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被震惊的并不只有后胜。

第二天中午,刚刚睡醒的齐王听完了后胜的汇报之后,也震惊了。

“这个赵王,竟然如此舍得下本钱?”

后胜笑呵呵的说道:

“大王啊,如今其他诸侯打成一团,咱们大齐可是唯一一个没有卷入战争的国家。”

“那其他诸侯可不就得使劲巴结我们么?”

正如后胜所言,这些天,秦国、楚国、魏国甚至韩国的使者都云集临淄,每一个人都想要说服齐王,让齐国出兵配合他们的战争。

在这种时候,齐国倒向哪一边,哪一边的胜率就会急剧提升。

齐王道:

“那你觉得,寡人究竟应该支持哪个国家好呢?”

后胜不假思索的说道:

“当然是赵国了,大王。”

齐王笑了起来:

“就因为赵王的出价最高?”

后胜点头道:

“臣觉得支持赵国,有几个好处。”

“首先,齐赵眼下还是盟友。大齐支持赵国,于情于理都是正常,其他诸侯无话可说。”

“其次,赵国的价码最高,这能给其他诸侯一个警示作用。”

“将来其他诸侯若是有求于大齐,那就必须要开出更高的价码才行。”

齐王听到这里,眼睛顿时一亮,示意后胜继续说下去。

后胜再道:

“最后,若是支持赵国的话,其实大齐这一次完全可以不需要出兵。”

“大齐可以集中精力先将征服的燕国土地给消化掉,然后看着赵国和秦国打成一团便是。”

齐王摸着下巴沉吟半晌,道:

“这两个国家可都是大齐将来的大敌啊。让他们打成一团固然是好,但若是他们之一赢了,变得更强了怎么办?”

后胜笑道:

“大王多虑了,这两个国家如今乃是半斤八两。”

“就算是其中一个国家赢了,也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怎么可能变得更强?”

“反而是大齐,趁着这段时间励精图治好好发展。”

“他们两国国力因为战争而消耗一空,大齐趁势发展起来,这才真的是富强之道啊。”

齐王仔细的听着后胜的话,但却并没有立刻表态。

“后胜啊,你这个话确实是挺有道理的,但寡人还要好好的考虑一下。”

“你先下去吧,对了,记得把李建送的那些东西让人带进宫里来。”

后胜闻言,不由一怔。

原本在后胜想来,他这一番话说完之后,齐王就应该直接同意他的意见才对。

没想到齐王听完了,居然还是犹豫,并没有立刻表态。

这顿时让后胜警醒。

难道说,国中还有其他的势力,也在背后暗自的影响着大王?

危机感开始从后胜心中产生。

这该死的家伙,究竟是谁?

李建走下马车,看着面前的稷下学宫。

这座充满了人文气息的学宫,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后世的大学。

就在此时,一阵争吵声响起。

“孔夫子才是真正的文圣!”

“谁说的,李悝先生才是引领诸子百家登上诸侯殿堂的圣人!”

李建循声看去,发现是一群儒家士子在和法家士子对峙。

两拨人泾渭分明,儒家士子头戴儒冠身着儒袍,法家士子头戴獬豸冠身着黑袍。

双方不少人的腰间都配着长剑,甚至已经有人把手按在了剑柄上,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气势。

法家士子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气势反而更盛,都是直接指着儒家士子的鼻子大声争吵,把最前面的儒家士子逼得步步后退。

就在此时,一声沉喝响起。

“都给老夫闭嘴!”

荀况带着几名老者,急匆匆的前来。

荀况冷声道:

“你们这些小子,做学问不好好的做学问,成天想着争吵斗殴,成何体统?”

一名儒家士子明显有些不服,道:

“我们难道不是在和这些法家的人争辩道理?”

荀况摇了摇头,道:

“吵架不能算是争辩,你们的口舌之争也没有任何的道理,只是为了打压对方。”

“回去好好做几篇文章,把对方的观点批倒,比什么都强。”

“下个月学宫的辩论比试又要开始,尔等若是继续在这里浪费时间,到时候推荐到王宫的名单可就没份了!”

