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推荐下我的新书《大厦将倾》,个人觉得,还是可以一看的!】

政事堂里,盘点了户部积存后,宰相们一筹莫展。

“天宝三年,天下税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一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余万屯、布一千三十五万余端。”徐番沉默片刻,轻叹道:“而去年,天宝六年的税入不足一半……”

“南方叛乱初定,过两年也就能缓过来了!”李林甫亦是满脸无奈。

朝廷运转,哪一块都离不开钱,军改刚刚推行,各边镇的屯田至少要一年后才有收成,此前还得拨付种子、耕牛、农具等物,募兵一旦实施,士兵们第一笔安家费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到处都缺钱啊!

“说到来钱,杨侍郎倒是出了个注意!”自从科考闹出风波后,陈.希烈在政事堂便愈发低调了。

说着,杨国忠的折子转到了李林甫和徐番的手上。

“义仓?”

徐番皱起眉头,李林甫面无表情。

杨国忠上奏,提议将各地义仓内存粮由各地折成等值绢帛后输入京师左藏库中。

义仓乃贞观年间时兴起,其本意在于救荒,不论权贵百姓,计田多寡,亩纳地税两升,秋熟收税入仓,歉收则散赈灾民。

李隆基于开元之初恢复此法,到了开元中期,鉴于连年大熟,谷价渐落,为防谷贱伤农,就下诏各州县若遇丰年谷贱时,可由朝廷拨款收粮贮入义仓中,待粮价上升时再卖出,义仓由此就多了一种新功用。

前年南方税粮未至,长安闹过一阵饥荒,但实则消耗掉的粮食并不太多,多数都是粮商大户囤积居奇,粮价回落后,这些粮食又回到了市场上开始流通。

那阵子各地义仓被官员们严防死守,不管是中饱私囊还是真为了本地百姓,官员们一个个哭穷喊难,不仅不肯向长安输粮,反倒还纷纷上折子请求朝廷拨款买粮。

徐番拿着李隆基圣谕,亲自下乡,跑遍了长安周边郡县,处置了一大批人也才运回不多的一点粮食,最后还是靠着许辰从海外运回的粮食才把长安的粮价压下去。

那些被处置的官员基本都有亲朋故旧在长安,对于让自己得罪了一大票人的义仓,徐番自然记忆尤深。

义仓为朝廷设置,地方官员们不敢动用,如今杨国忠倡言将义仓储粮折绢输入京城左藏之中,等于让朝廷凭白又多出一项大财源。

然而将义仓之粮折绢输入左藏,其实改变了义仓丰收歉补的原则,原本各地义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用经过中央。可若集于左藏之中,又是与实钱一样等值的绢帛,朝廷就能变换名目,周转腾挪。

“也只能这样了……”李林甫默然。

“可这等同加税啊!”徐番心有余悸。

义仓的粮食是从每亩田地里征收来的,这可不仅仅只是向普通百姓收,王公贵族、门阀世家都要缴纳。

之前打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旗号,大伙儿还不会明着反对,最多也就是私下提高佃户的抽成,将其再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而已。

现在你要明着让他们出血,就算出的不多,也不可能会有人答应。

“不如召杨侍郎过来,听听他的见解?”陈.希烈插了一句。

百官上奏的折子要在通政司备案留底,杨国忠可不再是个小混混,没可能将这干系重大的提议放在折子里细说。

“也好,看看他怎么说!”李林甫如今可谓时不我待,为了完成耗费多年心血的军改,任何可能都会去争取。

徐番虽心有余悸,但也不是不敢任事之人,如果杨国忠有好办法,未尝不可一用。

很快,人在户部衙门的杨国忠就到了政事堂,他朝几位见礼后,又向陈.希烈露出一抹心照不宣的微笑。

杨国忠出的主意很有他一贯的风格。

“先以查验各地义仓库存的名义请旨,再言各地义仓年久失修需户部拨款修缮,户部自然无钱,义仓存粮也不宜久置,莫不如将其折绢后送入京中……”

耍个赖皮,先把粮食从各地郡县骗到长安来,到了自己地盘,还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义仓粮本就是朝廷政策所得,地方官员无权擅动,闹粮荒的时候还有理由阻扰粮食外流,眼下无灾无难,无论情理还是法理,地方官员都阻止不了。

“查验义仓库存时免不了发现些中饱私囊之辈,可着御史详查……”

杨国忠未尽其言,但三位宰相都不是小白,自然秒懂其中深意。

你要是不跳出来阻扰,我就让御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年头,有几个官员屁股上是干净的?

