三思啊!

尚书卢植也忧心忡忡地进谏:“大将军,宦官之患,固然要除,但绝不能以牺牲国家安稳为代价。您应凭借自身威望和实力,巧妙布局,而不是借助外兵之力。董卓其人,反复无常,实不可信。”

然而,何进此时已听不进任何劝告。他觉得自己已无退路,召董卓进京或许是唯一能迫使太后同意铲除宦官的办法。他固执地摇了摇头,说道:“诸位不必再劝,我意已决。董卓虽有隐患,但只要我能掌控局势,必不会让其肆意妄为。”

中平六年(189)八月,何进自觉时机已到,再次进宫面见何太后,言辞更为激烈地请求尽诛诸宦官。他声泪俱下,痛陈宦官之害,试图打动何太后。然而,他并未察觉到,中常侍张让、段珪等宦官早已安排人手,在暗处偷听他们的谈话。

张让,身材矮小,眼神阴鸷,听完何进的谋划后,脸色愈发阴沉。他与段珪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段珪低声说道:“何进这是要赶尽杀绝啊!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先发制人。”张让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对!矫诏召他进宫,趁机将其杀掉。”

于是,张让等人伪造了何太后的诏书,派人前去召何进入宫。何进接到诏书,虽心中略有疑虑,但仍认为是太后回心转意,便毫无防备地进宫。刚踏入宫门,隐藏在暗处的宦官们一拥而上,将何进团团围住。何进还未反应过来,一把利刃便刺进了他的胸膛。他瞪大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最终缓缓倒下,鲜血在冰冷的地面上蔓延开来。

何进部将吴匡等在宫门外焦急等待,迟迟不见何进出来,心中顿感不妙。当得知何进被杀的消息后,吴匡怒发冲冠,大声吼道:“宦官竟敢如此大胆!我等定要为大将军报仇!”于是,他与中军校尉袁绍等带领士兵,手持兵器,奋力斫击宫门。士兵们个个义愤填膺,呐喊声震天,不多时,宫门便被攻破。他们又纵火烧南宫宫门,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仿佛预示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即将来临。

袁绍率领士兵如猛虎般冲入宫中,见宦官便杀。宦官赵忠等人猝不及防,被袁绍的士兵斩杀。张让、段珪等见势不妙,急忙劫持少帝刘辩,连同太后及陈留王刘协仓皇出逃。袁绍等人乘胜追击,关闭宫门,展开了一场对宦官的大清洗。宫中惨叫连连,宦官们四处逃窜,却无处可躲。这一场杀戮,死者多达二千余人,东汉以来猖獗近百年的宦官集团,在这场血腥的冲突中,几近覆灭。

张让、段珪等人劫持着少帝刘辩等人一路狂奔,逃至小平津。此时,他们已是穷途末路,身后袁绍等人的追兵步步紧逼。河南中部掾闵贡,身材魁梧,手持利刃,带领着士兵追了上来。他大声喝道:“张让、段珪,你们已无路可逃!还不快快放下陛下!”

张让、段珪面如死灰,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一旦被擒,必死无疑。两人对视一眼,心一横,纵身跳入河中,瞬间被湍急的河水吞没。少帝刘辩此时早已吓得面无人色,随行的仅有数十人,在这混乱的局势中,显得无比无助。

尚书卢植听闻少帝出逃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带领着一些侍从连夜逐萤光南行,一心想要返还洛阳皇宫。一路上,月光黯淡,道路崎岖,众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不知走了多久,他们幸运地遇到了一些百姓,百姓们听闻是少帝蒙难,纷纷慷慨相助,提供了车马。少帝等人这才得以乘骑南还。

在返回的途中,不断有公卿大臣听闻消息赶来护驾。他们有的骑着快马,有的徒步急行,神色焦急。每一位赶来的公卿,都在向少帝表达着忠诚与关切,少帝心中虽仍充满恐惧,但也因这些大臣的忠心而稍感宽慰。

至天明,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疲惫不堪的少帝等人终于看到了希望。此时,远处尘土飞扬,两支军队疾驰而来。原来是袁术和董卓各自带兵赶到。袁术骑在高头大马上,神色焦急,一心想着能率先赶到少帝身边,立下护驾大功。

袁绍看到袁术赶来,心中顿生嫉妒。他深知,若袁术成功护驾,必将在朝中威望大增,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于是,袁绍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来到少帝面前,恭敬地说道:“陛下,袁术将军虽忠心耿耿,但董卓将军兵力雄厚,且熟悉洛阳周边地形。由董卓将军派兵护送陛下回宫,定能确保陛下的安全万无一失。”

少帝刘辩此时惊魂未定,对袁绍的话并未多想,只是本能地点了点头。董卓得知袁绍的提议后,心中大喜。他勒住缰绳,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于是,董卓率领着他的军队,堂而皇之地承担起了护送少帝回宫的任务。

