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蜀汉延熙十八年,魏正元二年。

元月,一道璀璨绚丽的彗星划过东南夜空,拖着几十丈长的尾巴砸向西北。正在前往洛阳道路上的两骑旅人驻足昂首,凝视良久。

“星落西北,是吉兆啊,我军今年一定能够再取大捷。”裹着棉麻斗篷的姜志对姜远笑着说道。

“那星起东南,又怎么说呢?”姜远淡淡一笑,作为一个从现代穿越回来的人,他对彗星这种天文现象并没有古人那般敬畏,也不会把它和国家或者个人的气运联系在一起。

姜志却振振有词地说道:“星起东南而落于西北,可见有出自东方的良才将归于我大汉。远哥,这一次去洛阳咱们擦亮眼睛,看看能不能为国家带回千里良驹。”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打探曹魏内部变乱的消息,至于为西蜀笼络外地的人才,这属于可做可不做的次要任务。姜远既没有欣然同意姜志的建议,也没有断然反对,只是回答了他一句“走一步看一步吧”。

等到夜空中彗星的轨迹彻底消失不见,两人继续向洛阳前进。

与此同时,魏都洛阳城中,刚刚结束年节休假回到御史台、处理堆积事务直到深夜才下班的治书侍御史毋丘甸在回家途中也望见了夜空中的彗星,内心一时激动难抑。

回到家中,毋丘甸辗转反侧彻夜,第二日终于下定决心,将一封早已写好的书信寄给了身在对抗吴军的前线重镇寿春的父亲——大魏镇东将军毋丘俭。

毋丘俭接到长子的书信,信中除了毋丘甸对他镇守边疆未能回京过年团聚的关心和问候之外,还有一句触动他内心良知的话语——“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

父亲大人你身为边疆镇守大员,在国家倾覆之时却安然无恙自保,将要受到天下人的谴责。

毋丘俭拿着书信沉默良久,眼眶泪水模糊。

西蜀已经被陈泰逼退,东吴自合肥新城大败之后久不敢再犯,辽东、高句丽早已在多年前被自己平定征服,如今的大魏可以说是四境安泰,但长子却在书信中说国家将要倾覆,此言影射的是什么毋丘俭又怎会不明白?

他想起自己身受明帝厚恩,又被曹芳委以镇边重任,且与李丰、夏侯玄等人交情深厚,如今司马师的种种行为皆在向天下宣告——他司马家要把曹家宗室的势力彻底打压下去,年幼的皇帝曹髦不过是他玩弄国政的傀儡棋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毋丘俭捏紧了书信,长子的那番话让他终于不愿再逃避,也想起了自己一生魏臣的誓言。

起兵!讨伐司马师!清君侧!毋丘俭下定决心,他不要做虎头蛇尾的王淩,也不要做任人宰割的夏侯玄,他要做中兴魏室的忠臣,不成功便成仁。

毋丘俭并非孤军奋战,作为他镇守淮南的副手,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也有同样的想法。

文钦与曹爽是同乡,在曹爽架空司马懿掌权期间受到厚待,曹爽被杀时一度引起他的惶恐不安。虽然他并不像毋丘俭一样对魏室抱有无上的忠诚之心,但他和司马家的矛盾真的很深。

除了曹爽之死,文钦对司马师执政也颇有怨言。他跟随毋丘俭镇守淮南,和东吴交战多有战功,本人也因善战、敢战而在军中有勇名,只是骨子里有贪婪的毛病,喜欢浮夸虚报战功。

合肥新城之战前,魏军和诸葛恪交手其实并没有占过多大的便宜,顶多就是互有小胜小败的程度,但文钦经常把斩获夸大数倍上报,试图获得恩赏。司马师则多次对文钦请功的战报质疑反驳,奖赏时常不能满足文钦的胃口。

毋丘俭心存魏室,作为上下级关系平日里与文钦多有接触。加上文钦本人又是个口无遮拦的粗人,使毋丘俭察觉到文钦对司马师的不满。

于是他主动向文钦拉拢示好,并在两人交谈时装作不经意间露出对司马师专权的不满,果然得到了文钦的认同。随后两人渐渐走近,并开始计划起兵讨伐司马师。

但计划从一开始就有了分歧——毋丘俭惊讶地发现,文钦虽然和自己一样想把司马师解决掉,但他竟然倾向于借助东吴的力量。

文钦认为仅靠淮南的士兵难以战胜司马师控制的中央魏军,而且对他来说有恩的曹操、曹爽都已经不在了,后面那些姓曹的八竿子打不着,只要不是司马家掌权谁做皇帝都无所谓。况且,他觉得自己和毋丘俭如果能以淮南重镇为投名状,必然会受到东吴的厚待。

但毋丘俭是坚决不能接受引外贼入寇对付司马师这种荒唐计策的,他严肃地向文钦申明,自己是要为大魏除掉国贼,不是要当卖国求荣的小人。

不过,他在强硬表态的同时也和文钦说明白了——如果文钦觉得跟随自己起兵没有前途,想要谋一条生路,那自行去投靠东吴便是,这一次他不阻拦。但淮南的每一寸土地,他绝不会拱手让给吴人。

谈话时文钦的两个儿子,文鸯和文虎也在场。两个年仅十七岁的年轻人神情紧张,甚至担心毋丘俭暗藏杀机,只要父亲说出自己想要投靠东吴,立刻就会有埋伏的刀斧手冲出来将他们父子诛杀。

然而文钦最终竟然没有选择逃走,而是答应留下来和毋丘俭一起讨伐司马师。不过,他随后抱歉地告诉毋丘俭,之前自己已经擅自与东吴方面接触了,吴人提前知晓淮南将有变故,也许会趁机入寇。

毋丘俭不打算降吴,所以文钦提前接触东吴等若泄露了他们的机密,但他并没有因此责怪文钦,而是决定尽快起事。

在准备起兵的同时,毋丘俭把自己的四个儿子送往东吴作为人质,假意讨好吴主孙亮。这既是缓兵之计,也是想要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

为了增加成事的把握,在起兵之前,毋丘俭分别给他认为是曹魏忠臣的三个人写了信,邀请他们相应自己一同讨伐司马师。

毋丘俭的第一封信送给了郭淮,但信还未到,郭淮已经病逝。信使辗转把信交给了继任征西将军的陈泰,但陈泰念及蜀军对西北虎视耽耽,不敢于此时掀起内战,故而无视了毋丘俭的求助。

另外两封信分别送给了镇守荆襄的镇南将军诸葛诞和兖州刺史邓艾,此二人分别控制着淮南军团西面的荆州军团以及北面山东一带的魏军,若能得他们响应一同勤王,则胜算已有七成。

然而事与愿违,诸葛诞与邓艾斩杀使者,把书信和毋丘俭的叛意上报给了洛阳。

刚刚进入魏都洛阳的姜远和姜志两兄弟,在街上便见到了宣布毋丘俭为叛贼的布告檄文。

“淮南二叛”四个字在姜远的脑海中冒了出来,他暗暗在心中懊悔,书到用时方恨少,要是早就知道毋丘俭起兵的具体时间,正好可以给魏国来一个两头开花。

毋丘俭起兵太仓促了,司马师这边平叛也很急,姜远觉得若他们只是把消息传回汉中报告给姜维再出兵,一来一去战机早就错过了。

他当机立断,一面通过潜伏在魏国境内的细作把叛情回传,一面打算赶赴淮南插上一手。

不求能帮毋丘俭战胜司马师的围剿,只求能帮淮南叛军续上十天半个月命。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神探狄仁杰第四卷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快进三国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大明金钱帝国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天生就会跑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从炮灰到王者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