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云内州。

此地是辽国最西边的一个州,坐落于辽国与西夏的分界线边。

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由于西夏近来年一直对辽恭顺,也无重兵驻守。

但近来,两支军队却出现在云内州,遥遥对峙。

一方是燕国永宁军,抵达后就开始安营扎寨,大修堡垒。

另一方,从中央的白衣来看,就知道是西夏军,并且是高层嫡系。

党项人尚白,西夏自称大白高国,大白上国,以白衣为军队服饰的都是正规军队,此时压到辽国边境的,正是中央侍卫军。

西夏的中央侍卫军,向来由三部份组成,一是“御园内六班直”,从各部落酋首、豪强的子弟里,选拔善骑射者组成的,充当皇帝的宿卫,人数在五千左右,这其实是一支质子军,在御前当“人质”,让西夏君王籍此控制各部。

二是“铁骑”,也就是铁鹞子,人数三千,从全军选拔的骁勇之士组成,重甲骑兵。

三是京师宿卫部队,类比京营禁军,数目在两三万人,装备精良,又有七万负赡,也就是随军杂役为之服务,相比起前两支部队的人员稀少,这支部队才是中央侍卫军的主力。

而此时除了留守京师的队伍外,西夏君王御驾边境,带了两千班直,两千铁鹞子,一万京师宿卫精锐和一万五千人的负赡,浩浩荡荡的三万人,说寒酸倒也不寒酸。

李乾顺立于中央战车上,面无表情,颇具仪态。

但从他的相貌来看,年仅二十五岁的西夏君主,居然颇为沧桑,已生老态,看上去仿佛年近四十,日子过得怎样,就是显而易见了。

不奇怪,这位三岁登基,母党专政,一直当傀儡,直到十六岁母族灭而亲政,但那并不是他自己的本事,是母族一派与宋交锋,屡战屡败,激起国内义愤,最后被推翻,其母小梁太后也被耶律洪基派使者毒杀。

李乾顺不得不向宋卑微求和,同时向辽请婚,用联姻的方式巩固辽夏关系,耶律洪基一开始都没有允许,直到天祚帝继位,才封宗室女为公主,下嫁到西夏。

靠着政治上依附辽国,军事上对宋采取和解的政策,李乾顺令摇摇欲坠的西夏站稳脚跟,开始励精图治,但接下来的十多年间,依旧是被宋军暴揍,一直到女真立国,才开始挽回颓势,其后左右逢源,捞尽好处。

可这个世界,他的靠山没了。

早在辽军南下不成,丢了燕云,雁门关又进不去,灰溜溜地绕道时,天祚帝就从西夏手中割了一块地去,李乾顺气得险些与之翻脸相向,但最终还是没敢。

现在辽国自顾不暇,当年侵吞的土地又被西夏轻易取回,换成以前这很值得高兴,但此时李乾顺只觉得惊恐。

因为大辽如果彻底完了,西夏没有靠山,燕国如果延续前宋的策略,对他用兵,如何抵挡?

所以当完颜阿骨打的儿子完颜宗望,作为使者前来觐见时,李乾顺隐蔽但热情地接待了他,同意了金国的邀请。

可真正率军来到边界线,眼见燕军摆下的阵势后,他眼神中又翻腾出浓浓的忧虑,忍了又忍,还是叹了口气。

一位华服女子来到身边,正是辽国的公主,如今西夏的皇后:“陛下何故叹息?辽夏历代为盟,如今兵戈再起,更因同仇敌忾,万万不可动摇啊!”

李乾顺看了看这位妻子:“朕知你急切,但如今恰恰急切不得……”

皇后蹙眉:“臣妃并非急切,实是燕金交战于辽东,奚族谋逆,刻不容缓,当速速派兵,助辽主平叛,岂能错失良机?”

李乾顺淡淡地道:“朕也想这么做,可辽主至今于上京不动,他若是拿出昔日南下亲征的英勇豪迈,我大白高国早就出兵附之!”

