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海船上,胡宗宪正在翻看《筹海图编》。

他总督浙江军务后,为了彻底扫平倭寇,就命幕僚团队收集海防有关资料,编辑成这一部沿海军事图籍。

历史上这部书诞生于嘉靖四十一年,如今却是早了好几年问世,全书共十三卷,图一七三幅,有“舆地全图”“沿海山沙图”“沿海郡县图”“日本岛夷入寇之图”等等,对于大明沿海地理、武器设施、海防战略,都有详尽的论述。

其中最关键的还不是资料收集,而是战略眼光,比如御海洋篇,就是阐述制海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海防必宜防之于海”,主张“哨贼于远洋,击贼于近洋”。

这些不是空话,有着大量的战术要诀,即便以后世反登陆战的经验来看,都堪称实用,胡宗宪自从成书后,就爱不释手,更是将自己诸多实战见解加以注释。

以前是防守,现在更要进攻了。

对于远征倭国,明军上下其实是不同意的,包括俞大猷、戚继光与谭纶在内,都认为此举太过大胆。

自从一百多年前的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军事实力就急转直下,到了嘉靖朝,军中积累的弊病几乎难以解决,哪怕崛起俞戚这样的武将,扫荡入侵的倭寇没有问题,远征敌国终究难以办到。

真要有那能力,早就出长城痛击俺答汗了,也轮不到倭国……

而且还有前车之鉴,前元忽必烈曾先后两次派出大军,跨海击倭国,结果均以失败而终,且损失惨重,第三次也在酝酿中,最终没有付诸行动,不然的话,倒有点杨广三征高句丽的意思了。

元军东征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后世往往只关注两次台风,可实际上仔细研究整个战争过程,能够发现元军是成功登陆交战的,却被倭军拼死抵抗,十分顽强,而元军里面则有诸多高丽军、南宋降军,军心不附,战力不足,是真的没占到什么便宜。

正如杨广先征高句丽不成,李世民后来亲征,也没有打下,大国的综合国力自然远强过周边小国,但若说强国就一定能灭弱国,却是天真了,陷入战争泥沼的比比皆是,可不止一个杨广。

因此明军上下反对者居多,并且都是拥有卓绝战略眼光的出面。

胡宗宪原本也没想过,扫平倭寇居然要到反攻对方大本营的地步,直到天师提出。

虽然那位从来没有具体参与过政事,可胡宗宪却有种莫名的信服感,清楚对方如此施为,肯定是有把握,也聆听了许多,最终才会上书。

现在一路的风平浪静,就是个好兆头,紧接着马宁远来到身边的禀告,更代表着大军的补给有了着落:“部堂,朝鲜派来使臣。”

胡宗宪问:“来的是谁?”

马宁远道:“议政府左议政崔弘毅。”

胡宗宪微微点头。

朝鲜的官职也分品级,权势最高的是正一品领议政,俗称领相,相当于中土王朝的丞相,其下有左议政、右议政,皆是一品大员,相当于辅相,三议政统领百官,处理大小政务,不会轻出王都。

能派左议政前来迎军,至少姿态上面,朝鲜是做足的。

不过胡宗宪不只是看态度,还重实事:“粮草方面,朝鲜准备得如何?”

明军远征,数目虽然不多,别说杨广那种动辄百万大军,连十万都没有,但粮草支撑仍是大问题,明军水师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发展,依旧无法拥有完善的后勤线,自然需要朝鲜王朝的支持。

马宁远笑着取出一物奉上:“那位崔议政早知部堂会询问,已经备下文书,详加说明。”

胡宗宪接过,仔细翻看,渐渐的眉头就舒展开来。

这位辅相没有大包大揽,还倒了不少苦水,因为朝鲜去年灾荒,目前的粮食实在不够用,但也将各地储粮调集,尽力运送过来,援助明军,并且还按照吩咐,做出了倭国地形的简图。

对于朝鲜的上心,胡宗宪并不意外。

明朝和朝鲜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开国的,朱元章将蒙古人赶回了草原,李成桂则取代高丽建国,建国后便向大明称臣纳贡,此后朝贡一年三次,分别是天子的生日“圣节”、太子的生日“千秋节”和正月初一的“正旦节”。

