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东王山,长老阁。

太上大长老荆思远面色极为阴沉,心腹长老张威面上也难看,却还是带着小心道:“大长老,朝廷那边传话来,问到底该如何解决?也是怪了,天元郡、青石郡、长垣郡还有三昭郡,这些郡城世家从哪弄出来的宗师,接连刺杀大军将领,结果派去剿灭叛乱的朝廷大军居然连连战败。其他那些郡城,看到朝廷大军居然这么不经打,有不少也开始蠢蠢欲动了。朝廷有些急了,所以……大长老,你说那些世家平日里把宗师都藏哪去了?”

荆思远冷然道:“藏个屁!这些宗师大半不会是秦国的。”

张威恍若大悟,继而难以置信道:“齐国和楚国疯了,他们敢插手我大秦内乱?”

一旁一位长老听不下去了,道:“齐国蒯氏之乱时,我黑冰台和楚皇城司都派人手过去添火了,如今轮到咱们大秦,人家凭什么不敢还一手?现在扯这些有什么用,还是赶紧想办法,该如何化解吧。”

张威闻言,脸色青红一阵后,冷笑道:“有于长老在,区区几个叛逆小丑,自然无足道哉……”

“呸!”

于长老没等张威说完,便须发皆立的怒啐一口,而后骂道:“腌臜小人,无耻之徒!黑冰台堂堂千年圣地,都是毁在你这等只会放屁的龌龊小人手里。这个时候,东王山上宗师加起来连百人都不到,你不思团结一起,共度难关,还在这里挑唆放屁。若不是时候不对,老夫非斩下你的狗头不可!”

作为黑冰台屈指可数的几个太上长老之一,于长老这一发怒,让张威又惊又怒。

一张脸发白,也就更像一个白脸奸臣了。

不过他没有还口,不是怕这位太上,而是因为他发现,周围一些长老们,居然纷纷附和于长老,点起头来,还厌恶的看着他。

只一个姓于的他不怕,可张威却害怕犯了众怒,忙仓惶赔笑解释道:“哎哟,于长老,你可真是误会我了。若是前二三年,我跟你斗一斗也就斗一斗了,打不过你,背地里还使不了坏吗?可眼下,东王山上就咱们这些了,我还能再给你使坏,把你害了,难道等着青云寨那群草寇杀上东王山来砍我脑袋吗?”

于长老闻言,不管信还是不信,这会儿也不愿和张威多理论,只冷哼一声,对面色阴沉如水,沉默不言的荆思远道:“大长老,如今唯有施展雷霆手段,将插入我秦国的黑手一次斩断!真让他们得了机会放肆下去,恐怕后果比齐国的蒯氏之乱更可怕!”

荆思远抬起眼帘,看着于长老沉声道:“长老之言在理,只是如今圣人不在山,本座不可擅离,此事,只能劳烦于长老、屠长老来负责了。”

此老也不是怕事之人,领命之后,招呼着十数人下去商议了。

等人都走后,张威走到荆思远跟前,小声道:“大长老,这几个都是倚老卖老惯了的,这几天没少在背后说风凉话,说这些日子的失利,都是因为大长老你年轻靠不住,办事不牢……”

“住口!”

荆思远低喝一声,让张威闭上嘴后,眯起眼来,淡淡道:“你刚才的话说的不是明白么,这会儿又扯这些做什么?”顿了顿却又道:“眼下正是多事之秋,有什么事,等以后再说吧。”

张威闻言,先是大为失望,可听到最后,却欣喜不已。

很显然,对于方才于长老的跋扈霸道,还有这几天的闲言碎语,这位大长老并非一无所知……

……

青云寨,聚义堂。

一众宗师,聚集议事。

林宁听侯玉春说罢秦国消息后,笑道:“看来稷下学宫和皇城司果然没闲着,派人混入义军中,伺机刺杀秦军大将,让秦军在义军跟前连吃了几个大败仗,呵呵,秦国各郡人心浮动啊。”

掌管青云寨外部情报的侯玉春笑道:“稷下学宫和皇城司都不是善类,尤其是稷下学宫,往秦国去了不少人,连宗师巅峰级别的强者都出现了。黑冰台派去剿灭刺杀的长老有陨落了六个,若非最后东方青叶身边的老仆又出现了,那乐子才大呢。如今,又成了僵持阶段。”

一旁皇鸿儿有些不满意道:“怎没形成席卷之势?那些义军白瞎了一群宗师跟着。”

林宁笑道:“狗屁义军,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要不是有稷下学宫和皇城司的宗师扛着,他们干不了这么漂亮。能僵持着就好,僵持越久越好。”

朱雀道:“郎君是想拖垮秦国?”

林宁点点头道:“是想拖着,不过拖垮倒不至于,能尽量消耗秦国的国运就好。”

东方伊人道:“那我们不做点什么吗?”

林宁请侯玉春、莫菲夫妻俩帮他唱了一回堂会后,因为先前林宁隐瞒消息而生气的东方伊人消了气,又搬回青云寨。

林宁当了一宿牛马后,第二日东方伊人就伤势尽愈。

林宁摇头道:“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再做下去,意义不大,不会比稷下学宫和皇城司做的更好,不如做些更有益的事。”

“什么事?”

林宁呵呵笑道:“该春耕了,中原天下还有蜀地连续几年大旱大涝,今年看起来却是一个不错的年份。我们要抓紧时间,兴修水利,帮助治下百姓将粮种播种下去。草原上的草原牛穿鼻之事一直没有停下来过,这段日子来积攒了不少耕牛了,这些牛要尽快送去蜀地,帮助蜀中百姓耕种。春耕重如山,大家有一个算一个,都要亲自下地劳作。这一年,别的都不干,就好好种地!”

哪怕有耕牛,一百个百姓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宗师当劳力。

眼下虽然还远远无法进行机械化大生产,可一个宗师就相当于一台大型播种机啊。

以青云寨目前的宗师数量,化为农夫耕种,那生产力将颇为可观!

尤其是蜀中,如今地太多人太少。

将宗师强者发动起来,加上一些一二流高手一起,组成一个举世无双的生产大兵团,林宁相信,等到收获季,将会有一个大大的惊喜!

再加上耕牛充足的百姓们生产劳作,一年后,青云再不用靠偷抢粮食度日了。

有粮食,才能聚养生息。

“种……种地?”

众人闻言无不目瞪口呆,她们没想到,林宁先前说过的种田居然是真的。

林宁呵呵一笑,点了点头,道:“想覆灭秦国,想覆灭黑冰台,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急不得。唯有我们自己将内功练好练强,才有可能彻底打倒强敌。如何?都没意见吧?”

新上任的金刚寺方丈法克大师一手抓着光头,嘿嘿笑道:“洒家却没想到,这闯荡江湖混来混去,最后混成了泥腿子农夫……不过,既然连小宁和大当家的都要下地种田,洒家自然没话说。”

林宁干笑了声,解释道:“大师可能有些误会,我和五娘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事要做。”

众人:“……”

林宁理直气壮道:“你们就不想咱们山寨,早日出现第二尊武圣?!”

众人:“……”

林宁呵呵笑道:“行了行了,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我们肯定不比你们清闲。总之,只要接下来三年内,大家都勤勉于事,我可以向大家保证,秦国,必亡!!”

……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神探狄仁杰第四卷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快进三国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大明金钱帝国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天生就会跑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从炮灰到王者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