这话讽刺意味很浓,说的正是天祚帝不该表现的时候上蹿下跳,御驾亲征,败坏局面,如今需要这位大辽皇帝出面平乱了,反倒缩在上京摆烂等死。

辽国公主出身的皇后,明显听不得这种评价,脸色沉凝:“陛下莫不是忘了大辽对夏国的恩德?”

李乾顺袖中的手缓缓握紧,语气平和地道:“朕当然没忘,更是愿与大辽共进退,否则何必御驾来此?正是盼着辽主能够振奋,平定纷乱,两国情谊长存!”

皇后脸色这才缓和,又催促了几句出兵,才行礼告退。

她没有发现,自己转身离去的刹那,夫郎的目光就变得十分冰冷。

这位大辽公主为李乾顺生的儿子,已经被立为西夏太子,而历史上这对母子对辽国感情一直深厚,西夏选择放弃辽国,与金结盟后,太子就悲愤不已,在辽灭亡后就忧愤而死,年仅十七岁,皇后伤爱子夭亡,忧祖国灭亡,愤李乾顺无情,也绝食而死。

历史上两人当了二十年的夫妻,感情深厚,李乾顺对于妻儿的丧命十分伤心,十多年都没有再立皇后,但现在双方仅仅做了四五年夫妇,天祚帝之前又干了那等事,严重影响夫妻关系,感情不咸不淡,此时眼见皇后不顾西夏利益,一心只想着救辽国,自是相当不满。

不过李乾顺也没有直接发作,因为他还希望利用这种联姻关系,从灭亡的辽国身上得利,胳膊肘往外拐的皇后也是暂时可以忍受的。

最重要的还是军事实力。

吩咐班直传令,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官员,很快来到身后行礼:“臣弟拜见陛下!”

李乾顺的态度又是不同了:“免礼!”

这位正是他的弟弟李察哥,受封晋王,目前是兵马大将军。

外戚的势力扫空后,李乾顺采取的正是通过分封皇族,来掌控权力的办法,朝堂上有实权的重臣,大部分都是皇族血脉,但也留有一部分位置给外族人,而察哥作为信任的亲弟弟,握有最关键的兵权。

对于这位,李乾顺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朕御驾亲至,地方局势可有变化?”

察哥回答得很直白:“自横山羌投燕,部落多怀异心,监军失控,索取无度,今陛下亲至,倒是收敛许多,只是除祥佑军、嘉宁军、静塞军三处,其余依旧不肯听调,更不愿与燕交锋。”

李乾顺道:“翔庆军和神勇军也不听调?”

察哥道:“索要军粮,若不予军粮,就不出兵……”

居然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李乾顺抿了抿嘴,最后问道:“各部的擒生军呢?”

察哥道:“这点陛下倒是不必担心,擒生军已经荒废,他们折腾不起风浪来!”

李乾顺苦笑:“这可不是好消息啊……”

西夏除了中央侍卫军外,还有地方军和擒生军。

李元昊立国时,将全国分为左右两厢,每厢又分别划分出六个地方军区,各区设监军司,负责指挥本区军队,各监军司均仿宋制,立有军号,并有固定驻地,如翔庆军、神勇军、和南军、朝顺军、甘肃军等等。

这些军队里面,以翔庆军和神勇军地位最高,满编的话有十万,全国监军司所统军队总数约为五十万人。

实际上,别看制度和宋朝很相似,但西夏自有国情,军队仍以部落为基本编制单位,出兵作战时,以银牌召各部落长,面授作战任务,再由部落首领,统率其全部落的军队,参与大战。

现在的问题,就是自西夏衰败以来,各部落首领不愿意参战了。

毕竟这些年就没打过胜仗,以前可以杀宋人,夺武器,扒盔甲,互市也能分到好东西,各部都踊跃参加,现在尽吃败仗,而且西夏朝廷本来就不负责提供军械和粮草,都是士兵自带,这谁还愿意来?

李乾顺:你们要来了,我才能打胜仗啊!

部落酋长:你打了胜仗,我们才来啊!