一年三贡,如此频繁,成为明朝藩属国中的绝对特例,何况除了三个定期朝贡外,朝鲜还以谢恩使、奏请使、进香陈慰使、进贺使、进献使、押送使等名义朝贡,大力进献处子和宦官,当然得到的赏赐也极为丰厚。

历史上万历年间,日本发动壬辰倭乱,侵略朝鲜,明廷援朝抗日,打败了侵略军,助朝鲜复国,被颂为“再造之恩”,后来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朝鲜派军助明朝作战,结果明军战败,朝鲜军主帅也被俘,后金希望朝鲜能够归附,共同对抗明朝,依旧被朝鲜拒绝。

可以说在当藩臣这点上,朝鲜之于大明,比起新罗之于大唐,要忠诚太多了。

如今朝鲜君臣也不敢湖弄明军,胡宗宪却依旧准备加一把火:“再去查一查,最为敌视倭国的朝鲜将领,登岛之后,给予他们机会……”

马宁远心头一惊。

两个相邻的国家,基本就不会相安无事,摩擦普遍存在,小国尤其如此。

倭寇在明朝的构成,有相当一部分是反对海禁的商贾组成,但在朝鲜半岛,则是连年征战流浪过去的武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两国私下早有仇怨,朝鲜国内更有不少仇视倭人的存在。

放纵朝鲜将领登岛,会发生什么,完全可以想象,受过圣人教诲的儒生岂能如此?

胡宗宪看了看这位笑容消失,沉默下去的学生:“不忍?还是觉得老师做的事,与曾经教你的圣人之言,大为不符?”

马宁远知道,这位老师对付倭寇都是用过毒药的,可谓百无禁忌,与普通文臣大不一样,但心中那根弦确实一时间弯不过来,低声道:“老师并不认同圣人之言,学生是知道的……”

胡宗宪澹澹地道:“并非不认同,圣人的书是拿来做学问的,真正做实事,还要应时而动。”

“我知你担忧,一旦我军成功登陆,再将屠刀交给朝鲜,对于接下来管制倭民,是有好处的,但长远来看,不见得是良策,隐患重重……”

“然不得不如此啊!”

说罢,轻轻叹了口气。

听着老师叹息,马宁远先是一怔,旋即醒悟。

如果大明强势,战无不胜,胡宗宪是不会利用朝鲜做刀的,那是徒留后患。

但以明军目前的实力,还真的不能考虑太过长远的事情,圣人书中所言的那些,便是百无一用了。

看着老师操劳瘦削的面庞,马宁远一时间也不知是何滋味,一句话脱口而出:“终要强军!强国!”

胡宗宪眼睛一亮:“有这句话,便足矣!去吧!”

马宁远行礼,转身去办事了。

目送这位学生的离去,胡宗宪露出欣慰之色,对于这位学生的天赋,他是很看好的,只可惜为人有些迂腐,难免会被利用,倘若能改正这点,就能托付重任了。

正琢磨着呢,一个不修边幅的文士朝着这边走来,正是徐渭。

胡宗宪面色微变。

这位大才近来都在观测天象,带来的恐怕不会是好消息。

果不其然,徐渭来到面前,直接道:“近几日恐有飚风!”

胡宗宪的脸色沉下,飚风就是台风,明军的船只本就质量堪忧,这段时间的航行报废了近两成,一旦遭遇台风,那全军覆没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天时地利人和,后两者往往还能扭转,唯独天时只能规避,但在海上又能避到哪里去?

徐渭的表情反倒挺轻松:“汝贞兄莫急,天师既要灭倭,必有安排,恐怕道门弟子早就来了,护我大军,安然抵达那外岛之地!”

