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申桂小心道:“万岁爷,你想啊,若是世子要做储君,什么人会反对?”世子就是景泰帝的独生长子朱见济。

景泰帝王:“什么人\/”

申桂:“主要是言官和内阁阁老们,其实,谁做储君对他们来说也没关系。不过,这其中涉及到法统问题,他们作为名教中人,道德君子,自然要秉执他们所认为的规则和道理。只要说服这些人,又有于保首倡,立世子为皇储一事就水到渠成了。”

景泰帝:“说起容易,做起来却难,而且,这么多人……”一想起百官的口水,他肚子又疼起来。

申桂:“万岁爷,不用担心,此事就交给奴婢去办好了。不过,陛下你得将内帑交给奴婢开支。”

景泰帝吓了一跳,这个申桂是要用钱去收买百官吗?

荒唐,真是荒唐……如果真这么干了,朕颜面何存?

可是,立自己亲生儿子为太子一事的诱惑实在太大,大到他无法抗拒。

一想到太上皇帝朱祁镇的太子朱见浚每日到自己面前磕头请安,喊自己“父皇”时的情形,景泰帝心中就一阵腻味。

而且,那小子眼睛里满是敌意,甚至不愿意有丝毫的掩饰。

朕若不将他废黜了,赶出宫去,岂不是养虎为患?

想到这里,景泰帝一咬牙:“此事你去做就是了。”

“是,万岁爷!”申桂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又小心道:“于少保方才说的第三件事情是关于徐珵回京交卸了钦差差使之后的安置问题,奴婢倒有个想法。”

景泰帝朱祁玉:“你说。”

申桂:“万岁爷,这个徐大人品行实在低劣。不过,他学问极高,在士林里,尤其是江南士子中有极高的名望,这是不争的事实吧?”

景泰帝:“徐珵学问是不错,字写得好,画也画得漂亮。前番朕翻阅宫中留存的卷宗时见过他的许多批注,确实是好。”

申桂:“此人去陕西之后,眼见着落魄了。却借陕西马政案将陕西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官员一锅端了,有心志,手段,是个干才。”

景泰帝不得不承认:“是个能臣。”

申桂:“国家用人,不外是取公、忠、能三项。三者占其一,就可以使用。公正廉洁,又忠于朝廷忠于天子乃是一个读书人基本的操守,倒不难找。可真正的能臣,却是可遇而不可求。”

景泰帝叹息一声:“是啊,有才干的人不好找,当初也先大军压境,满朝文武,也就于谦一人可用。说吧,如何安置徐珵。”

申桂:“一旦世子立为皇储,可让徐珵出任詹事府詹事。”

所谓詹事府换个说法,就是太子的东宫。詹事府的长官就是詹事,掌管太子府内务,召四方名儒训导太子。

和太子的三师三傅不同,詹事虽然不是太子名义上的老师,却是他的得力臂膀,藩邸旧人。日后太子继位,作为新君的心腹,通常都会入阁为相。

詹事品级高,乃是正三品,虽然权力不大,却是人人眼色。

在明朝历史中,詹事府不知道出过多少名臣和阁老。就拿后面的隆庆朝来说,隆庆皇帝的做裕王时的詹事府就出过高拱、李春芳、张居正三个内阁首辅,可见这个职位是何等要紧,何等前程远大。

“什么,让这种奸佞小人去教导太子,岂不要教坏朕的孩儿?而且,此人以前做翰林编修的时候,贴身时候太上皇,如何能用?”景泰帝大惊,他身子不好,子嗣艰难。到如今,也只有朱见济这么一根独苗。

不但如此,这孩儿和自己一样身子很弱。

皇帝对他是又爱又惜,当真是捧在手中怕凉了,含在嘴中怕化了。

申桂:“此人才干出众,陛下若不用,岂不是要将他推给太上皇?此人为天下人笑柄,若能大用,必感念万岁爷的恩情,怎不粉身以报皇恩。世子年纪小,性子又弱,有此干才在身边,也是一件好事。”

“是啊,这人是个有才的,陕西马政案确实干得漂亮。”景泰帝喃喃道:“朕若不用他,岂不是要将其推给别人……今天是怎么了,于谦向朕推荐徐珵,你这老奴又在朕这里推荐他。看来,此人确实是个干才,不用也是可惜了。不过,却不是现在,要等等。”

申桂:“万岁爷可是要压他一压,也对,这人心术不正,挫挫他的锐气也好。此人大名士一个,这种读书人呀,心高气熬,不到路走不通了,却不肯将头低下来……万岁爷疲乏了,奴婢送陛下回寝宫。”

见景泰帝打起了哈欠,申桂适时闭上嘴巴,扶起了皇帝。

……

很快,内阁就议定了如何迎接太上皇朱祁镇还京事宜。

这个时候,太上皇帝车驾已至野狐岭,也就是宣府镇的万全左卫,距离居庸关只有一步之遥,瓦剌太师也先非常重视这次和明朝的和解,亲自率军相送。

景泰帝和内阁决定遣右都御史杨善、中书舍人赵荣、指挥王息出使迎接太上皇帝。

过得十日,右都御史杨善至也先大营,又等了三日才见到太上皇帝朱祁镇。过得五日,太上皇帝车驾起行,这个朱祁镇做皇帝不行,打仗打得一塌糊涂,最后还做了人家的俘虏。可人品却是不错,在瓦剌的日子里和也先的关系搞得不错。

据说,太上皇帝回京的时候,也先竟然恋恋不舍,率诸将送行,他手下的亲信伯颜帖木儿甚至直接将他送出野狐岭口。

出了野狐岭,景泰帝派过来的太常少卿许彬早已经等在那里。

七日之后,太上皇帝回到北京,百官于安定门迎接。

景泰帝则在东安门迎接太上皇,兄弟两说了半天话。景帝提出要逊位于太上皇,朱祁镇坚辞不受,二人抱头痛苦,唏嘘良久。

不得不说,景泰帝在迎太上皇帝回京一事上依足了礼数,叫人挑不出任何错来。

可等到太上皇帝朱祁镇进城之后,申桂等人并没有迎驾回宫,而是直接将他送去了景帝龙潜时的藩邸郕王府,派兵丁和太监严格看管。不日,朝廷下令,改郕王府为南宫。

南宫其范围东到南河沿、西到筒子河--太庙东墙,北到东华门大街,南到皇城墙,地势宽阔,周围又多是公卿大夫的府邸,戒备森严,平日里也没有乱七八糟的人叨扰。

就这样,太上皇帝被软禁起来。

本来,百官的意思是太上皇帝朱祁镇回京之后,应该住在皇帝里的。可景太帝还是觉得不安心,,临时变了卦。

安置稳妥这个烫手山芋之后,景帝一连下了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大赦天下,另外一道则是废黜太上皇帝所立的太子,立自己的独生子朱见济为储君。

在此之前,申桂动用天子内帑,将里面的银子流水一般送给个部院大臣和言官。百官知道皇帝立朱见济为太子的意志不可动摇,没有办法,只得装聋做哑。

从来自由下级向上司行贿,今日却是奇了,堂堂九五之尊的皇帝却给臣子送钱,实在是不成体统。

简直就是大明朝建国六十多年以外前所未有的的丑闻,不过,不管怎么说,景泰帝朱祁钰大位坐稳。再加上也先向他称臣纳贡,明朝景泰年算是有些中兴的气相了。

高文就是在这种情况进随徐珵来到北京的。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神探狄仁杰第四卷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快进三国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大明金钱帝国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天生就会跑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从炮灰到王者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