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楚启安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他身着一身束装,显得格外精神抖擞。
楚启安拿上了巨刀,步伐稳健地走到了易常青面前。易常青见状,犹豫片刻后,终于还是开口劝道:“殿下,开弓没有回头箭啊。”
楚启安停下脚步,转头看了易常青一眼,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说道:“你猜猜看,为什么这次是我亲自动手?侯爷,本王其实也别无选择。”说完,他不再理会易常青,径直向前走去,同时下令道:“行动吧,放出飞鸽传书。”
“是,殿下!”易常青应道,随即转身去执行命令。
楚启安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了房间,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门外。
……
“陛下,依小的之见,安王殿下应该已经开始行动了。”牧野站在武天策身旁,低声说道。
武天策沉默片刻,然后缓缓开口:“你说,朕算是一个合格的兄长吗?以陈列的实力,再加上他带去的人,还有易常青的三百人,这些力量是否足够呢?”
牧野听到武天策的话,心中一惊,连忙双膝跪地,诚惶诚恐地说道:“陛下,小的万万不敢对陛下有任何评论!至于这些力量是否足够,实在非小的所能知晓,更非陛下所能洞悉的啊!”
武天策见状,摆了摆手,示意牧野起身,然后淡淡地说道:“罢了,你先下去吧。”
待牧野退下后,武天策独自站在地图前,凝视着那上面的山川河流,心中却思绪万千。
他喃喃自语道:“虽然目前大武内并无强大的江湖势力。但那些零散的小势力,却也不容忽视。朕如今亦是别无他法,只能如此了。小安啊,你莫要怪朕,朕也是迫不得已啊!朕身为一国之君,肩负着天下苍生的重任,实在不能让国家陷入动荡之中。”
说到此处,武天策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朕也担心有朝一日会出现君弱臣强的局面,到那时,朕又该如何自处呢?”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地图上的各个角落,仿佛要将这片土地的每一处都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然而,面对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他却感到一阵无力。
就在这个时候,太后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地走了进来。
太后径直走到皇儿面前,停下脚步,凝视着他的眼睛,然后轻声开口说道:“皇儿啊,这已经是第二代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你们也已经长大成人。然而,哀家心中却始终有一丝忧虑。”
太后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接着,她继续说道:“你父皇在世之时,常常对一些事情感到后悔。他深知权力的双刃剑性质,既可以带来荣耀和成就,也可能带来无尽的烦恼和悔恨。所以,哀家希望你能明白,一旦登上皇位,成为一国之君,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太后接着说:“新政虽然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但世间之事并非总是如此简单。新政的推行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需要你去应对和解决。记住,凡事都要有一个度,不可过度激进,也不可过于保守。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在治理国家的道路上走得稳健。”
最后,太后深深地看了武天策一眼,眼中透露出对他的期望。她缓缓说道:“你也是知道的,为什么楚启安从五岁起就让你养在身边。先帝就是希望你能亲自教导楚启步,让你有朝一日动……。希望你能不辜负哀家的期望,成为一个英明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