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子脸上的笑容愈发深邃,仿佛一位引路人,终于等到了迷途者叩响真理之门。
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侧过身,再次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姿态谦卑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引导力。
“大师请随我来。王爷此刻,正在‘观心亭’等候。”
观心亭?
空静大师心中一动。
这名字取得颇有禅意。
他不再多言,压下心中翻涌的万千思绪,迈开脚步,跟在了玄清子的身后。
那两名随他而来的密宗门徒,此刻早已被震撼得魂不守舍,如同两尊泥塑木雕,亦步亦趋地跟随着。
穿过这间名为“格物堂”的巨大殿堂,他们走进了一条由白色玉石铺就的长廊。
长廊两侧并非雕梁画栋,而是通透无比的巨大琉璃窗。
窗外,是精心修剪过的园林,奇花异草在和煦的阳光下静静生长,远处是祁连山脉巍峨的雪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圣洁得如同佛国净土。
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种极致的简约与和谐,既有道法自然的风骨,又有一种空静大师从未体验过的、难以言喻的秩序感。
就好像每一株草木的生长,每一块石头的摆放,都经过了最精密的计算,最终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长廊的尽头,是一片开阔的平台。平台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座小小的八角亭。
亭子通体由一种不知名的青黑色金属打造,线条简洁流畅,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却给人一种厚重、永恒之感。
亭子下,一个年轻的身影正背对着他们,临风而立。
他穿着一身简单的玄色常服,身形挺拔,黑发用一根木簪随意束在脑后。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散发出任何惊天动地的气势,却仿佛与身后的整片天地融为一体。
空静大师的脚步,在距离亭子十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他的佛门“他心通”告诉他,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他此行的目标——西北王,李唐。
然而,让他感到无比骇然的是,当他的心神试图去“感应”对方时,却如泥牛入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这并非是对方的修为高到他无法窥探,而是一种更加诡异的状态。在他的感知中,李唐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他明明就站在那里,肉眼可见,但他精神世界的“存在感”却是一片空白。
就好像他是一块石头,一棵树,一阵风,是自然的一部分,却唯独不是一个可以被“他心通”所感知的“人”。
这种感觉,比面对一位功力深不可测的绝世高手,还要令人心悸。
“大师远道而来,本王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就在空静大师心神剧震之际,那个年轻的身影缓缓转了过来,平静地开口。
声音温润而清朗,没有丝毫王侯的威严,更像是一个普通人家的邻家青年。
但当空静大师看清他面容的刹那,瞳孔却再次猛地一缩。
那是一张极其年轻的脸,眉目清秀,眼神深邃得如同星空。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双眼睛里,没有丝毫情绪的波澜。
没有喜悦,没有审视,没有傲慢,也没有谦卑。
那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观察”。
仿佛在他眼中,自己这位密宗高人,与格物堂里的一台仪器,与窗外的一株花草,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阿弥陀佛。”
空静大师定了定神,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老衲空静,见过王爷。不请自来,叨扰王爷清净,罪过,罪过。”
李唐微微颔首,算是回礼。
他指了指亭中的石桌石凳,说道:“大师,请坐。玄清子道长,还得烦请你来上茶。”
玄清子应声而去,很快便提着一个造型奇特的银色水壶和一套素雅的白瓷茶具回来。
他将茶具摆好,那水壶的壶嘴下方,竟自动亮起一道幽蓝的光芒,壶中清水转瞬间便沸腾起来,蒸汽袅袅。
空静大师的眼角又是一跳,但他强迫自己不再去关注这些“奇技淫巧”,而是将全部心神都集中在了李唐身上。
两人在石桌旁相对而坐。李唐亲自为他斟了一杯热茶,茶香清冽,沁人心脾。
“听玄清子说,大师此来,一为求证,二为降魔,三为寻道。”
李唐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开门见山地说道。
空静大师沉默片刻,点了点头:“王爷明鉴。”
李唐抿了一口茶,淡淡道:“求证,大师想必已经证了。我西北之地,确有能洞察人体之秘的‘格物’之术。”
“降魔,若大师觉得此术为魔,尽可出手。本王就在此地,绝不还手。”
他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却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自信。
空静大师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出手?如何出手?用佛门狮子吼去震碎他的耳膜?还是用金刚掌力去摧毁他的肉身?
在见识了那“人体宇宙观测仪”之后,空静大师悲哀地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武学,在对方面前,恐怕就像是孩童的把戏。
对方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运功时每一丝真气的流转,每一次心跳的加速,每一块肌肉的收缩。
在这样的“全知”面前,任何招式,任何变化,都将无所遁形。
这根本是一场从一开始就不对等的战斗。
他深吸一口气,将纷乱的思绪压下,沉声问道:“那第三条,寻道呢?王爷认为,老衲此行,可能寻得大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李唐放下了茶杯,目光终于从远方的雪山收回,落在了空静大师的脸上。
“大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本王想先问大师一个问题。”
“王爷请讲。”
“何为佛?”
这个问题一出,空静大师浑身一震。
何为佛?
这个问题,他从剃度出家那一天起,就在问自己。
七十年多来,他读遍三藏十二部,参悟无数高僧语录,这个问题也伴随了他七十年。
他曾以为自己懂了。
佛是觉悟,是智慧,是慈悲,是普度众生的宏愿,是涅盘寂静的彼岸。
可此刻,被李唐用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注视着,他忽然发现,自己所有的答案,在这一瞬间都变得那么的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