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庆四年(824年)正月二十四日,十六岁的少年李湛即位,成为大唐第十四任帝王,是为唐敬宗!

他一登基就创下了大唐帝王史上的一个新记录——年龄最小的帝王!

纵观之前大唐历任帝王,称帝时均已成年,即便是相对年轻些的高宗李治,即位也已二十一岁。睿宗李旦两次称帝,第一次即位虽也十六,但那时他只是作为母亲武则天的傀儡,有名无实而已,算不得数!

为了辅佐年幼的敬宗,在其祖母郭太后和一众宦官的授意下,左右逢源的李逢吉被加封摄冢宰,名列众相之首,全权总理朝政事务。

李逢吉处事圆滑,有着丰富的施政经验和较强的施政能力,但是度量不大,容不下与他政见不和的人。

穆宗在位时,他排挤裴度,将人家免掉同平章事职称,外放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千方百计打压户部侍郎李绅,鲜除了李绅翰林学士的身份,好在有穆宗信任才未能将其驱逐出朝,这让他对李绅愈发忌恨。

李绅有个远房堂侄李虞,很有些才华,在当地小有名气,自称不愿入仕,隐居于华阳川(今陕西华阴市华阳乡)。等到他伯父李耆升任左拾遗,却动了当官念头,写信求伯父向朝廷引荐自己,没想到把信错寄给了李绅。李绅对这位堂侄的虚伪非常不屑,回信讥讽他,把这事当做笑话讲给了同僚。

但凡李虞这样的人,往往把面子看得比命还重,李绅的做法严重伤害了他。为了报复,他主动求见李逢吉,把李绅平日里评论李逢吉的话如实告之。

李逢吉顿时大怒,指派补阙张又新、前河阳掌书记李仲言与李虞一起监视李绅,并将搜寻到的信息经过一番恶意加工,在权贵间四处散播。诬称李绅时常刺探官员动向,只要发现有聚在一起议论的,就指为朋党,上报皇上。

在这些流言蜚语的中伤下,没过多久,朝中官员对李绅都避而远之!

等到敬宗即位,李逢吉及其党徒既为李绅的失势感到高兴,又担心敬宗会起用李绅,日夜密谋如何将李绅赶走。

楚州刺史苏遇告诉李逢吉党徒:“主上新近即位,一定会接见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如果让李绅与主上见面,恐怕不好!”

党徒们深以为然,急忙禀报李逢吉:“事态紧急,倘若等到皇上听政,恐怕就来不及了!”

李逢吉是官场老手,最清楚当皇帝的忌讳什么!思索片刻,让权阉王守澄告诉敬宗:“陛下当初能做太子,完全出自李逢吉的功劳!像杜元颖、李绅这些人,那时都想拥立深王为太子(深王是宪宗之子,敬宗的叔叔)。”

紧接着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也上疏提及此事,敬宗将信将疑。

李逢吉趁热打铁,奏报说:“李绅对皇上不利,请将他加以贬黜!”

敬宗依然不太相信,再三追问之下,得到的全是一个回答,只得听从了李逢吉意见。

二月初三,诏令下达,李绅被贬为端州司马!

端州位于今广东肇庆,距长安有千里之遥,在那时可是妥妥的烟瘴之地。

李逢吉率领百官上表,庆贺除去了李绅这一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害”!

退出朝堂后,百官又到中书省向李逢吉道贺,却遇到门人的拦阻,说是李逢吉正与张又新密谈。等了许久,看到张又新出来,满脸笑意的冲着众人拱手施礼,不无得意的说:“李绅的事,又新我实在不敢谦让!”众人骇然不语,对他极为忌惮!

右拾遗吴思因没有参与道贺,惹怒了李逢吉,打发他为使者,前往吐蕃替穆宗报丧!

不久,由李绅引荐的两位翰林学士庞严、蒋防,分别被贬为信州刺史、汀州刺史!

到了这一步,张又新等仍不肯罢休,每天上疏说对李绅的处理太轻,忽悠敬宗杀掉李绅!