陷入循环……

当然也不能全靠这些普通士卒,所以又有一支擒生军,由各部落首领挑选精骑组成,共十万人,顾名思义就是以生擒敌军当奴隶为目的,这支军队在同北宋军队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残害了许多宋人。

结果也废了。

因为依旧是老对头西军镇守边境,他们根本抓不到人。

以前中原王朝但凡改朝换代,四周异族都能得利,捡一捡便宜,可这回辽国被打得不能自理不说,边境都不带换人的,依旧是知根知底的熟面孔。

西军专为安西军后,精神面貌还变得越来越好,武器军械明显提升,粮食也不是全靠堡寨屯田,得节约着过日子,由朝廷供给,自有肉食享用。

西夏连宋朝版的西军都不过,更别提这种强化后的精锐,被打得找不到北,擒生军也废掉了。

李乾顺深吸一口气:“如此说来,朕如今可用之兵,只有中央侍卫军了?”

察哥安慰道:“陛下不必担忧,中央侍卫军依旧强大,燕军一旦入侵,各地部族更会奋起反抗,他们是不信汉人的。”

李乾顺苦笑着摇摇头:“不信汉人,是因为前宋没有真心实意地给过他们好处,这位燕王厉害得多,朕至今都不明白横山羌为何投燕,如果此族在燕境内生活得不错,一切就不同了!”

察哥咬了咬牙:“既如此,我们更不可却步于这两国边境!”

李乾顺道:“你也力主出战?”

察哥道:“若不能从辽国获利,我们西夏恐有亡国之危……”

李乾顺目光坚定下来:“不错,一定要出战获利,才能团结各部,让我西夏重新振作起来,你准备如何对敌?”

察哥道:“燕军以步卒为主,此处无天险地利,也无城池依靠,仅凭他们修建的营地堡寨,可用轻骑绕道,两面夹击!”

李乾顺问:“胜算几成?”

察哥迟疑了一下,他刚刚已经观察过燕军的军容,冷静地分析:“应有一半,金人能和燕军抗衡至今,也是靠骑兵优势,我军当不弱金人!”

李乾顺却变了神色:“有铁骑和京师宿卫,只得一半胜算?此战我军若败,朕也只能回京师苟延残喘了,可有更稳妥之法?”

察哥微微摇头:“燕军比起宋军强上许多,所幸骑兵稀少,我军才有一半胜算,臣弟实在不敢夸大……”

李乾顺沉默下去。

倒不是他畏缩,而是如今随着自己来此的三万军队,已经是在刨除镇守京师等重地之外,所有能够动用的嫡系部队,相反对面只是燕军里面普普通通的一军。

对于李乾顺而言,别说战败,即便是惨胜,他都接受不了,因为燕军可以迅速拉来另一支军队,西夏却根本没那个资格。

片刻之后,李乾顺开口问道:“能以战逼和么?”

察哥磨了磨牙,低声道:“臣弟尽力为之!”

“朕也得派出使臣了,先探一探口风!”

既然准备留下退路和谈,派出使臣就是必要的了,李乾顺招来一位汉民臣子,出使对方军营,软硬皆施,探明情报。

硬的方面,自然是以辽国的姻亲和盟友身份,质问对方为何无故出现在辽国的土地上。

软的方面,反正只要能得到好处,西夏要多软有多软。

然而使臣回归军营后,带来的第一个答复,就让李乾顺瞠目结舌:“他们说云内州是燕国的土地?已经被割让了?”

使臣解释道:“是御弟大王耶律得重所为,为回报燕军驱逐金贼,将不少州县租借给燕国,当羁縻府州……”

李乾顺想到了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没想到现在风水轮流转,轮到辽国割地给中原王朝了,但如此一来,那耶律得重岂不是会被国内群起攻之,毕竟割地求和,丧权辱国,太过耻辱……

很快他又意识到不对劲:“租借给燕国……这又是什么说法?”

使臣道:“租出去的地界,不是永久,以后辽国还能收回,但现在租借的地盘,也是燕地……那位呼延指挥警告我军,不可踏上燕地一步,不然后果自负,勿谓言之不预!”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快进三国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大乾最狂驸马爷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穿越古代也挺好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伐天下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从炮灰到王者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