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派钦差这事达成一致之后,朱由校有一些失落。原本他以为这次的事情会闹腾一下,结果发现大家都默认了。

看来大家已经习惯了他的做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反而有点不习惯。

不过接下来的日子,朝堂之上也不能再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了,大家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地把灾情的事情梳理一下,不然的话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

原本朱由校是这么想的,可有些事情不是像你想的那样。

看着走进来的兵部尚书崔景荣,朱由校的脸色变得不是很好看。

大明这个天下想太平怎么就那么难呢?什么时候才能够崛起?

这次又出事了,不过不是西边,也不是北边,而是南边。

看了一眼崔景荣,朱由校直接问道:“消息已经确定了吗?”

“回陛下,已经确定了。”崔景荣答应道,同时恭敬地将一份题本呈递给朱由校,然后乖乖地站到了一边。

这份题本是朱由校让崔景荣去准备的。起因是之前福建那边送来的一份题本。

题本里写道:大明的南疆又闹倭寇,厦门被攻击了。

虽然巡抚商周祚的人打退了来犯者,这件事情也传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只是这事到了朱由校这里之后,直接就引起了朱由校的关注。

原因很简单,除了一些零星的倭寇之外,这一次主要是荷兰人在捣乱。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朱由校就让崔景荣去查一查究竟是什么情况,看看荷兰人究竟弄到了什么程度。

这对朱由校来说很重要。

说起来,在北方没有弄完之前,朱由校实在是不想往南方去。那些倭寇之类的,他也暂时不想搭理。

至于说其他的人,朱由校就更没什么兴趣了。荷兰人也好,英国人也好,西班牙人也好,葡萄牙人也好,朱由校都没什么兴趣。

朱由校现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什么没什么。国内都还没理顺,到海外掺一下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要出海,那也要做好准备了再说。

可是这帮人老捣乱,就让人很受不了。情况还是要先搞清楚。

将手中的题本放下,朱由校说道:“朕就不看了,你给朕说一说吧。”

说完这句话,朱由校斜靠在龙椅上,等着崔景荣说话。

崔景容也明白,这是陛下在考验他

对于崔景荣来说,自从做了兵部尚书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实际权利并没有那么大。

朝廷的实际军队是皇帝新建立的天子亲军。

各地的军队虽然也有日常事务,可是权利已经被参谋处分出去不少。自从孙承宗调任参谋处之后,兵部就一直群龙无首。被拆分得很厉害。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想要拿回权力是不可能了。所以现在崔景荣这个兵部尚书的地位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这一次如果不是因为有这样的题本送来,陛下恐怕也没有心思听崔景荣说什么。

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崔景荣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

事实上,存钱的时候有两种说法,一种叫做开源,一种叫做截流。

对于做官的官员来说,获取权力也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抢,从别人的手里把权力抢过来。而参谋处就是这么干的,兵部就是被抢的衙门。

而崔景荣想要把权力抢回来,短时间内不可能。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那么只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扩充权力,放在赋税上就是开源。

崔景荣只要找到新的权力来源,自然能够提升自己的权力,这一点在官场上很常见。

平常的时候,订立各种各样的事情、各种各样的规矩,还不是为了权力?

明明只需要一道手续,却要每个衙门都走一遍,就因为每个衙门都需要权力需要彰显它们的作用。

我要什么作用都没有、什么都不干,那我不是可以被裁撤了吗?

只不过崔景荣不会干那种小气的事情,他可是兵部尚书。

何况当今的陛下也不是什么愚蠢之辈,陛下圣明无比,在陛下面前耍小心思没有用。

在看到福建送来题本的时候,崔景荣就有了一些想法。在得到陛下让他详细调查的口谕之后,崔景荣就更有想法了。

“是,陛下。”崔景荣连忙答应道。

事实上,海边的事情由来已久。

万历三十三年七月,这些荷兰人侵占澎湖,伐木建房,为久居计;并借商人李锦、潘李、郭震致书大明。

福建巡抚徐学聚禁商民下海,断其接济。荷兰人无所得食,乃于十月末离去。

后又侵夺台湾地,筑室耕田,久留不去。接着又出据澎湖,筑城设守,以求通商。

守臣说以毁城远徙,即可通商。荷兰人乃于天启三年毁城移舟离去。

巡抚商周祚以遵谕远徙上闻,但荷兰人仍旧占据着台湾,既而复筑城澎湖。

“前些日子,这些荷兰人出兵攻打了厦门,被巡抚商周祚打退了。不过在臣看来,这些荷兰人是不会死心的。虽然他们被打败了之后上书求和,可这些人贼心不死。”

朱由校看着崔景荣直接问道:“那你觉得他们能够成事吗?”

“一些宵小罢了,自然不能成事。”崔景荣直接说道:“他们能够把事情闹腾起来,无非就是有人在背后支持罢了。”

“支持的是谁?”朱由校看着崔景荣再一次问道。

“回陛下,乃是海外的巨寇李旦。此人盘踞沿海众多岛屿,甚至在倭国也有基地。他是海外最大的倭寇,与这些洋人相互勾结,不断劫掠大明。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这些荷兰人绝对不至如此。”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

事实就是这么回事,现在李旦和荷兰人双方还处于合作期,想要一起打开大明的国门,让大明跟他们谈贸易。

不过后来他们也翻脸了,那个时候已经是郑家人在当家,也就是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

郑芝龙投靠大明之后,开始和荷兰人翻脸,不过更多的则是养兵自重。

一直到大明朝灭亡,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才正式和荷兰人翻了脸。在台湾的荷兰人被郑成功赶出去了。

“陛下,臣觉得此事事关重大。”崔景荣沉着脸说道。

此时的崔景荣面容十分严肃,一副危急存亡之秋的样子,看得朱由校有些疑惑。

这人要说什么呢?