胡宗宪很快平复下来,只是点了点头。

对于天师,他是极为钦佩的,但神道力量,则有忌惮。

平心而论,哪怕明军实力不济,胡宗宪也不想借助修行者的力量,总觉得那会是一匹脱了缰的野马,难以控制。

可惜这个关头,确实只能指望道门派人,前来施展法术,看看能否让船队尽早偏移台风中心,安然驶入马岛了。

亦或者……

胡宗宪突然想到,临行之际那位确实关照过,此行当好好祭拜一番龙王爷,立刻吩咐左右:“去准备一番,我要祭拜龙神。”

徐渭喜欢修行,兴致勃勃地去了,其他幕僚和军士却有些惊奇。

中国的信仰崇拜从来都是实用主义,这数百年来,祭拜龙王妈祖、土地山神都无法收到任何回应,对于神仙就渐渐不太在意了,海祭一年比一年敷衍。

所幸后来土地山神逐渐复苏,香火重新旺盛起来,龙王妈祖虽然没有直接显灵,但也让信徒多了期待,如今骤然祭拜,是不是龙王爷爷要现身了?

这场风波倒是让俞大猷和戚继光很快联袂到来。

戚继光谦和谨慎,刚要委婉询问,俞大猷刚正的声音已经响起:“部堂,船械粮草不足,军中士气不定,祭祀龙神之举,徒增负担,并无实益啊!”

显然这位大将认为胡宗宪在这个时候掀起祭祀,是很欠考虑的行为,直言相谏。

胡宗宪看看这员干将,心想若无上官庇护,下场恐怕堪忧,澹澹地道:“若是三军之志,被此等小事动摇,入岛亦是危局!”

俞大猷皱起眉头,继续直言不讳:“末将早有言,我军守东南海防,都未足备,今精兵简将,远征倭国,天时地利皆无,恐败多胜少!”

胡宗宪平和地道:“说完了?说完了,就去稳定军心吧!”

俞大猷果然不再多言,重重抱了抱拳:“末将告退!”

戚继光暗暗苦笑,也上前不亢不卑地禀告了军务,才退了下去。

等到胡宗宪再度一人独处,却是毫无愤怒,嘴角微扬,反倒满意地笑了笑。

人才济济,否极泰来,严嵩已经彻底倒台,自己若真能为一国首辅,中兴国家,实乃大幸!

未来暂且不说,危机还是毫不客气地逼近了。

短短一日,海浪波涛就变得汹涌湍急,再过半日,远处的海天尽头,更有黑云清晰地出现,电闪雷鸣,看似缓慢,实则急速地逼了过来。

胡宗宪立于船头,缓缓道:“这不是正常的天象,看来倭人用邪法相争了……”

徐渭也沉不住气了,身躯随着船体起伏,脸色苍白下去:“那我大明的道士呢?有何咒法速速用啊!”

绝望的气氛在军中蔓延,若无俞戚的治军之力,恐怕早就溃散,慌不择路往海里跳都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

所幸就在这时,之前祭拜的龙神牌位,突然流转出明光,不待众人惊呼,只听得哗啦一声,一头白龙破开海浪,直冲九霄。

那龙身盘旋,遮住半边天空,鳞片在大日的光辉下粼粼闪亮,一对龙角枝桠纵横,五爪舒展,神威烁然,却又能身姿优美。

龙口张开,更是吐出一道清晰可见的气息,天际间顿时强光大作,万雷轰鸣,几欲震裂苍穹,撕破天地。

等到所有人下意识地闭起眼睛,又忍不住好奇地努力睁开时,就见不远处的黑云已然消失一空,足以葬送数万明军的台风直接平息,化作一片坦途。

而那白龙蜿蜒至上空,俯瞰下方,威严的女子声音开始回荡:“吾乃昭灵沛泽普佑龙神,应天师之命,得汝等祭祀,护佑明军,大明必胜!”

有将领这才记起,这位确实是大明敕封的龙神,只是被天师带入京师后,就基本没有现身过,百姓去龙神庙祭拜请愿,也不见显灵,以致于有人私下猜测是不是幻法伪装,专为欺君……

此时终见分晓,明军先是一片寂静,然后欢呼声起,最终在胡宗宪的引导下,变成了统一的声浪,直冲天宇:“龙王神威!

大明必胜!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快进三国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穿越古代也挺好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天下长宁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铁骨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伐天下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从炮灰到王者我的红楼生涯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万古第一战皇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战国称雄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