事关前途,两派的士子们总算不再争吵,相互放了几句狠话之后,各自散去。

荀况和身边的几名老者说了几句,老者们也各自散去,看方向应该是去劝说这些士子们了。

李建这才带着韩非走了上去,含笑招呼:

“荀夫子,别来无恙啊?”

荀况抬头看到李建,顿时也露出了笑容:

“前两天听说李卿来了临淄,就想着什么时候去拜访一下李卿。”

“想不到李卿主动上门,实在是让老夫受宠若惊啊。”

李建呵呵笑道:

“夫子说的这是哪里话,我这一次可是奉了王命而来,要和夫子好好的商谈一番呢。”

韩非顺势上前,向荀况见礼。

荀况点了点头,笑道:

“来来,李卿这边请。”

两人沿着学宫的道路,朝荀况的住处走去。

一路上,不断的有学宫之中的士子向荀况问好。

李建旁观之下,心中也是暗自有些纳闷。

问好的士子中大部分是法家的,农家的,道家的,但却几乎没有儒家的。

要知道,荀况可是如今公认的天下第一大儒!

路过的儒生明明不少,却无人上前请安问好……

这位曾经的稷下学宫大祭酒,和儒家的关系已经紧张到了这个地步吗?

很快,三人来到了荀况的住处,分主宾就坐。

李建开门见山:

“夫子啊,这一次我是代表大王邀请你前往邯郸,开办一所新学宫的。”

“大王说了,只要夫子愿意前往邯郸,那么学宫之事全凭夫子之意而决。”

“还有,大王愿意册封夫子作为下卿,以让夫子更好的发展学宫。”

听到这里,荀况不由动容。

面前的李建就是赵国下卿,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赵国重臣。

反观齐国这边,稷下学宫的大祭酒一般也就是上大夫。

有些大祭酒如果不得齐王之心,甚至连上大夫的爵位也没有,就封个名誉大夫完事了。

不仅如此,虽然荀况名义上是大祭酒,但实际上学宫之中的很多事情,他都没办法做主。

原因也很简单,除去大祭酒之外,学宫之中还有几名祭酒先生。

这些祭酒先生都是学宫之中诸子百家的大能学者,同时也被封为齐国荣誉大夫。

大家都是大夫,你这大祭酒的大夫也不是世袭的,不比我的大夫高贵到哪去,我怕你作甚?

掣肘多多啊。

赵国方面,直接告知荀况,邯郸建立的新学宫,全部由他做主。

这种说一不二的权力,确实也非常打动荀况。

在李建说完之后,荀况果然陷入了沉默之中。

看得出来,这位儒家大能已经非常的动摇了。

李建并不打算给荀况更多纠结的机会,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韩非。

韩非会意,立刻就开口对着荀况说道:

“恩师,弟子跟随家主也有一段时间了,自认为对赵国政坛算是有些了解。”

“齐王耽于享乐,又有后胜这般佞臣掌权,齐国政坛之中乌烟瘴气,导致稷下学宫也是乱七八糟。”

“赵王虽也享乐,但朝中有都平君、平原君、蔺卿以及家主等诸多贤臣,政坛风气清明。”

“地方官吏敢于做事,赵国连年扩张,也是因此。”

“齐国得吞并半个燕国,只不过是因为和赵国当了盟友,并非齐王之功。”

“若恩师能前往赵国,弟子相信新的学宫一定能在恩师的手下发展起来。”

“将来恩师之弟子遍布赵国上下,若有朝一日赵国平灭诸侯一统天下,那恩师之大名超越孔孟,亦是指日可待了!”

韩非毕竟是荀况的弟子,跟随荀况多年,自然知道荀况真正内心的抱负。

作为一名学者,荀况到了这个年纪,做官的念头自然是有,但已不如当年那么旺盛。

荀况真正想要的,是青史留名。

是像孔子、孟子一样,将来世世代代的儒家弟子都虔诚供奉。

甚至,如韩非所言,超越这两位儒家先贤!