典型的泼皮无赖打法,先哄骗再威胁,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李林甫只沉默片刻便道:“老夫看,可行!”

李林甫同样是市井出身,不管什么办法,有用就行!何况这些年,类似的方法他不知用过几回,哪里会排斥?

“也就是说今后义仓不再储粮,全部折成绢帛送来京师?”徐番琢磨出了些别的味道。

如果义仓粮可以这样,那今后丁租、地课等赋税岂不也可折绢缴纳?

唐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施租庸调制,规定对每一男丁授田百亩,其中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两石,为租;输绢两丈、绵三两( 或布两丈四尺、麻三斤),为调;服役二十日,称正役,不役者每日纳绢三尺(或布三尺六),为庸。

若因事增加派役,则以所增日数抵除租调,“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并限定所增日数与正役合计不得超过五十日。

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这是建立在唐初自耕农大量存在,并且都占有一定数量土地的基础上的一种赋税制度。

唐朝租庸调的基础是均田制,自唐高宗、武则天起,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大量的自耕农破产逃亡、或者沦为地主佃户,均田制逐渐濒于崩溃,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成为农民不堪忍受的沉重负担,与土地占有情况已经不相适应,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开元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峻,租庸调制与此时的土地占有情况也越发不相适应。

到了玄宗天宝年间“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而天下户籍久不更造,甚至戍边死亡者也不为之除籍,户部按旧籍征敛租庸调,地方政府则把虚挂丁户的租庸调均摊到没有逃亡的贫苦农民身上,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

自分管户部以来,税制改革的念头就在徐番脑中出现,这两年财政拮据,改革的念头也越来越盛。

然而这等泼天大事,牵动着全天下人的利益,一个不好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便是有皇帝的信任,徐番却连提都不敢轻易提。

“以义仓开头,循序渐进,未尝不可……”徐番知道几人都在等自己的决定,遂缓缓点头道:“我也认为可以!”

“好,抄送一份,送去东宫!”李林甫大喜,直接替陈.希烈作了总结。

李亨的势力虽已大到让皇帝都不敢擅动,可政事堂是朝廷议事之地,身为太子的李亨可没得到监国理事的诏书,即便几位宰相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却也不能明目张胆跑来办公,只能每日让人将宰相们的决议抄送一份过去。

这是为朝廷创收的好事,李亨自然不会反对。

而心知肚明的李隆基更是没有片刻迟疑,当即便下了圣旨。

在上折子之前,杨国忠用来说服李隆基的说法是,义仓折绢输入左藏后,由于不在户部名列的进项上,宰相们即便想挪用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破坏义仓祖制,既然都只能偷偷用,宰相们能用,皇帝为什么不能用?

从开元初年到如今,义仓粮积蓄甚巨,即便不算南方,光是北方诸郡县亦是一笔巨财,如今花钱上瘾的李隆基哪里会嫌钱多?

回去的路上,杨国忠心中大喜,他向上爬的计划又前进了一大步。

自任户部侍郎以来,杨国忠整日想的便是搬开王鉷这块拦路石,抢夺对方事权仅仅只是一个开头。

放衙回府后,杨国忠又招来鲜于仲通。

“京兆府有一个名为罗希奭的法曹,鲜于兄知道此人吗?”

鲜于仲通因玄都观法会出了岔子,差点受到责难,还是杨国忠通过虢国夫人那里保了他一下,如今鲜于仲通可算彻底了解到了杨国忠的能量,不仅感激更生畏惧,对这个曾经的门客已是死心塌地了。

“下官知道。”鲜于仲通不明其意,只好如实道:“外人常以‘吉网罗钳’来喻说二人,罗希奭就是其中的‘罗钳’了。听说那罗希奭手段毒辣,人闻其名就闻风丧胆。”

“对了,就是此人。”杨国忠抿一口茶汤,突然幽幽问道:“吉温与罗希奭闻名天下,鲜于兄知道他们得何人授意吗?”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天生就会跑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阿姐,我中举了!神探狄仁杰第四卷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快进三国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大乾最狂驸马爷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从炮灰到王者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