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荣禧堂后一阵骚动。

宝钗,湘云,迎春,探春,惜春,甚至刚回来的元春都是拿眼看向黛玉。

难道要选取黛玉入宫?

黛玉心中也是慌乱无比。

和宝钗,元春不同,她就根本没想过要入宫。

眼看众人怪异眼神,黛玉心中六神无主。

若真的入宫……

自己那些小女孩的幻想岂不全落空了?

隆正帝都快五十了。

哪怕直接封妃,黛玉也不愿意!

决不!

……

京师东便门附近的接官亭中,风尘仆仆的林如海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客人。

微服的隆正帝微笑着拱手。

众目睽睽,林如海只能长揖为礼。

就这已经有些过分。

户部左侍郎已经算国之重臣。

满朝公卿,有几人当得起林如海的长揖?

“林兄弟不必如此,你我睽违十余年未见面了。”

隆正帝极亲热,挽着林如海的手进入亭中。

自有驿丞亲自前来伺候。

净水洗脸,洗手。

京师在明清以降就是风沙不断。

主要原因是燕山山脉几乎是秃的。

草原放牧过度,还有一些农耕区域,草场破坏严重。

榆林城北,原本是汉唐河套北边,水草丰茂之地,到明中期已经是沙漠了。

甚至榆林城经常被灌沙子,满城皆沙。

京师也好不到哪去,经常大风沙天。

纯农耕文明,越是人口多的时期,对自然环境和植被破坏就越严重。

百姓需要开出更多的地,哪怕是草地,坡地,林地。

同时盖房造屋要木料,日常烧火做饭也要柴薪。

百万人口的城市对木料的需求是天文数字。

别的不说,光是大内每年就需要五六百万斤的木炭。

木炭哪来的?

当然是伐木烧出来的。

满眼秃山可不太正常了。

也就南方一些深山老林才能一片青碧,北方四处秃山。

风沙大,每个人都满脸尘土,不洗洗简直不能见人。

在古代,接风洗尘不是客气话,是实际需要。

……

待林如海收拾完,君臣说话。

隆正帝简短交代了一些政务。

无非是整顿户部吏治,清查账簿,还有就是继续追缴库银。

都是苦活,累活,需要精明谨慎,同时手腕强硬。

还得是孤臣。

一旦有党,需要照顾同党,做事就只能瞻前顾后。

隆正帝当皇子时就是孤臣作派,他喜欢和选中的重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是孤臣。

“臣一定不负所托。”

林如海心中叹息,皇帝这是把自己当驴了。

在扬州辛苦十几年,功劳不小。

入京后如果是厚道皇帝,应该安排自己进礼部。

几年后以礼部尚书入阁。

又养望,经营人脉,又不必劳累。

好家伙,刚进京就又是把千斤重担压上来。

皇帝自己就是这性格,不惧艰难也不怕辛苦,累吐血了把血擦擦继续干。

就是苦了这些跟着皇帝混的大臣了。

不过……

林如海心中也是感动。

没有这种性格的皇帝,怎么谈的上大周中兴?

他在淮盐上的革新,只能算“术”,不能算“道”。

皇帝是要更改治理之道!

摊丁入亩只是前奏。

涮新吏治,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当差。

加上库银回收。

十年之内,大周的户部银库从可以跑老鼠到银两粮食满仓,一点也不会夸张。

另外吏治革新,朝廷权威增加,治理地方更容易。

钱粮一多,军队的战斗力也会大幅度上涨。

就算隆正一朝没有办法灭绝虏运,但国势强大,此后对鞑子们可以更加强势,不必担心隔一阵被人打进来,甚至围攻京城。

这种皇帝,你能怎么办?

只能给他卖命了。

以功劳见赏,没别的路子可走。

倒是隆正帝,说的嘴都干了,林如海如终如常,令这位天子也是颇为钦佩。

林卿这养气功夫……

到家了。

隆正帝顽心一起,喝了口茶,笑道:“林卿,你功劳之大,一个侍郎无以酬卿。朕有意令卿之女入宫,先为贵人,再封为四妃之一的贵妃,宫中贵妃缺位很久了!”