董卓的军队,纪律散漫,一路上肆意喧闹。百姓们看到这支如狼似虎的军队,纷纷惊恐地躲避。而董卓,望着少帝那稚嫩而又畏惧的脸庞,心中却在盘算着自己的野心。他深知,此次进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将凭借着手中的兵权,一步步地掌控这个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尽管这个时代,或许会给天下带来无尽的动荡与灾难。

董卓护送着少帝刘辩,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缓缓踏入洛阳皇宫。刚一进宫,他便如同一只敏锐的猎豹,迅速展开了行动。他暗中指使心腹将领,带领着精锐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控制了皇宫的各个关键要道和宫门。那些原本负责守卫皇宫的侍卫们,面对董卓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一时间不知所措。有的试图反抗,但在董卓军队的强大武力威慑下,很快便被镇压下去。

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们,吓得瑟瑟发抖,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整个皇宫被一片紧张压抑的气氛所笼罩,往日的庄严与宁静荡然无存。董卓望着这一切,心中满是得意,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迈出了掌控朝廷的第一步。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早朝的钟声在寂静的皇宫中响起。大臣们怀着忐忑的心情,陆续步入朝堂。他们心中都清楚,今日的早朝,必将因为董卓的到来而变得不同寻常。少帝刘辩坐在龙椅上,神情依旧带着几分惊恐与不安。他的目光在群臣中游离,试图寻找一丝安全感。

董卓昂首阔步地走进朝堂,他那魁梧的身材和满脸的霸气,让在场的大臣们都不禁心头一震。他站在朝堂中央,目光扫视着众人,随后大声说道:“陛下,臣董卓,幸得护送陛下回宫,实乃臣之荣幸。如今朝中局势动荡,臣愿为陛下分忧,保我大汉江山社稷。”少帝刘辩微微点头,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董将军忠心可嘉,朕自当重重封赏。”

于是,在这早朝上,少帝刘辩按照董卓的意思,封董卓为相国,位极人臣,掌握着朝中的军政大权。董卓心中的野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向少帝谢恩后,便大摇大摆地站在了朝堂之上。

散朝之后,董卓回到自己的府邸,心中仍在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此时,他的谋士李儒前来求见。李儒,身材修长,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与狡黠。他走进大厅,向董卓行了一礼,然后说道:“主公,如今您虽已掌握大权,但洛阳城中,还有何进旧部二十余万兵马,若不加以收服,恐为后患。”

董卓微微皱眉,问道:“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李儒微微一笑,说道:“何进虽死,但其弟何苗尚在军中,且何苗与何进并非一心,他为人贪财好色,胆小怕事。我们可先派人暗中联络何苗,许以重金和高官厚禄,让他与我们合作。若他不肯,便派人将其暗杀,再以此为契机,收服他的兵马。而何进部将吴匡,对何进忠心耿耿,我们可在何苗死后,派人前去劝说吴匡,告知他何苗与宦官勾结,害死了何进,如今我们为他报仇,他必定会感激我们,从而归顺主公。”

董卓听后,连连点头,说道:“好计!就依你所言。”于是,董卓立刻派人按照李儒的计策行事。他们找到了何苗,向他传达了董卓的意思。何苗听闻,心中十分犹豫。他一方面贪恋董卓许下的荣华富贵,另一方面又担心背叛何进旧部会遭到报复。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董卓的人见劝说无果,便暗中安排杀手,在何苗外出之时,将其刺杀。

何苗被杀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洛阳城,何进旧部顿时群情激愤。吴匡更是悲痛欲绝,他发誓要为何进和何苗报仇。就在这时,董卓派来的使者找到了吴匡。使者向吴匡详细讲述了何苗与宦官勾结的“证据”,并表示董卓对何进的忠心十分敬佩,如今已为何进报仇,希望吴匡能够归顺董卓,共同为大汉效力。

吴匡听后,心中十分震惊和愤怒。他原本以为何苗是被董卓所害,没想到竟是何苗自己与宦官勾结。在使者的再三劝说下,吴匡心中的仇恨渐渐转向了何苗。他想到何进对自己的恩情,又想到如今的局势,最终决定归顺董卓。

就这样,董卓通过一系列手段,成功收服了何进旧部二十余万洛阳兵马。他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在洛阳城中,已然成为了说一不二的人物。而此时的大汉王朝,在董卓的掌控下,正一步步走向更加黑暗的深渊。朝中大臣们,有的敢怒而不敢言,有的则选择依附董卓,以求自保。天下局势,变得愈发动荡不安,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阿姐,我中举了!神探狄仁杰第四卷三国之拯救太后抗战之召唤千军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快进三国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穿越古代也挺好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史上最狂太子爷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从炮灰到王者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