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蔷的家里,贾蓉和贾蔷坐在四方桌前,两人对饮,贾蓉越喝话越多,将满腹牢骚都倒出来。
说秦可卿如何不懂事,人虽长得好,但是古板得无趣,无事还经常喜欢看诗书。
还不时会规劝贾蓉,让贾蓉感到十分厌烦。
贾蔷别有用心的道:“爷们在外做事,哪里轮到女人管?大嫂也是好日子过多了,不知道体谅兄长。”
贾蓉又灌了一碗酒,骂道:“正是如此,她整日只知道哭哭啼啼的,还想搬出什么孝道、规矩来压我,真是疯了,我要是出事了,她能好的了?”
贾蓉与贾蔷自幼一起长大,贾蓉虽比贾蔷年长二岁至四岁,但是贾蔷的心智与手段更老道一些。
贾瑞窥视王熙凤,也是贾蔷出面对付贾瑞的,手里拿着“贼脏”(贾瑞写给王熙凤的情书),贾蔷敲诈、勒索、羞辱贾瑞。
贾蔷逼贾瑞写下五十两银子的欠条,整个过程,思路清晰,咄咄逼人完全掌控了局面。
在学堂,贾蔷就展露狡猾的一面,金荣与秦钟的矛盾,贾蔷不想直接出头,躲在背后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没有亲自下场,悄悄溜出外面,巧妙的怂恿茗烟进去闹事。
等茗烟带人进去打架,贾蔷成功挑起争端之后,却完美脱身,溜之大吉。
不知不觉中,一小坛酒已经见底,贾蓉终于喝多了,伏在桌子上喃喃自语,不一会就酣然大睡。
贾蔷看见烂醉如泥的贾蓉,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目光,转瞬即逝。
贾蓉的小厮在外面,贾蔷准备出去叫他们进来扶贾蓉回去。
贾蔷的舅舅走了过来,说道:“蔷哥儿,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贾蔷皱眉道:“舅舅,这是何意?”
舅舅凑近,声音几不可闻的道:“贾蓉在孝期饮酒作乐,还对妻子动手,这事若捅出去,可是大不孝朝廷最重视孝道,东府这爵位,说不得他就保不住了………”
贾蔷的心猛跳了一下,舅舅见贾蔷犹豫了,继续添一把火道:“蔷哥儿,你想一辈子看别人脸色过活吗?你父母去得早,这些年,你在贾府,始终也是寄人篱下,如若你得了这个爵位………”
“我们找人,暗中送信给朝廷的御史,让他们告发贾蓉,他的前程就完了………”
贾蔷深出一口气,道:“舅舅,你想的太简单了,我们去告发蓉哥儿,别人知道了,会怎么说?”
舅舅有些急了,道:“蔷哥儿,怎么会有人知道?”
“舅舅,这就有些自欺欺人了,蓉哥儿是在我这里喝醉的,我们能脱的了干系?东府和西府的人,随便一个人,要捏死我们,比捏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舅舅还想在劝,贾蔷伸手止住了他,目光落在贾蓉身上,眼神复杂的道:“舅舅,此事不能急,老爷(贾珍)还在,蓉哥儿如果是跟我饮酒,被朝廷的御史上折子弹劾,我能讨得了好吗?此事,要从长计议,要等老爷他…………”
……………
在蜀王府商讨完了下一步,如何侦查蒙古间谍的部署,贾环离开了,回去翰林院。
翰林院,贾环的那一排值房,如今有四十多人在一起办差。
除了贾环还有单独的值房,陈耀祖、林景行、庄水儿三人的值房,也贡献出来两间。
林景行与庄水儿,临时搬了桌椅,去陈耀祖的值房,三人一起办公。
空出来了两间值房,加上原来的大值房,挤了四十多人一起办公。
这四十多人,包括庶吉士、翰林院的典簿厅的文官(从八品)、侍诏(从九品)、还有一些文书工作的孔目。
孔目是协助典簿处理文书,核对文稿、登记档案的基层吏员。
到了午饭时间,翰林院负责管理的后勤管事,带着仆役提来一份份食盒。
前朝(明朝)的翰林院,庶吉士只是预备官员,不算正式官员,但是地位不低。
朝廷每月发放禄米、还有各种补贴,笔墨纸砚,光禄寺还发放米面、蔬菜、肉类,庶吉士可自己联合雇佣厨子,按人头分摊费用。
到了本朝,朝廷直接给庶吉士分发银子,此外盐政、税关还有资助一千多两银子,由所有庶吉士一起均分。
总体来说,本朝翰林院的庶吉士,领的银子是比前朝多一些,但是在朝廷的地位上,不如前朝的庶吉士高。
陈耀祖亲自带着仆役,给贾环送饭,林景行、庄水儿也鬼鬼祟祟的来到门口。
贾环扫了一眼两名仆役手里的食盒,竟然是四份,顿时笑了。
“林大人、庄大人,都进来吧,好些日子没和你们一起用饭了,这些天,你们辛苦了。”
闻言,庄水儿一溜烟小跑,就进来了,还帮起仆役摆饭,嘴上不停的道:“为了朝廷办差,给贾大人做事,一点也不辛苦,不辛苦的。”
庄水儿自从跟了贾环,晋升了半级,如今是七品文官。
庄水儿自己盘算着,贾环如此能折腾,跟着贾环老老实实做满三年,很可能再升一级。
到时候,调出京城做外官,还是分配去六部为官,还是要与贾大人搞好关系。
被庄水儿抢先一步拍了马屁,陈耀祖、林景行不悦的挤开庄水儿,两人坐在贾环左右两边。
陈耀祖、林景行是从六品,比庄水儿高半级。
陈耀祖拿出自家做的牛肉丁辣酱,摆上桌。
饭菜还是不错的,一份焖鸭子,一份红烧肉,大白菜,咸菜炖豆腐,主食有两种,米饭与馒头。
翰林院的文官,南方人占比很高,米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贾环道:“陈大人,咱们大雍朝,与番邦附属各国的贸易计划,做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