不得不说,虽是有相戏之心,但隆正帝诚意还是很足的。

按周制,是一后,三夫人,九嫔。

还有什么世妇之类,后世就不采纳了。

三夫人,后来改为四夫人,也就是四妃制。

除了皇后,就是四妃。

一般就是贵,淑,德,贤四妃。

历朝相差不多,最多字眼有所不同。

隆正帝当年的皇妃还在,也就是皇后,但这位不好色,为皇帝前还有多名子女,为皇帝后,这几年一个子女没有。

是全身心扑在国事上了。

估计身体也可能是有隐疾。

贾元春封妃几年,也是没生子嗣。

且元春封的是贤妃,也就是四妃的末尾。

贾家狂喜,主要是因为封妃就是古制三夫人之一,算是很有地位了。

若是贵妃……

怕是贾家的人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戴权,夏守忠,周太监等人,绝不会也不敢去敲贵妃家人的竹杠。

黛玉一入宫,直接给贵妃。

若年岁渐长,十余年后加皇贵妃也有可能。

没错,宫中是一后四夫人,就是一后四妃。

但年高德长在宫中时间久的贵妃,照例会加皇贵妃。

一个皇字加上去地位就不一样了。

就算将来隆正帝崩了,皇后是皇太后,皇贵妃也是皇太贵妃,地位远超一般太妃,新君也必须给予一定的尊重,否则可被视为不孝。

这诚意,隆正帝也算给足了。

林家可以说也是成为重要外戚之一了。

林如海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唯一坏处,就是容易成为文官群体中的异类。

毕竟文官不喜欢和皇家结亲,对和皇家结亲的同僚,也会持排斥态度。

但林如何还真不需要!

林家也不需要。

林如海简在帝心,股肱之臣,哪需要把自己女儿送到宫里去?

况且林家无后,自黛玉之后这一脉算断绝了,黛玉就算成了妃嫔,能荫庇谁?

给黛玉找个好亲事,彼此相配,小夫妻能够感情好,哄着黛玉舒舒服服过关这一生,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这也是林如海将黛玉送到荣国府的原因。

不用讳言,一开始林如海肯定是相中宝玉。

年龄相当,宝玉此子,林如海见过几次。

出息是肯定没有了。

以小见大,从小太过受宠了。

但林如海一直关注,宝玉有几分歪才,诗能写得,赋也能写的,好歹算腹有诗书。

不像贾琏几个,就是标准的不学无术的纨绔。

和贾珠是没得比。

贾珠能娶李纨,还是靠的自己。

十来岁就进学,还是国公府的嫡脉子弟,说明有两点,其一,贾珠聪明,其二,自律。

这两条放在国子嫡脉子弟身上,殊为难得。

这也是李纨这个国子监祭酒之女能嫁入贾府的原因。

文武殊途,贾家武事不行,打算扶持子弟走文官一脉。

和李家攀亲就是这个布局的开始。

融入文官群体,结亲是最好的开端。

那些官绅世家,哪家不结亲?

加上为主考点的门生,当地方官取中的秀才,举人。

几代人下来,这是多么可怕的关系网?

几百年的历史的官绅世家,想衰败都难!

他们是真正有权势的存在,论暗中的权势还大于国公府!

贾家的影响力只限于军中,地方上得靠那些军头违规操作硬来,总是会留尾巴,搞不好就出事。

人家文官一脉的官绅,官府和地方势力勾结,很多事情不声不响的就做了。

兼并田亩,优免田赋,免徭役身丁,荫庇大量农户为自己家佃农……

这些事,是官绅们的特权,人家都不算违规。

这叫优待读书种子,名正言顺!

贾家历经数代,开国之后武勋既要效力,又被忌惮提防。

着实为难。

若转为官绅家族,那就不同了。

空头爵位可以传下去,族中子弟皆读书有成,庄园田产只会越来越多,岂不美哉?

可惜,事与愿违,贾珠是读出书来,还娶了官绅之女,可惜福薄,也是贾家运道不好,贾珠早逝。

贾敬倒是早早读出来了,也成了进士,但这厮糊涂透顶,他读书有成,还不如当个纨绔,最少不给贾家招祸。

读书转官绅这一条路,贾家算走不通了。

贾珍,贾琏几个都不是读书的料。

宝玉也不成,歪才有,正才为零。

根本没半点自律,光聪明有毛线用。

林如海对此也心知肚明。

也无所谓了。

宝玉正常无法袭爵,贾珠是死了,但他上头还有个贾琏。

贾琏是贾赦嫡子,将军号又在贾赦身上,注定是贾琏袭爵。

但荣国府权力都在二房,也就是在贾政夫妇手上。

更直接的就是在王夫人手上。

邢夫人就是摆设,只能管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人事权,阖府财权都在王夫人和凤姐手里,背后还有贾母遥控。

这种局面贾赦当然不爽。

有一次故意讽刺贾政,说世袭爵位要落贾环头上。

贾政听了尴尬无比。

他自己夫妻欺凌长兄,剥夺人事权和财权,贾赦就讽刺贾环将来也以小凌大。

这些都是暗笔,不留心还真瞧不出来。

有贾琏和宝玉在,怎么轮到不得宠的庶子贾环?