面对这种霸道行径,满朝文武闭口不言,只有翰林学士韦处厚指出:“李绅遭李逢吉一党构陷,人人倍感惊骇。李绅蒙先帝器重,即便有罪也应宽容,以此表达不改父亲意愿的孝心,况且他本无罪。”敬宗这才有所省悟。

一次,敬宗在翻阅宫中文书时,看到穆宗留下的一箱文件,发现了当时裴度、杜元颖、李绅联名拥立敬宗为太子的奏疏,不禁扼腕叹惜,让人烧毁了诬陷李绅的表章。虽然暂未将李绅召回,却也不再相信诽谤李绅的流言。

刚满十六岁的敬宗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在经过即位之初的忙碌后,开始在宫中与宦官、乐人游戏玩耍,犒赏给他们的财物不计其数。

自三月初五起,敬宗开始在延英殿召见宰相,商议国事!但是由于他年幼贪睡,上朝时常很晚。

三月十九这天,百官照例在紫宸门外列队等候。太阳升起老高仍不见敬宗出来,一些岁数较大、身体虚弱的官员累得几乎要僵卧于地。

谏议大夫李浡找到宰相说:“昨天臣就上疏,指出皇上坐朝太晚,没想到今天比昨天更晚。这都是臣的失职,请让臣到金吾卫处等候处罚!”

李逢吉想借此树立权威,暗中授意左拾遗刘栖楚,在敬宗上朝后,上演一出忠臣死谏的戏码。

有了首相支持,刘栖楚胆气顿生。只见他满脸悲痛的对敬宗说:“宪宗与先帝都是见多识广的年长君主,天下仍时有叛乱。陛下正值精力旺盛,本应宵衣旰食治理政务,您却纵情声色,很晚才起。先帝灵柩还未下葬,欢乐的乐声已响彻四方。美好政令不见彰显,昏聩的恶名早传出很远。再这样下去,臣恐怕国运不会长久。就让臣在玉阶下撞死,用以为臣的谏言不力而告罪!”

话音刚落,他便跪在地上不停的用力叩头,霎时血流满面。

李逢吉假模式样的宣告:“刘栖楚停止叩头,等候处理!”

刘栖楚捧着脑袋站起,又弹劾宦官干政一事。敬宗满脸不悦的挥手让他出去,刘栖楚说:“陛下不采纳臣的意见,请让臣去死!”

一旁的牛僧孺实在看不下去,对他说:“你所奏之事已经知道,到门外等候!”刘栖楚这才心满意足的退下。

李逢吉大力褒奖刘栖楚的忠贞,说他所提意见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还请陛下采纳。

敬宗于是让中使前去褒奖刘栖楚,提拔他为起居舍人,赐五品官服。

刘栖楚索性继续演戏,以身体有疾为由推辞不受。

这出忠臣大戏演得虽真,却让敬宗无比反感。不但我行我素,而且玩闹的更加出格!

李逢吉巴不得敬宗一直这样下去,以便他可以无所顾忌的操弄权柄!

三月十六日,在李逢吉安排下,一系列人事任命下达!布衣姜洽、李虞、刘坚,代大理评事陆洿直接升任补阙、拾遗。

补阙、拾遗都是言官,有弹劾百官的职能,类似于现在的纪监委。李逢吉提拔他们,无非是利用他们的嘴和笔,排挤打压政敌。

在李逢吉刻意培养下,张又新、李仲言、李续之、李虞、刘栖楚、姜洽,以及拾遗张权舆、程昔范这八人都成了他的得力鹰犬,后来又有八人相继依附。

朝中那些看不上李逢吉的朝臣,戏称这些人为八关、十六子!

唐朝宰相通常由四人组成,此时除了李逢吉、牛僧孺,还尚缺两人。

敬宗问李逢吉谁可做宰相,李逢吉推荐了李程、窦易直。

李程与李逢吉一样出自陇西李氏,才华很好却极其懒散,以至专门创造出了一个“八砖学士”的成语;窦易直则以公平自称,是个典型的官场老好人。

李逢吉推荐他俩,除了资历外,主要是觉得他们便于操控。没料到李程虽懒却有主见,在朝政上时常和李逢吉唱反调,引来李逢吉不满!