朱由校说道:“有什么话,爱卿但讲无妨。”

崔景荣连忙说道:“海外之倭寇,一直以来都是贼心不死,对大明心怀叵测。这些洋人更是贼心不死,对我大明虎视眈眈!”

“臣觉得应该早做准备,否则一旦他们相互勾连,很可能重新酿成当年嘉靖年间的东南之变。”

“现如今北疆安稳,辽东的鞑子也岌岌可危,闹不出什么太大的乱子来。臣以为东南之事应该要尽快的提上日程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崔景荣脸上的表情更严肃,直接看着朱由校说道:“臣以为应该建立一支大明的水师。”

“现如今海外不宁,实在是不可小觑。大明应该有一支水师来护卫朝廷,护卫大明!而各地虽然也有水师,可是战法落后、船只矮小,面对外海之倭寇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所以臣请筹备大明水师,用来平定东南!”

看着崔景荣一脸认真的样子,朱由校有些感慨。

大明没有全国性的水师,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属于中央直接统辖的海军,只有各地沿海的军镇自己装备一些船只。

而且朝廷拨付的钱也有限,现在他们装备的那些船还是那种跳板的方底船。

就像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场战役,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和郑枝龙曾经打过一场,只不过被人家打败了,还被扣上了一个不敢打仗、遇敌不前的罪名。

这个时代的人或许不明白,但是朱由校的心里面很清楚,这其实就是一场文武纷争。

俞咨皋不想打那一场战,因为他知道根本就打不赢。他手下的都是什么船?郑芝龙手下的都是什么船?

他如果沿着海岸守卫,或许还有一丝的胜算;和郑芝龙打根本就没戏,死路一条。

可是当时的巡抚要打,结果就败了,那罪名自然就是俞咨皋的。

而且说是俞咨皋畏敌不前,不然何至于打败?然后俞咨高就被处置了。

事实上,海上作战,后面的人已经总结过了,那就是船尖炮利说不定都没有用。

在陆地上还打埋伏、玩计策,但是在海上比的就是谁的船更好、谁的装甲更厚,以及谁的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除此之外没了。甚至连将士的勇武都不那么重要,只要把炮打得准就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什么其他的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崔景荣提出这个建议,也不是真的觉得东南一定会乱起来。

这摆明了就是夸大其词。崔景荣想要的无非就是朝廷支持他建立一支水师。

有了这个政策之后,兵部的权力就拓展出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这个兵部尚书的权力也就有了。

朱由校却不准备答应,虽然大明的确需要建立一支海军,是海军,不是水师。但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时候。

朱由校的钱不够,路上的事情还没摆弄明白呢。造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他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拿什么造船?

即便造船,也不可能让崔景荣他们去弄。朱由校要用的是大明的皇家水师,不受朝廷节制的那种。这支水师必须保持独立,朱由校要对付的人,可不光在朝堂之外。

等到大明的皇家水师建立完成,那才是朱由校对一些人动手的时候。

略微沉吟了片刻,朱由校看着崔景荣说道:“这件事情从长计议。”

听了这话之后,崔景荣就是一愣。

不过他也已经预料到了。没关系,目的已经达到了,先给陛下一点点预兆。等到东南再出事情的时候,陛下自然就会想起他的话。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他把事情做成的时候。现在说这个太早了。

至于说为什么崔景荣能预料到东南会有事情,倒不是说他多么的神机妙算,无非就是一步闲棋。

而且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那些荷兰人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他们是绝对不会停下来的。

“行了,你去吧。”朱由校看着崔景荣直接说道。

“是,陛下。臣告退。”崔景荣恭敬地向后退了出去,随后便消失在了宫门口。

朱由校看着崔景荣离开,伸手敲打着龙椅的扶手,脸上的表情有些迟疑,随后又坚定了起来。

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魏朝,朱由校直接说道:“你让戚元辅来一趟。”

“是,皇爷。”魏朝连忙答应道。

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或者说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在朱由校眼里,这就是一件非常非常大的事情。

朱由校需要有人帮助他去办。交给下面的衙门都不放心,东厂和锦衣卫都不行,朱由校要让戚元辅去办。

时间不长,戚元辅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见到朱由校之后,戚元辅连忙躬身行礼说道:“臣戚元辅,参见陛下!”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免礼吧。”

“是,陛下。”戚元辅连忙说道。

等到戚元辅站直身子之后,朱由校看着他说道:“朕有一件差事要交给你去办。你要去的时间长一些,路有一些远。怎么样?能去一趟吗?”

“只要陛下吩咐,臣愿意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戚元辅连忙说道。

“上刀山下火海就不用了,朕要让你去一趟澳门。这个时候应该是叫濠江?无所谓了,你知道这么一个地方就行了。”

“到了那里之后,有些事情让你去办。”朱由校直接说道。

大明想要造战船,当然不能够闭门造车,凭借朱由校的想象是不行的。

朱由校是知道一些,但是不多,转成图纸太费劲。

而且远航也需要海图,找荷兰人是不可能的。

朱由校盯上了另外一群人。

n.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神探狄仁杰第四卷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快进三国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大明金钱帝国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天生就会跑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