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太太继续说道:“许是那正头姻缘来了挡也挡不住,没两年,独居在当初嫁妆宅子的宋娘子,得了国子监祭酒夫人的抬举,沈老太太性情敦厚,却是极喜爱宋娘子艳阳般活泼性子,一来二去为自家做了几年鳏夫的长子说了宋娘子这门亲。”
锦绣诧异,“如此,这门亲事可是宋娘子自个做的主?”
“正是。”孙老太太低声点头笑应,“宋娘子本身就是个主意正的,敲定好了婚事过了明路,沈家的聘礼如流水似的送到那宅子,便也是为了给宋娘子做势。成婚后宋娘子与沈家大郎虽未有所出,不过,她将前头大娘子留下的一儿一女视为己出,日子同样过得和和美美。”
锦绣暗暗感叹,“是桩令人羡煞的好姻缘。”
“谁说不是,便是看在国子监祭酒的门第,京里的官眷人人不得给宋娘子几分薄面,就是那娘家人怕是没能从中讨着好,时常脑子拎不清的,同这么好的姻亲断了联络。据闻,旧年时宋家大娘子还跑到亲生闺女面前穿窜着和离,让宋娘子往 必离了同前头的男人和好,你说说,这哪是体面人家干得出来的事儿。”
锦绣惊讶的抽了口凉气,不可置信的看向宋家大娘子洪氏,瞧着面色温和友善,不曾想,却是个老糊涂的妇人。
“好在祭酒沈家为宋娘子站住脚,不然,这门好好的姻缘可不就被娘家搅和了,以至于她们现在母女相见形如陌路。”
锦绣听完后,不免内心一阵唏嘘,原来,天底下仍有许多父母,不一定出自真心为着子女。
她端起茶盏轻轻抿了口,台上戏班绘声绘色演绎名曲【梅花操】,南音曲凤旋律清明,唱出梅花的高洁与坚契,像是寓意女子也该如梅花般,在寒风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娇艳与坚强。
这时,孙府一名丫鬟神色难掩急切地来到刘嬷嬷身旁,低声耳语着什么,锦绣身后的魏娘和扶桑目光警惕的朝她们看去。
只见,刘嬷嬷听完丫鬟的禀报,脸色一瞬间闪过慌乱,但很快稳住心神,下意识看了看锦绣。
锦绣意有所察的放下茶盏。
刘嬷嬷弯腰在孙老太太身旁,用着锦绣也能听见的声音禀道:“老太太,郡主,后院似生了些小事,咱家小姑娘让人来回禀老太太。”
孙家的小姑娘正是与明疏交好的孙晚凝,锦绣想到自家闺女,不免着急的皱起眉头,“可说生了什么事?”
刘嬷嬷不敢隐瞒,轻声道,“说是刑部尚书府家的吕姑娘,险些把明疏姑娘推落荷花池,好在明疏姑娘身边有丫鬟跟着,暂时无碍。”
孙老太太神色大变,锦绣已然站了起来。
孙老太太见状,连忙起身道:“去禀了大娘子。”
“是,老太太。”
老太太知道锦绣着急,缓声安抚道:“老身随郡主前去瞧瞧。”
“好。”即便老太太不去,锦绣必然要去看一眼才放心,哪怕闺女身边有丹若和杏月,她魏瑶的女儿岂容她人随意欺辱。
孙家做为宴请的主家,府里生了事自然也难逃其咎,孙老太太只盼着别闹出什么幺蛾子,白白毁了她的一番用心。
刑部尚书吕大人乃是宫里惠妃的父亲,五皇子的外祖,该说不应出现在孙家宴请的名录,可孙老太太与惠妃已逝的娘是亲姐妹,即便两家眼下立场不同,但是,她老人家的寿辰宴不请上吕家说不过去。
严大娘子听说小姑娘玩耍的后院出事,免不了一惊一乍的引起周边娘子们的注意,不会多儿,一行人火急火燎的赶往后院。
锦绣和孙老太太先来到的后院,远远的就看见一群年岁相当的小姑娘围拢在荷花池边上,有年岁大的姑娘则在旁三两成群的隔火相望窃窃私语,看见长辈们来了,识趣的闭上嘴置身事后。
在一群小姑娘吱吱喳喳的吵闹声中,锦绣听见明疏带着哭腔委屈道,“胡说,我才没有拿你的手串。”
人群里,丹若也说道:“吕姑娘,你这话可是冤了我家姑娘,分明是你的丫鬟故意将手串扔到我家姑娘脚边,婢子可是看得一清二,我家姑娘可是连碰都没碰过你的手串。”
丹若话音一落,对方稚嫩的指责声起,“放肆,一个丫鬟也敢在本姑娘面前造肆,信不信我让我祖父治你的罪,贺明疏就是个小偷,她看上了本姑娘的手串,开口问了,本姑娘也不是不愿给她把玩,何至于在背地里干出这等鸡鸣狗盗之事,简直是丢了我们京城圈子的脸。”
魏娘和扶桑听见这话,脸瞬间黑如墨,下意识地看向走在面前的主子。
锦绣交握在袖子下的手紧了几分,面上不显加快了脚步近前,“疏儿~。”
闻言,姑娘堆瞬间散开,小丫头双眼泛红的朝锦绣扑来,“娘亲。”
丹若和杏月也缓步向主子走来,“郡主。”
京圈里的官家千金都知道这声【郡主】象征着什么身份,领着各自的丫鬟低下脑袋,大气不敢出。
唯有先前指哉明疏偷拿手串的吕家姑娘,依旧是那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半点不惧来人。
“疏儿别怕,娘亲来了,娘亲听说你摔着了,可有伤到哪儿?”锦绣半蹲下身,着急的拉起闺女的手上下打量。
明疏红着眼,坚强的没让眼泪流出来,抿着唇摇头:“娘亲,岁好没事儿。”
丹若这时回禀道:“郡主,刚才吕家姑娘的丫鬟没拿稳自家主子的贵重手串,不经意落在了咱家姑娘脚边,让吕家姑娘对咱家小姑娘发了一通火气,婢子和杏月在旁看着,没让小姑娘伤着。”
丹若的话说得委婉,但任谁听了都知道她这番话已经表明了一切,是在向主子状告刑部尚书府家的小姑娘。
孙老太太沉着脸,看向来到近前的孙女孙晚凝,“晚凝,你说说,刚才你可有看见事发的经过?”
孙晚凝点点头,先是向祖母和锦绣福了一礼:“回祖母,孙女方才同见微妹妹还有明疏妹妹在池边赏荷花,我们三个一直没有离开彼此的视线,孙女相信明疏妹妹,许是吕家姑娘有所误会,好在丫鬟们都在没酿成什么大事。”
小姑娘虽没点明吕家姑娘怎么推的明疏,但大人哪会不清楚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