荀况表情虽然已经镇静,但李建已经可以看得出来,这位大儒长袍之中的身体因为激动,开始微微颤抖了起来。

良久之后,荀况叹息一声。

“既然赵王如此有诚意,老夫又怎么能够拒绝呢?”

“还请李卿放心,等过几日老夫就上奏章,向齐王辞去所有职务,再前往邯郸便是。”

李建闻言,顿时大喜过望。

“夫子此举,实在是明智无比。”

“李建虽不才,但也敢向夫子保证,夫子将来一定不会因为这个决定而后悔的。”

荀况摸着胡须,感慨道:

“老夫都已经这一把年纪了,其实也不指望能做出什么大功业。”

“若是能收到一二得意弟子,能让老夫这一脉流传下去,也就足矣。”

说完,荀况大有深意的看了韩非一眼。

韩非脸色微微一红,低下了头。

李斯和韩非,荀况两大弟子。

但这两位却都成为了法家大能,须知他们的恩师荀况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大儒!

这两位弟子确实有名,却并没有真正继承荀况的文脉。

韩非的难为情,也就在此。

别看韩非还穿着儒者的衣袍,但他其实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法家中人了。

李建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但并不想管。

人家师徒之间的事情,他们自己解决。

李建对着荀况道:

“敢问夫子,若是你辞官离开临淄,一切能顺利吗?”

荀况自然知道李建的意思,笑道:

“无妨。其实学宫之中很多人早就对老夫不满了,一直向大王进言要罢免老夫,将老夫逐出齐国。”

“大王虽然并未允许,但也从未公开支持过老夫。”

“老夫觉得,若是老夫当真离开,或许还省了大王一番手脚。”

李建心中一松,笑道:

“那就再好不过。”

原本李建还是比较担心,荀况若是离开,会不会导致齐王大怒,齐赵交恶。

但从荀况的描述来看,齐王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荀况的作用。

荀况毕竟是一名儒者。

儒家确实在华夏历史上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那是在汉朝儒法合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这战国时代,儒家就是个臭弟弟。

法家,才是当世显学。

从战国时代初年的霸主魏国,到现在横行霸道不可一世的秦国,以及和秦国并立的赵国,无一不是以法家制度治国。

这样的大背景下,荀况这种顶级儒者,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毕竟齐王不是穿越者,他不知道荀况除了儒家学者之外,还是战国末年最出色的教育家!

教育家这种属性,才是李建最看重的。

李建也不需要荀况一定教出李斯、韩非这样的顶尖人才,能培养出十个八个只有这两位六七成才能的弟子,都足以让赵国受益良多。

何乐而不为呢?

事情既然已经敲定,那接下来的谈话就变得轻松许多。

聊着聊着,话题又转向了现在的齐赵同盟。

既然马上都是一家人了,李建也不客气,直接把大概的情况向荀况介绍了一下,直言希望能够得到荀况的建议。

荀况闻言,思考半晌,开口道:

“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

李建好奇道:

“不知夫子想起的是什么事情?”

荀况道:

“前几日老夫有事情进宫,出来的时候正好偶遇秦国使者。”

“如今秦赵敌对之势已成,那秦国使者又有齐国大司马匡梁的支持,或许李卿会在过两日和齐王的会见中遇到麻烦。”

李建咦了一声,有些疑惑:

“齐国大司马匡梁?”

荀况点头道:

“是的,老夫当时看到匡梁和秦国使者边走边谈,双方脸上都带着笑容,显然氛围是比较融洽的。”

“在和他们擦肩而过时,老夫还听到匡梁邀请秦国使者前往他的府上赴宴呢。”

李建微微一怔,表情开始有些微妙。

匡梁?

这位刚刚和田单合作灭亡了燕国的齐国大司马,原来才是赵国真正的对手吗?

如果不是荀况提醒的话,李建险些都要以为,这一次的出使齐国之旅,就会在开头的小小波折之后轻松愉快的结束了呢。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神探狄仁杰第四卷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天生就会跑快进三国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大乾最狂驸马爷大明金钱帝国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