贾赦当然是在讽刺贾政,老阴阳家了。

而且贾赦的讽刺也真说中了。

贾政没想,但有人想。

王夫人一直在布局。

凤姐几次流产不简单。

凤姐又嫉妒,又骄狂,不会允许贾琏纳妾。

搞不好再过十几年贾赦死了,贾琏还是无后。

无后之人,承什么嗣?

到时候活动一番,宝玉可以趁势袭爵,顺理成章成为荣国府之主,到时候反而是大房和二房重新一统,宝玉继承一个完整的荣国府。

凤姐也是看出点东西,所以选择依附贾母。

李纨更机灵,凡事不掺和,反正贾兰也是王夫人亲孙子,总不能为了儿子搞死孙子吧?

将来宝玉有子,贾兰读书出外,爵位和荣国府也不想,所以李纨总是摆出一副淡然模样,对贾兰的教育也是潜移默化。

后来贾兰中了进士但也没留在荣国府,这小子从小被李纨教的亲情淡薄。

也不能说是坏事。

要真是贾兰以继承人自居,搞不好会出什么事。

王夫人疼宝玉已经有点入魔了,亲人都是绊脚石。

没有贾芸的信,还有林如海坐实了王夫人干的那些蠢毒之事,宝玉还算是林如海眼里的良配。

毕竟前途未来加上人品都不错,配的上黛玉。

为父者,黛玉又是女孩儿,林如海只想黛玉无灾无患富贵一生。

如贾母那样,最好。

但世事难如人意。

林如海长揖,面露坚定之色的道:“请陛下恕臣无礼,臣膝下只有小女一人,想叫她长伴膝下,不愿送入宫中。”

隆正帝哈哈笑道:“林卿放心,朕相戏耳。其实,是朕给卿找了一个好姑爷。”

林如海哭笑不得。

皇帝性子寡淡,又一心扑在国事上,任何爱好没有。

最多会小酌几杯。

居然也学会开玩笑了。

看来最近京城气氛向好,皇帝心情也是放松的紧。

但……

林如海还是不想儿女婚事操于他人之手。

他一个不慎,差点选错了女婿人选,接下来可要慎重。

“臣……还是想自己挑挑。”

隆正帝笑道:“卿不想听听人选?”

林如海无奈道:“请陛下示下。”

“一等伯,蓟镇节度副使,大宁卫兵马使贾芸。”

“贾记书局东主,贾记车行东主,身家数十万两是有的。”

“又年未满十七,少年英才,生的也英俊,贾芸和卿家也算有亲,卿意下如何?”

隆正帝笑吟吟的说出自己人选,一副不怕林如海不答应的笃定模样。

林如海愣了。

他在地方,下决心改煮为晒,就是因为贾芸的两论激励了他。

加上贾芸密信之事,还有贾芸的诸多事业,还有贾芸的文才,可以说林如海对贾芸是相当欣赏。

但欣赏归欣赏……把黛玉许给这小子,林如海心中顿时就不是滋味。

还打算自己回京之后,从容考察青年才俊,从中挑一个最合适的呢。

其实林如海也明白自己心理微妙。

若是一般的高官显贵,林如海当是儿女成群。

很多勋贵高门,儿女就是用来联姻用的。

但林如海就黛玉一个女儿,感觉上当然不同。

哪怕贾芸再出息几倍,感觉上还是要抢走自己爱女的外人。

实在可恨!

“林卿,如何?”

隆正帝却不容林如海多考虑。

这个婚,他赐定了。

如此一来,贾芸更被嫡脉所不容。

贾家的事,哪桩能瞒过他?

宝玉和黛玉的安排,阖府尽知,隆正帝能不知道?

这事,原本就在安排之中!

加上替林如海择一佳婿,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赏赐了。

“臣听陛下安排。”

事已至此,林如海惟有苦笑抱拳,同意这桩婚事。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神探狄仁杰第四卷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快进三国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大明金钱帝国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天生就会跑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