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刘旭以一人之力单挑新记总堂,威逼新记让出湾仔,和连胜便被港岛所有势力列入不可惹的名单中。
而平静的时光总是容易让人忽视,一晃眼的功夫,腊月里的弥敦道飘着细密冷雨,霓虹招牌在积水中洇出斑斓光晕。
再过两日便是元旦,街边的报摊不停叫卖着\"85港岛经济将腾飞\"的号外,油墨未干的纸张掠过潮湿街道。
当阳光高悬正空时,刘旭在前后两辆高档汽车的保护下,来到啤酒厂巡视,查看啤酒的库存情况与开工的情况。
由于之前约过交通署署长吃了个饭,顺带塞了个‘古董’,消防巡查的事情早就彻底解决。
说到底这只是长江大少爷打的招呼,并不是超人亲自打的。
仅仅交通署署长的一个电话,消防署的审核负责人便满是笑脸的应下东升啤酒厂没有任何消防问题。
而卫生署的负责人则是想硬气一下,但当交通署给卫生署署长打去一个电话,对方的语气便骤然变换。
不过,刘旭不是单纯的借势压人,在饭局结束后,他还私底下给两个负责人塞了一个最低级的‘古董’。
让卫生署与消防署的审核人员内心的芥蒂彻底消散,满脸诚挚的拉着刘旭的手,满口的相识恨晚。
还主动交代其中不仅有长江大少爷的招呼,隐晦告知他私底下还有郭家掺和其中。
让刘旭内心大骂郭胜得奸诈,笑脸盈盈的将他送出门口,私底下却算计李大少来找他麻烦。
若不是担心会暴露身份,刘旭说什么都要让张梓豪请郭家话事人去离岛喝喝茶,泡泡澡。
听说海水泡澡有利身心健康,泡的好甚至能提高睡眠质量,一觉睡到天荒地老。
随着麦芽的醇厚香气、啤酒花的清新芬芳,在啤酒厂回荡,刘旭收回思绪,认真巡视着厂内的情况。
原料仓库,叉车司机熟练地操控着机器,将一袋袋金黄的麦芽和翠绿的啤酒花精准地搬运到指定位置。
仓库管理员则仔细地核对货物的数量和质量,认真记录着每一项数据,确保原料的供应万无一失。
糖化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工人们站在巨大的糖化锅前,眼神专注地盯着仪表盘上的各项数据,熟练地操作着阀门和开关。
麦芽在适宜的温度下与水充分混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逐渐转化为香甜的麦汁。
发酵车间,巨大的发酵罐整齐排列,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
工人穿梭在发酵罐之间,检查罐内压力、温度和发酵进度。
他们就像一群细心的守护者,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发酵罐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参数,确保啤酒在最佳的环境中发酵成熟。
过滤车间里,过滤设备高速运转,将发酵后的啤酒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沉淀物,使啤酒变得清澈透明、口感纯净。
包装车间内,机器的运转声和包装材料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确认啤酒厂运行情况有条不紊,刘旭欣慰的拍了拍钱林,承诺年底会给其报个大红包。
刘旭紧接着又巡视了一番自来水厂与航运公司。
前者由于运营团队成熟,且王老头的确是熟悉水厂的运转,倒是并未出现什么大问题。
而后者,王炳森身为专业的经理人,在有港岛一流社团撑腰的情况下,业务能力可谓是出类拔萃。
从航运公司出来后,刘旭并没有立刻返回东升大厦,而是前往了上海街,查看店铺的情况。
受夏国陈兵港岛边境的影响,无论是华人富商还是英资,尽皆大量抛售手中的固定资产。
刘旭作为后世而来的人,在知道两边打不起来的情况下,则是挥舞着钞票,大肆低价接收着。
若是他愿意,上海街完全可以改成刘旭街。毕竟这条街上百分之九十的商铺已经在他名下。
靠着夏国军队的边境演练与回归条例的铺垫,油麻地商铺,有五分之一在他名下。
随着回归条例的正式公布,港岛的客流量一直在稳步回升,连带着这些商铺的价值也在稳步的增长。
而身为后世来的刘旭清楚知道这还只是小利,待到二十一世纪这些商铺的价格将增长至十倍甚至是数十倍。
更别说还有一个翰园小区、十五家停车场、多家夜总会和数十家酒吧、KtV。
‘港半城’的称号可能还称不上,但‘油尖旺地主’的称号还是能够上的,外带一个‘九龙皇帝’。
……
东升大厦,刘旭指关节轻轻敲击桌面,刚才还嘈杂的会议大厅内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环坐的众人纷纷不由自主的停下嘴中的交谈,屏住呼吸,目光满是严肃的定格在首位那张年轻且略显稚嫩脸上。
随着“开始吧”三个字在会议室上空回荡,会议室内的氛围才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接连打服东星、洪兴与新记三个一流社团,再加上社团一半的堂主都是从他手中提拔起来的。
现在已经不是刘旭离不开和连胜,而是它离不开刘旭。这让刘旭在和连胜说一不二。
对社团指手画脚的叔父辈被送去养老,每月的总堂会议也只剩下建议权,再无投票的权利。
邓威与双番东等人的死亡算是彻底打醒了叔父们,而邓威、双番东等人的家人接连意外丧命则是让叔父们彻底害怕起来。
享受了十多年安逸的他们,早就没了年轻时的热血与冲劲。剩下的只有享受最后的权利,趴在和连胜身上吸血。
而当最后的权利被剥夺,在清楚认识到没有反抗的能力,且一旦失败还会牵连到家人时,这群人便只剩下享乐。
安静的趴在阴影中,享受最后的分红。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十二位叔父的位置空缺一大半,再加上和连胜拿下港岛百分之七十的蔬菜瓜果市场,他们每年至少能分到五百万港币。
这是这些叔父们能安静养老的主要原因。
“刘生,我堂口方面风平浪静,无论是东星还是其它的中小势力都不敢踩过界,唯独泥沙公司有些问题。”
开口的是大埔区的大浦黑。
由于大埔区离内陆近,而港岛又严禁采砂,所以刘旭给大浦黑介绍的生意是从内陆运送建筑材料,主要便是泥沙。
装修方面有大d,建筑材料方面有大浦黑,至于建筑方面他后续打算放在社团总公司名下。
“是李老登本人下场了还是托关系找人下场了?”
无怪乎刘旭有此问。
港岛此时大多生意想要开展,并做大做强都是需要牌照的。
所以港岛此时涉及砂石方面的建筑公司除了青泥,便只有大浦黑手中的‘夏泥’公司。
为了拿下泥沙的牌照,刘旭特地飞了一趟不列颠,当面请劳海伦帮忙,又向斯卡伦承诺提供一千就业岗位才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