宝历元年(825年)正月十一日,宰相牛僧孺以同平章事身份出任武昌军节度使。

这次外调并非他人所害,纯属牛僧孺个人意愿。他是个有政治追求的人,小皇帝玩闹无度,李逢吉又大肆操弄权柄,让他敢怒不敢言,索性主动申请外调,落个眼不见为净。

年轻一代的牛僧孺退出,让李逢吉更加得意。但李程的搅局,让李逢吉很是不满,动了拿掉他的念头。在他的那帮鹰犬运作下,机会很快就来了!

石州刺史武昭因事被免去职务,调整为袁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之下对宰相牢骚满腹。水部郎中李仍叔是李程亲戚,趁机激怒武昭,说李程原本准备授予他官职,结果被李逢吉拦住。

武昭遂对李逢吉怀恨在心,在与左金吾兵曹茅汇喝酒时口不择言,自称要刺杀李逢吉,被旁人听到告发,交予三司审讯。

李逢吉的党徒李仲言找到茅汇,授意他只要检举李程与武昭同谋参与此事,便可无事,否则必死!

茅汇很有骨气,义正言辞的表示自己决不诬陷他人换取活命!

由于缺乏茅汇的证言,李逢吉构陷李程的阴谋没有达成。事后,武昭被刑杖打死,李仍叔贬职,茅汇流放崖州。而走狗李仲言也没落得好下场,被流放象州(今广西来宾)。

宝历二年(826年)九月,昭义节度使刘悟去世,临终前上疏请求让其子刘从谏袭任节度使。

尚书右仆射李绛密奏敬宗,立即任命靠近昭义军的一位将领充任节度使,令其昼夜兼程赶往潞州赴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迫使刘从谏来不及抗令。然后将其委任为某州刺史,如此昭义军则可听命于朝廷。

李绛这一主张,与李逢吉三年前刚任宰相时,处置宣武军内乱的方式大同小异,都是为了树立朝廷权威,削弱藩镇力量。

但此时的李逢吉掌权已久,朝廷在他心中的份量已远远赶不上日益膨胀的私欲。他和权阉王守澄早就接受了刘从谏的贿赂,极力劝敬宗让刘从谏担任昭义留后,敬宗最终采纳了二人意见。

刘从谏的袭位,标志着朝廷默认了河朔三镇以外的藩镇,在节帅人选上也可实行世袭制,致使藩镇势力进一步做大!昭义军自此骄横不可一世,为唐武宗时期的叛乱埋下了祸根!

李绛与李逢吉、裴度同为宪宗元和年间的宰相,后被奸臣皇甫镈所害几经浮沉,刚刚调入朝中出任右仆射。他向来奉行正道,在朝中很有名望。但他性格刚直、嫉恶如仇,不可避免的引来了李逢吉的厌恶。

一次李绛在上朝时与御史中丞兼盐铁使王播相遇,仆射官阶高于御史中丞,依照礼数王播应避让。王播却自恃有李逢吉的撑腰,就是不让路。

李绛上疏说:“仆射在建国初年是正宰相,朝廷给予的礼数相当重。如我李绛有辱此职,请另选贤良;但我现在是仆射,王播怎能不遵守礼制!看不起我可以,轻视礼数却万万不可!”

群臣大都赞成李绛意见,敬宗也下令王播遵从旧制。

事后不久,在李逢吉撺掇下,朝廷以李绛身体不好为由,免掉了他的仆射官职,改授太子少师、分司东都,给了个虚衔,打发到洛阳任职!

李逢吉此人是忠是奸不好界定,他确实有能力有眼光,但私欲过重。这样的人,如果放到明君手下,或可成为一代能臣。倘若皇帝暗弱,他便立时沦为欺下瞒上、难以控制的权臣。

靠着打击他人维护自身地位注定无法长久,疯狂追逐权力最终都会遭到权力的反噬,这一铁律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快进三国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小市民的奋斗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风云1200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我大概救了个王朝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生而为王,何必加冕?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逍遥世子爷我在隋唐当暴君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混在东汉末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混在皇宫假太监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醉僧怀素乱世枭皇:柴荣大秦之天柱崛起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穿越大乾当王爷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