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庚头一天上职还算顺利,院里同僚多有恭维照拂,便连顶锋上司也对他客气有加,一切源自于他身上那层郡马的身份。
自古以来,附马郡马即将恩科入士,朝廷都不会给他们委以重任,可身为郡马的贺年庚依旧能够步入翰林,想来,皇上确实重用于他。
再有翰林里不少是宰相党羽,大家都在暗地里注意贺年庚的一举一动,倘若他过份殷切与宰相一派深交,那么便正中邢相的猜想,贺年庚在给他设套。
但贺年庚却保持着该有的分寸,不管是哪派的党羽,该聊的聊该说的说,不该涉及到的话题适可而止,可谓是左右逢迎人缘好到不行,让人根本摸不透他的想法,更像是一朵不参与任何朝政党派的小白花儿。
远在户部衙门的邢安青同样不急于出手,倒是叮嘱翰林院里的人盯紧贺年庚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他汇报,再寻摸合适的时机与贺年庚碰面。
贺府,前院。
静谧的午后,在另一处偏僻的院落里,传出一阵阵清脆的吱吱声晌。
放眼望去,偌大院子里的七八间厢房页门窗户大敞,声音是从两间厢房运作的木织传来。十多名织布娘子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手中活计,每台织机由上下两名娘子撑控,她们配合得当,日以继夜的织出纹样雅致,光绎绚丽的布料。
锦绣接过一名织布娘子递来的半匹料子,光是这半匹便已是一台织机两名织娘耗费半月的成果,锦绣满意的抚摸触手光滑的面料。
“不知奴家们织的布,可能合郡主的心意。”说话的织布娘子本姓曾,来自于扬州。
传闻扬州城织艺了得,坊间女子都有自己的手艺以织布为生,更有那在织布坊劳作过的女工学会了织花样的好手艺;早在兖州城找到吴阿布的时候,锦绣便有了开创自家布艺作坊的想法。
于是年庚便给扬州城的安方奕去了封书信,收到信件的方奕安恨不能与年庚和锦绣牵牢紧密的关系,当即与当知府的老子商议此事,恰好衙门收押了一批犯了事的女囚。
而这些女囚当中的曾姓娘子,原是在扬州城有名的布艺纺劳作的织娘,犯的也不是啥大事,因家中男人不事生产,一家子全靠她卖手艺维持生计,还得成日遭受公婆打骂折辱,一怒之下打伤了刻薄的婆母,因而被当家男人扭送官府。
婆家在官府公审堂上写下休书,本身清官都难断的家务事,因对方一家胡搅蛮缠,硬是让官府给重伤他人的曾娘子重罪,因此而关押入狱。
只若交上十两赎银便能摆脱官非,但婆家人一心至其死罪,又怎会将人从官府赎出来,方知府父子俩干脆以此给郡主和郡马送出一份大礼。
先是以方奕安的名义向衙门交付赎银,曾娘子为首其中会织布的女囚逐一被官府赦免,重见天日又重获新生的织娘们对官府感恩戴德,听说官府还牵线给她们谋得一份生计,个个二话不提都愿意签下卖身契,离开让她们生伤落泪的故里,前往上京谋一份新的出路。
锦绣暂时将织布和裁前的作坊安置在府里,一来是为了节省开流,反正府邸前头两进空置的院落多,二来也方便她与织娘和制衣娘交流工作。
织布用的茧丝线是由年忠亲自下江南订制回来的中等料子,再送到城郊庄子通过阿不的手艺染色,最后再拉回府里交到这批织娘手上,由阿不的手艺染出的丝线自带有草料的芳香,织出来的布料同样可以做到防虫护肤的作用。
织娘们所织的花纹样式由锦绣亲绘,花样百出,如福寿三多,緾枝海棠,瑞虎灵芝,福?双至,金扇寻秋,百花撵鱼纹,秋水雁归,八宝鱼化龙等,都是样式寓意极好的纹路。
配色便由她们一同商议,从前曾娘子在扬州城织坊劳作,主家用的是普通的棉丝,扬州城虽以织艺闻名,但因为行业竞争激烈 ,往往以价格优势为着,所以用料没有那般讲究。
而锦绣要求的用料是茧丝,织出来的料子自然是好得没话说,纹路又极其讲究织法复杂,先把图案绘制在铺满格子的绘本上,然后捆绑好花本,光是前期的打范本,穿经,兜花等二十多道准备工序就得耗费大量时间。
因为采用活色技术,经纬线可同时显色,每台机子由两人一上一下配合编织,织出来的图案雅致,华而不炫,贵而不显,每天一台机子也只能织出来五六寸,毕竟慢工出细活。
锦绣深表满意,这般好看质地坚柔的料子,正是她想要的成效,“不错,想来在曾娘子的带领下,众位娘子都是用心的。”
曾娘子笑道,“郡主谬赞,我等能为郡主效劳本就已是福气。”
锦绣笑着示意魏娘近前来看,“你觉得可好?”
“奴家不必凑近,便能瞧着是上好的料子,整个上京城的达官显贵都未必能穿上这种质地不错的好料,郡主的眼光向来都好,想来,布行一经开业,该是能受京城大户娘子的喜爱。”
魏娘知道这些好料都是用茧丝所织,不敢轻易上手触摸,又道:“郡主,料子您还没给起名字呢不是。”
锦绣倒是忘了这回事,先前她只想着让织娘按照她的意思来织出成品。
曾娘子笑道,“正是,郡主该给料子起个好名字,将来世人才知道由郡主一手创新的料子叫什么。”
锦绣想了想,说道:“听曾娘子这般说,如若我起名瑶锦,大家可会觉得我私心过重。”
“瑶锦。”曾娘子在嘴边过了一遍,笑道:“好名字,用的是郡主您的闺名,寓意好象征也好,本就是郡主您创办的织布行,又怎会是私心呢。”
魏娘说,“曾娘子说的没错,瑶锦这名字好。”
“好,那么以后我们家织出的料子就叫作瑶锦。”锦绣可不敢说,自己实在是想不出好名字随口而来。
既然大家都觉着好,便叫【瑶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